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品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時間:2022-09-17 05:33:39
導語:農業產品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海南省主要經濟產業之一是茶葉產業,其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還解決了大量茶葉從業人員的就業難問題。因此,海南區域經濟要迅速發展應積極振興茶產業。近些年來,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海南通過推動茶葉產業發展,改變了農業生產格局,逐步彰顯了茶園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初步達到農民增收的目標。因此,研究茶葉產業在海南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茶產業;海南;區域經濟
前言
海南茶葉有深厚的發展歷史,在區域經濟中海南茶產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海南有完善的文化體系,茶葉種類十分豐富,養成了良好的飲茶習慣,可以說在海南經濟發展中茶葉發揮了關鍵作用,有必要分析茶葉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
1海南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海南省擁有熱帶自然資源的優勢,空氣清新且沒有污染,陽光充足,常年溫度較高,在海南中部山區降雨量十分充沛,相對濕度較小,這樣優渥的環境非常有利于茶葉的生長。海南氣候環境的特殊性對生產有機茶十分適合,因此形成十分悠久的生產茶葉的歷史。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海南種植茶葉始于宋代,在20世紀50年代末逐步增強了發展趨勢。海南在20世紀90年代前大規模生產紅茶,并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家換取大量外匯。
1.1海南經濟發展整體趨勢良好
按照《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和《2017年海南統計年鑒》數據可知,2016年海南實現了3563.75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1.18%。1980-2016年,海南連續36年GDP呈現正增長,具體走勢見海南人均GDP在2016年達到4.89萬元,與2015年比較增長了9.15%。全省三次產業比例分別是23.2:25.1:51.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035.56億元,增長11.63%。實際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6.6億元,增長13.25%,內需擴大效果明顯。
1.2海涵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顯著
海南省各市縣在2013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差距顯著。??谂c三亞分別處在前兩位,全省GDP比例為44.5%。排在第一位的海口GDP相當于最后的五指山GDP的49倍。為了消除人口的影響,選擇人均GDP角度分析海南經濟發展差距。從1980-2016年間,除了單一年份之外,各市縣都在持續增長人均GDP。但18市縣之間增大了差距。表明海南經濟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出現失衡問題。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雖然海南區域經濟發展成績很好,但各市縣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顯著的失衡現象。接下來,以茶產品為例,對其在海南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合理分析。
2海南茶葉產業化發展現狀
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改革外貿體制,對茶葉市場全面開放,加之國際茶葉市場價格發生了較大改變,農場生產茶葉的成本也相應增加,一定程度限制了紅茶的出口,原本統購統銷的產品不得不另外開辟營銷渠道,生產廠家與市場實現了直接溝通。
2.1茶葉生產基地初具規模,農墾占有主導位置
海南五指山市、澄邁縣和海南農墾是茶葉的主要產區,五指山市種植124公頃的茶葉,產茶18噸,澄邁縣有36公頃面積茶葉,產茶26噸,海南農墾每個茶廠種植產業面積為852公頃,在海南省總種植面積中大概占83.56%,產茶1050噸??梢园l現,農墾茶葉在海南茶葉產業中占據較大比重,隨著海南不斷擴大茶葉種植面積,相應農墾種植茶葉面積也發生了變化。而海南茶葉主要是綠毛茶,近些年來,紅毛茶逐步降低比例,相應擴大了綠毛茶的比例。
2.2調整產業結構,努力發展名優綠茶
海南主要采取國營農產方式生產茶葉,在這一機制下,茶農不能積極投入生產??梢圆扇∞D讓、租賃、股份合作方式激發茶農生產熱情,改進茶葉的資產結構,例如鼓勵員工自主經營茶園。為了與高檔名優茶的市場需求有效適應,茶廠應不斷拓展良種茶園、建立有機茶生產和研發基地等。當前市場上一部分加工企業重點創新特種茶類,有效提升了茶葉的附加價值。
2.3初步形成茶葉營銷網絡體系
海南省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茶葉企業、教學、科研、經營等單位的個人與團體自發構建了茶葉學會、茶葉協會。在這一基礎上,2009年成立海南茶葉網,成立至今負責宣傳與推廣海南茶葉,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茶葉,喜歡海南。海南茶葉專賣網是對海南茶葉團購零售批發的網站,海南團購網將海南茶葉市場作為基礎,逐步滲透至全國市場。
3發展茶葉產業在海南區域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3.1經濟效益
以茶葉為主的主導產業改變了海南經濟所有制結構,95%的私營或股份制企業從事加工銷售茶葉工作。表現了主導產業的前瞻、后顧效應。茶葉是對一、二、三產橫跨的產業,其蹤跡可以從種植、加工和貿商流通領域中發現,同時也對機械制造業、包裝、旅游觀光等行業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海南130公頃白沙原生態茶園的建成,高度融合了茶產業和旅游業,擁有5萬多戶的種茶農戶,從業人員8萬人。2016年茶葉對種茶農戶人均貢獻2000元,為農業生產的貢獻率15%。
