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地區主要產業選擇方式新論

時間:2022-04-27 03:33:00

導語:落后地區主要產業選擇方式新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落后地區主要產業選擇方式新論

─以廣西貴港市主導產業選擇為例

文章摘要:選擇和培育主導產業是欠發達地區實現經濟騰飛的重要手段。廣西貴港市是典型的欠發達地區,各項經濟指標均居全區之后。“玉貴經濟走廊”是貴港市發展戰略的新定位。加強玉貴經濟聯動,貴港市必須把握好經濟發展重點,積極培育主導產業。本文結合比較優勢,借助科學評價指標體系,提出貴港市應著重培育制糖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尤其是建材行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醫藥制造業等主導產業。

關鍵詞:玉貴經濟走廊主導產業評價指標

一、貴港市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貴港市位于廣西東南部,總面積10606平方公里,人口470.35萬,是廣西少有的平原地區,處于廣西重要城市南寧、柳州、梧州、北海的幾何中心,西江流域的中游,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也是廣西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素有“魚米之鄉”美譽。其優越的區位及豐富的物產資源是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但這些優勢卻未能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2003年貴港市地區生產總值1343959萬元,人均GDP僅2882元,在全區14個地級市中,位居末位;全社會投資363509萬元,位于全區第10位;財政收入120445萬元,位居第10位;人均財政收入258元,位居末尾。

貴港市農業人口比重大,經濟整體競爭力不強,利用外資水平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少,2003年107家,其中虧損企業就達61家。經濟缺乏整體帶動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沒有國家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大型企業;二是沒有大交通和獨大的在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重點城市;三是改革開放后在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錯失產業升級和改組的良機;四是沒有把握住自身的區位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化成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產業。其中,主導產業缺失或主導地位不明確、帶動力不強是制約貴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原因。在建設“玉貴經濟走廊”的戰略定位下,首要解決的就是優化自身產業結構,培育合適的主導產業。

二、主導產業選擇的指標體系

區域產業結構由主導產業、輔助產業和基礎設施三部分組成即三環同心圓結構,其中,主導產業是區域產業結構的核心,它決定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性質、速度和規模,并體現出某一區域在國民經濟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區域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主導產業發展來推動,因此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著眼點也在于建立和培育主導產業。認識主導產業作用相對容易,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正確選擇主導產業,尤其是在像貴港這樣的不發達的地區合理選擇主導產業。

主導產業一般都具有以下的特點:高比較優勢、高產業關聯強度、高需求收入彈性、高生產率上升率、高產業創新能力和高產業規模經濟。對于經濟發展處于工業化初期或者由初期向中期轉變的欠發達地區,產值占較大比例的行業均無法完全滿足以上指標,再加之某些獨特的地理區位和資源稟賦也決定了在主導產業選擇上不可能完全按照以上標準。本人認為在主導產業的選擇上,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區內外比較優勢、增長潛力、關聯效應、就業吸納率、技術進步空間以及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這種新模式對處于工業集聚期的欠發達地區而言尤其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筆者擬結合廣西貴港市主導產業選擇展開分析。

三、區域主導產業選擇因素評析:以貴港市為例

主導產業的選擇要建立在自然資源稟賦優勢和已形成的聚集規模的產業的基礎上。并依此選擇一定數量的產業作為分析的基礎。

(一)區內外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理論指出,一個區域應該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參與區域分工和參與競爭。比較優勢是建立在自身自然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等之上的。其中自然資源稟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盡管主導產業的形成并不完全建立在豐富的資源稟賦上,但一個區域經濟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時,必須以資源型導向為主。

產業的比較優勢一般通過區位商計算而得。區位值越大,產業的專業化程度就越高。其轉化為主導產業的可能性就越大。現根據區域比較優勢原則計算得出貴港市2003年區位商大于1的產業,所用數據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

表1:2003年貴港市工業行業區位商大于1的行業及其區位商值

行業區位商行業區位商

農副食品加工業10.54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1.784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2.948醫藥制造業1.735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2.672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1.562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64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167

造紙及紙制品業2.570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154

資料來源:由《貴港市統計年鑒2003》數據計算得。

全市24個行業中區位商大于1的共10個行業。區位商大于1表明相對于全國而言,該產業在該地區具有比較優勢,因此,區位商大于1的產業可以作為主導產業的備選產業。但區位商大于1不能反映主導產業必須具備的其他條件,如產業的帶動性、收入彈性等,因此,還必須對備選產業做進一步的篩選。

農副食品加工業是比較特殊的行業,貴港市是廣西重要的蔗糖生產基地,甘蔗生產和加工成為當地的經濟命脈,貴港素有“中國第一糖城”雅稱。區位商大于10,說明該產業已在區內承擔不容替代的專業化地域分工職能。若其發展與該地區資源要素稟賦潛力相吻合,這一類產業應該著力發展為專業化產區。貴港市氣候及地理環境條件都適宜于甘蔗的種植,已被納入廣西甘蔗種植的總體布局中。貴港市應利用貴糖集團作為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的契機,積極推動制糖業走循環經濟的道路,將貴港市建設成為廣西生態制糖業的中心,并形成工業與自然和諧優美的生態景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增長潛力

產業的增長潛力通過需求收入彈性和增長速度表現出來。

產業的發展潛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產業的需求收入彈性。根據聯合國的研究報告以及錢納里和賽爾奎因的實證分析模型,在現階段,需求收入彈性較高的產業有:機械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石油加工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建筑業。從增長速度來看,1996年以來,各產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其中發電量增長141.6%(其中水電發電量增長192.7%),機制糖增長了131%,水泥生產增長了66.1%,機制紙增長了33.9%,2003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以及醫藥制造業也是這兩年來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這種增長格局和趨勢,表明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基礎行業的市場需求擴張較快,從而具有較強的增長潛力和后勁。隨著中國與東盟關系的發展,以及廣西融入“泛珠三角洲”經濟區,南中國經濟將加速發展,建材行業、電力生產和供應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醫藥制造等都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三)關聯效應

