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可持續發展途徑研究

時間:2022-07-12 03:18:27

導語:林業可持續發展途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可持續發展途徑研究

摘要:生態林業建設是完善我國生態系統運營機制的重要舉措,在保障我國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將工作重點放置在生態林業建設的完善與管理方面,使其有效保障林業建設,同時,有效提升林業資源的建設質量,成為推動我國生態系統現代化與規范化發展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途徑

1環境與發展的問題

中國的傳統發展觀是依靠勞動力,依靠資金的投入和資源的消耗來實現的,導致自然環境不斷受到損害,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產生沖突和矛盾。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中,將發展的定義重新進行規劃:要求不斷優化自然環境,人類不僅要以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為中心,還要以建設良好環境為主,擴大生態環境的面積,改善人們賴以生存的空間,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為整個國家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為后人造福。

2生態林業的特殊地位

第一,我國的生態林業是一個潛在的生態環境,也是具有消耗結構功能的系統,它以森林植物吸收養分轉化為太陽能,并通過吸收養分的不斷流動過程,不斷耗散而貫穿于整個林業生產,在這一耗散過程中,為生態林業的發展提供了生存空間,也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各種林產品和服務環境。國家若是缺少了林業生產系統,人類的經濟水平將會變得無序,從而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也就不可能實現。第二,生態林業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好處,生態林業是社會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結合的產物,是為人類提供更多經濟、資源的保障,不僅表現出環境產品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環境要素,生態林業的發展還為可再生環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三,生態林業是作為生活資料的特殊部門,為我國提供了木材、糧油等物質,同時,對于豐富的食物資源也有著不可替代性。生態林業系統中也含有許多藥物資源,一些草本物質已成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是人類健康保障的基礎,同時,生態林業的建設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提高水資源和空氣質量。目前,許多地區因環境污染問題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生態林業的發展能縮小環境的污染程度。第四,生態林業對森林的維護以及保護自然生物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的多樣性是國家最珍貴的資源之一,它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具有一定的價值,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

3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3.1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支撐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最早是由世界環境組織提出,使生態科學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了全新的前進方向。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歷程,已經形成了很多全新的體系,人類社會生態系統的研究已經把關注點更多的放在生態科學的研究當中,關于生態科學的各種學科應運而生??茖W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林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做好了鋪墊。3.2林業地位及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林業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多種作用,生態環境和林業之間的關系變得十分密切。在快速發展的大前提下,人們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能源衰竭、資源枯竭、人口膨脹等多種問題造成林業開發中種種不利的影響。積極做好保護森林資源的工作是當前林業工作中的重點環節。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很多國家已經開始實行很多措施來擴大和恢復森林資源的面積和質量,從根本上提升了森林發揮作用的能力,說明了我國已經把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當作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3.3林業實踐需要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指導思想。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一個終極目標,就是為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有生態效益三者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發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要求林業工作者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調整林業產品結構和布局,使林業的生產過程更加集中,達到林業管理的現代化理念。秉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行工作。

4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

4.1依靠科技創新。要從根本上達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策和科學技術的投入。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直接推動力是通過科技創新來完成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夠給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應該把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制定好相關政策,調整好科技和教育結構,推動項目技術的推廣和科學技術建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體現在“經濟、資源、環境”三方面,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在新形勢下,林業發展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無法滿足其發展的客觀要求,不利于林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急需樹立全新的森林經營理念,采用科學的經營方法、手段、模式等。在這一背景下,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客觀分析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以及存在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優化科學技術,充分發揮其多樣化的優勢,在增加科技含量的基礎上,加大經濟發展力度,科學轉變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采用節約型經營模式,充分展現科學技術的作用,達到科技興林的目的。要借助科學技術優化創新森林經營,加強林業發展步伐,優化利用已有的森林資源、林業資源,避免出現嚴重的浪費現象,促使森林經營具有鮮明的可持續特點,使新時期的林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此過程中,要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構建合理化的管理系統,全方位動態監督森林資源、林業資源,避免其使用情況不在大自然承受范圍內,及時解決森林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從根源上有效保護森林資源,不斷促進林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更好地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4.2加快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略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F在,很多植被已經被政府有針對性地保護起來,但是,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必須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等活動,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開展退耕還林等具體工作,改善林業生態環境。同時,還應該積極保護林業環境,減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情況的發生,科學合理的利用好化肥、農藥等物資,加快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進程。4.3建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體系。由于林業的行業特點非常特殊,決定了林業總體效應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十分可觀。但是,我國人口龐大,人口的基本素質不高。并且,林業基礎資源比較缺乏,人均占有量比較少。我國幅員遼闊,土地占有面積比較大,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環。這些問題的存在,需要我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體系,其中,必須涵蓋可持續發展的各項內容,還要加強對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使全社會范圍內都能形成一種巨大的推動力。

5結語

在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應該充分認識到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使我國林業建設工作更好地開展。林業管理部門必須投入更大的熱情來參與林業工作實踐,為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葛鳳瓊,江麗君.加強生態林業建設,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生態林業建設若干問題探討[J].科技資訊,2017,(11):128.

[2]胥劍宇.加強生態林業建設,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對蛟河市生態林業建設若干問題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35):253.

[3]阿依努爾•阿木爾哈孜,劉霞.淺談森林培育在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中的重要性[J].中國林業產業,2016,(07):168.

作者:李靜濤 單位:訥河市國慶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