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策略

時間:2022-12-14 09:41:22

導語:試議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策略

一、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具體措施

針對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對加強農村經濟管理提出了以下應對措施:

1.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物質基礎,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1.1根據農村當地情況,科學合理地調整農業結構和模式。鄉鎮政府和村委會在確保基本農田面積和糧食總產量的基礎上,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調整農業結構,鼓勵種植高效經濟作物和特色、無公害產品,并對其進行深加工,擴大生產鏈,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培植生態農業園區,大力發展觀光旅游農業。

1.2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隨著農業市場化、國際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現代農業越來越具有生產與加工相結合的特點,因此,鄉鎮政府和村委會應該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具有當地特色的龍頭企業,通過提高這些企業的生產經營實力來帶動農村居民的信心,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

2.創新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建設服務型的鄉鎮政府。鄉鎮政府作為農村建設的具體實施者,就應該以增加農村居民的實際收入為重點,努力促進鄉鎮建設的持續發展。因此,鄉鎮政府不應該只看重GDP的增長,而要通過整合鄉鎮的執政資源和管理資源,創新現行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按照鄉鎮具體情況增設相關職能部門,對全鎮社會管理問題、農村社區穩定和居住環境問題、合作醫療、社會保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等進行重點服務,立志成為服務型鄉鎮政府,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農村經濟管理問題。

3.組織農村居民培訓,提高農業技能和素質水平。鄉鎮政府應該要依托當地的各大教育機構,圍繞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監督、農民受益”的原則,對農村居民進行多元化的、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的技能和素質。

4.加大農業機械化投入,改善農村公共基礎建設。有效的農村經濟管理措施,就是加大農業機械化投入,改善農村公共基礎建設,為農村居民做好公共服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調整現行的財政體制,應該從整體上全面控制財力,通過城市定期且有制度地支持鄉鎮的方式,形成長期有效的推動機制,從根本上把鄉村基礎建設、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等作為投入重點,并建立服務到位、支撐有力、運行高效、充滿活力的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協調好城市和鄉鎮之間的社會事業發展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二是建立一支專業的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團隊,通過這些技術人員,可以不斷向農村居民示范指導新機械、新科技的具體操作過程,這樣就能加快普及實用技術,提高農村居民的農業作業素質。三是強化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建立農機安全應急管理體系,通過加強監理裝備和基層隊伍的建設,以不斷提升安全監管的能力。

5.加強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前提,只有將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才能夠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對于農村經濟發展中亦是如此,尤其是對于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情況以及對農村發展有重要意義的話題,更應該科學合理的展開調查研究工作。此外,還要做好農村經濟信息化發展工作,為了保證信息化工作能夠有效的開展,要做好農業經濟的統計信息工作,做好農民收入的匯總分析,為上級部門制定農村發展政策提供基礎保障。

二、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對提高農村居民的經濟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通過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物質基礎、建設服務型的鄉鎮政府、提高農村居民技能和素質、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這也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韓忠單位:蓬萊市紫荊山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