磐石市寶山鄉可持續發展探討

時間:2022-05-10 02:37:43

導語:磐石市寶山鄉可持續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磐石市寶山鄉可持續發展探討

摘要:通過對寶山鄉產業現狀的調查,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磐石市;可持續發展

山鄉位于吉林省磐石市區西南,距磐石市區僅6km,面積24175km2,地處松嫩平原向長白山脈過渡帶,東高西低,土壤以灰棕壤和白漿土為主,以草甸土、沖積土為次。內轄14個村,72個自然屯,總戶數8651戶,總人口2915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97人。林業用地面積8073hm2,占幅員面積的47.42%。有林地7025hm2,其中天然林面積6779hm2,人工林面積246hm2。針闊葉樹種為18科20屬40余種,及多種林下灌木,草本植物,森林植被極其豐富。

1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1.1發展現狀

據鄉產業辦不完全統計,寶山鄉除玉米、水稻種植外,多種經營總產值為28047萬元。其中蔬菜產值8055萬元,水果產值3549萬元,瓜類產值2340萬元,花卉產值1400萬元,食用菌產值210萬元,中藥材產值60萬元,經濟動物產值581萬元,經濟作物產值98萬元,野生采集產值2065萬元,庭院加工產值8801萬元。現有各類專業合作社67個,注冊資金8677.4萬元。從業人數1641人。其中種植業3427.85萬元,從業人數1385人;養殖業3207.75萬元,從業人數138人;種、養業1109.5萬元,從業人數73人,機械類229.3萬元,從業人數24人,飼料加工與銷售類703萬元,從業人數21人。

1.2存在問題

1.2.1缺乏統一管理,沒有正確市場導向。哪種品種賺錢就盲目上哪種,“大幫哄”現象嚴重,導致產品收購的價格不高。1.2.2傳統產業多,產品品種單一,沒有自己獨特品牌,產業化規模不夠。1.2.3產品科技附加值低,加工簡單、粗放,科技含量低,尤其是“123蘋果”腐爛病的大面積發生,致使未到成齡果樹不得不大面積鏟除。

2對策與建議

根據寶山鄉產業發展狀況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及國家的惠農政策,提出以下6點建議:

2.1加大科技投入和新經營方式的推廣和應用

加強新綠化樹種的引進,例如彩葉樹種的培育和引進;開發食用林產品,如蜜源植物生產蜂蜜,利用林下建立森林蔬菜、食用菌類等基地;長白山道地中藥的開發與種植,如五味子的人工栽培等;大力發展森林特色旅游業,利用樹皮、枝、根等材料做成工藝品或裝飾物。

2.2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

寶山鄉幾年來發展的蔬菜產業,給當地群眾帶來不小的經濟效益,可以考慮擴大再生產。引導全鄉栽植適銷對路的蔬菜品種或甜玉米等特色蔬菜品種,從栽植到采收,由專人負責,公司提供種子、肥料、農藥、技術指導,回收產品;也可建立生態采摘園,依托周圍水庫、果樹、農作物發展旅游產業;加大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靠交通便利的有利條件,占領周邊市場,發展寶山無公害蔬菜特色經濟。

2.3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建設

寶山鄉磐海水庫庫容達790萬m3。流域面積32.2km2;下游水田0.55萬畝。流經5個村,10自然屯。按照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結合本鄉實際,實行產業集約經營,建立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采用“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由公司按照無公害水稻生產標準提供水稻種子、化肥、農藥及各項栽培技術,回收產品。農民只提供土地、勞動力進行創收。具體由鄉、村、社負責與農戶簽訂生產回收協議,生產綠色水稻,公司負責水稻收購,加工,包裝及銷售。農戶負責水稻育苗、插秧,管護等田間作業。采取股份制經營,農民利用土地參股,勞動另酬,保證水稻在無公害的條件下生產,創寶山鄉優質水稻品牌。

2.4綠化苗木培育基地建設

寶山鄉地理條件優厚,距磐石市僅6km,而且202國道基本貫穿全境,既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又有便捷的交通、及優質的地下水資源。幾年來、綠化苗木、花卉苗木發展方興未艾,個體經營戶不斷增加,以此為契機,結合當地實際選擇適銷對路品種,專人管理,擴大經營范圍,加強生產經營、工程施工管理,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由林場牽頭成立專業的施工隊伍,調查市場苗木發展方向,采取優勢互補的形式,使林業職工二次創業,以短養長。

2.5飲品市場開發項目

寶山鄉青云娃哈哈桶裝水現已銷往全國各地。優質礦泉水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政府可通過招商形式,利用寶山地下水做文章,開發寶山系列飲品,給當地群眾創收。

2.6肉食雞養殖基地建設

盈寶公司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禽類加工企業,成立以來,在全國建立了肉食雞加工銷售網點,產品供不應求。引進會有很大商機,可將肉食雞養殖發展到各屯各戶,為其提供產品原料,即可帶動農民致富,又可發展鄉鎮企業,一舉兩得。無論哪個項目的開展,都離不開政府的管理和引導,需要各級政府、土地、稅務、工商、金融、財政、供電、通訊等有關部門給予提供優惠政策,加以扶持和傾斜,并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我相信在各級政府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走進共同富裕的道路,實現偉大的中國復興夢。

作者:高富君 徐云鵬 單位:吉林省磐石市寶山林場

參考文獻

[1]田里.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研究[J].旅游科學,2007(3).

[2]段賢斌.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初探[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