產業的關聯度是指社會生產中不同的產業部門、不同行業之間在技術結構、產品需求結構方面的擴散度和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程度。關聯效應強的產業部門投入產出的增加,會對相關產業部門的投入產出產生較強的乘數作用,并通過相關產業部門的關聯效應將這種乘數作用傳遞到更多的產業部門,進而引起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國家統計局和香港中文大學運用投入產出表計算出的結果表明,電子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普通機械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品制造業、紡織業的影響力系數都大于1,同時,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延加工業、紡織業的感應度系數大于1。依此研究結果結合區內外比較優勢,貴港市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是有希望發展為主導產業的。貴港市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主要是肥料制造和農藥制造等農用產品為主,產值占整個行業的93%。未來發展的方向主要是拓寬研究和生產領域,向工業用化學制品領域推進。開發出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新產品,才能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

(四)就業率

一個地區的勞動力結構將直接影響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的質量將決定該地區是否能夠發展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勞動力的數量決定該地區是否能夠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主導產業選擇時,不能夠因知識密集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大于勞動密集產業而盲目發展。貴港市2003年末總人口470.4萬,其中農業人口占418.91萬,占89.06%,從總量上可以認為,貴港市擁有充分甚至大量過剩的勞動力,從結構上可以認為貴港勞動力質量普遍偏低。貴港市在未來數年內面臨提高城市化率的壓力,要轉移大量的農業人口,必須發展能大量吸納勞動力的產業,因此,將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是一種必然的選擇。由于貴港市各個產業產值規模不大,不能準確反映各產業的就業吸納率,因此我們以貴港市各產業在廣西區內的就業吸納率作為參照,就業吸納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紡織業、橡膠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印刷業和記錄的復制、有色金屬采選業、黑色金屬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食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塑料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醫藥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

貴港LQ(區位商)>1的行業中,就業吸納率較大的行業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采選業、黑色金屬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從就業總量上來看,2003年貴港市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全部從業人員平均為8642人,其次是農副食品制造業,為7011人。此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連結著采選業,農副食品制造業也連結著廣大農戶,大力發展以上產業對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五)技術進步空間

技術進步空間通過生產上升率和技術密集度表現。

生產率上升率。根據錢納里等(1989)以及喬根森(2001)的研究,在工業化初期階段,生產率上升率較快的產業包括: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普通機械和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紡織業、橡膠制品業、儀器加工業。從我國的情況看,生產率上升率最快的產業也是這些產業。

技術密集度。根據郭克莎待的研究(2003),我國技術密集度較高的產業是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普通機械和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

從以上兩點分析,貴港市有可能發展為主導產業的是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貴港市醫藥制造業2003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626萬元,比上年增長57.7%。醫藥行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表現也很強的增長趨勢。貴港醫藥行業的發展方向應著重與玉林市醫藥行業聯手,做強玉貴醫藥制品業。同時積極引進資金、組建大型醫藥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帶動中草藥種植、醫療器械等行業的發展。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從化肥生產向工業用化學劑料的過度也存在很大的技術進步空間。

(六)可持續發展

評價一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運用行業總資產貢獻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兩個指標來衡量。

總資產貢獻率。總資產貢獻率反映行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它是行業管理水平和經營業績的集中體現。貴港市2003年總產值貢獻率由大到小依次為:工藝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皮革、毛皮、羽毛加工業、醫藥制造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等。

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工業行業生產成本及費用投入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反映降低成本的經濟效益。貴港市24個行業中僅有9個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正,依次為:醫藥制造業、工藝品及其制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塑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綜合以上兩個指標,可以認為貴港市經濟效益較高的產業主要是醫藥制造業、工藝品及其制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造紙及紙制品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以上依據主導產業評價指標從不同角度確定了一批貴港市可供選擇的主導產業,將各個指標綜合起來,考慮各個指標的權重,確定了貴港市主導產業為:農副食品加工業(尤其是制糖行業)、醫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尤其是建材行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等五個行業。作為輔助產業和基礎產業,也應加大對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等的發展力度,尤其是電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它是貴港市各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基礎。此外,貴港市作為新興的港口城市,還應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將貴港建設成為桂東南的交通樞紐和物流的配送中心,積極承接珠三角經濟向外擴散產業和產品。

主導產業通常是在市場與政府政策共同構成的混合環境中萌芽與成長,其形成是市場選擇與政府扶持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欠發達地區主導產業的選擇尤其強調政府的作用。政府政策的重點將是積極引導經濟資源投向這一類產業。在貴港市,以上五類產業均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并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未來幾年中,政府產業政策的重點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快此幾類產業的個體及私營經濟發展,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加大區外資本引進力度,同時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整治市場環境,為各經濟主體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應防止不相關的產業過多地、盲目地聚集,一個區域中工業門類齊全并非是好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要把握發展重點,確立好自己在大環境下的分工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以點帶面,通過主導產業發展帶動區域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貴港市統計年鑒2004年

[2]謝長辰.貴港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R],2004,2.11.

[3]梁琦.產業集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0.

[4]陳棟生.區域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5]張魁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北京:科技進步與對策[J],2004(5).

[6]胡本田.論新興主導產業的選擇.北京:技術經濟[J].2004(6).

[7]王旭萍、麻元元.論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產業選擇.蘭州:寧夏社會科學[J],2004(2).

[8]董云展.主導產業形成中的市場與政府行為分析.鄭州.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