3.2社會效益
農業產業化發展實際上是農業工業化發展,海南茶葉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提出了“茶場入市場”的口號,使茶農形成較強的市場意識,轉變了茶農對農業的看法,在農民生產中始終伴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思想。海南茶葉以及主導產業的發展成果是縣城-城鎮-鄉村茶農。在城鄉經濟統籌發展過程中茶葉是主要媒介。成功轉化農村資源優勢為資本優勢,城市向農村輸入資本與技術。從古至今,茶葉不僅是一種飲料,還是承載文化的載體,是構成傳統漢文化的內容,和諧境界一方面即“禪茶一味”。在建立和諧海南中發揚茶文化、落實科學發展觀起到了關鍵作用。
3.3生態效益
將茶葉作為主導產業積極發展,建設原生態茶園,增加灌木林地,對海南生態環境發揮了保護作用。主導產業增長異常迅速,持續穩固了海南的生態地位。把茶葉作為特色農業積極發展,加工采取生物資源鮮葉,其是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我國社會當前出現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并不限制海南發展以茶葉為主的主導產業。茶葉具有的可再生性一定程度推動了海南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證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4茶葉經濟推動海南區域經濟發展中采取的對策
4.1培養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經營
在茶葉產業化推進過程中龍頭企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產業中體現出示范帶頭功能。培養龍頭企業,引導、推動茶農生產茶葉商品,持續擴大產業規模,優化安排社會資源,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努力提高茶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海南茶葉主要以農場形式存在,在農場內部實現茶葉的生產、加工與銷售,縱觀海南茶葉產業發展情況,龍頭企業數量有限,市場競爭力明顯不足。迫切需要創新發展機制,培養一批具有較強輻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一是把工商管理全新理念引入茶葉產業,利用合理化的組織,促進新型民營茶葉企業向個體茶戶聚攏,實現科學的產銷分工模式。二是基于海南農墾體制改革,各個茶廠積極改進體制。不僅增加了經營活力,還積累了資本,升級改造了茶廠技術。三是踴躍引入龍頭企業,并根據這部分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的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投資者開發海南茶葉產品。
4.2延長產業鏈,拓展發展空間
一是密切聯系各個價值鏈環節,推動價值鏈升值。促進茶葉產業化經營,逐步提高茶葉產業化發展水平,借助龍頭企業將茶葉生產的各個環節有效連接在一起,產生一個相對完善的產業系統,實現一體化的茶葉種植、加工與銷售經營;將茶農與市場聚集在一起,讓生產者與經營者、經營者與銷售者共同承擔風險和共享利益。二是完善組織鏈,充分發揮農工貿的作用。分散經營直接影響了茶葉的產業化發展。海南農墾必須通過規?;炠|化和產業化發展與國際接軌。一是海南農墾現代有限公司積極對接農場,實現共贏。農墾農工貿公司應對各方利益積極協調,采取市場經濟手段開展經營操作。二是使海南茶葉學會、茶葉協會充分發揮自身影響,將分散經營的主體集合在一起,共同推動茶葉產業的健康發展。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以龍頭企業為參照,以獲取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合理化的經營方法,完成茶葉的產業化經營。三是重視推廣和創新茶葉科技,升級茶產業。伴隨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內外消費者越發重視茶葉的產品質量安全。進口國也逐步提高了對茶葉衛生標準的檢測級別,一定程度提升了對海南農墾茶產業的發展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合理化措施升級茶產業:一是推廣宣傳名特優茶葉新品種,努力組織技術培訓,提升從業者的技術水平。二是不斷創新科技,推廣機械化制茶、生物紡織技術,相應提升茶產業的綜合技術含量。
4.3推進茶葉品牌戰略建設
茶葉市場在我國加入WTO以后需要面對巨大行業競爭,任何企業都希望搶占最大的市場份額,迫切需要樹立獨特的品牌。
4.3.1包裝設計新穎。消費者置身在繁多的茶葉品牌面前,只有憑借商標快速記住茶葉品牌,商標信息一般包括產品品質、服務水平和文化內涵等。比如“白沙綠茶”商標極具創意性,容易記憶和認讀,遠觀是一朵花,近看才知道是茶葉地圖組成的。另外,茶葉品牌的重要載體是外觀包裝,可以對品牌文化有效宣傳。海南弄坤白沙茶葉公司推出的“白沙綠茶”、“云霧山茶”等,主要采取綠色包裝,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種茶葉的不同定價也反映在包裝上,其中高檔茶“毛尖茶”“綠芽茶”的包裝比其他茶葉更顯高檔。不管怎樣的品牌,消費者憑借包裝總是可以獲得最直接的感受。包裝的傳統形式已不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所以在品牌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聯系產品自身特點,設計充滿個性化的包裝。
4.3.2在建設品牌中產品質量是根基。品牌認為質量即是產品的生命,缺少質量保證談不上茶葉品牌。歐美等茶葉進口大國逐步提升了對茶葉品質的要求,只有采取標準化的生產模式才可以確保茶葉質量。通過執行一系列的環境質量標準、茶葉生產加工標準等,達到全程控制茶葉生產到消費的目標,在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環節貫穿技術與管理。
4.4加強信息網絡建設
4.4.1將生產指導與信息服務提供給企業與茶農。通過分析產業生產第一線、國內外貿易行情、產品市場供求狀況等可知,在發展茶葉經濟中信息發揮了促進作用。對企業來講,可以充分應用內外部信息,實施在線網絡調查,企業還可以選擇網絡廣告宣傳的方式,向消費者推廣企業形象。在企業內部綜合全部有效資源,各個子公司與客戶合作伙伴密切聯系,共享信息。企業充分借助網絡廣告的優勢。在世界范圍內傳播網絡廣告,最大程度降低了成本。
4.4.2將網絡作為載體的“電子商務”,開啟了茶葉企業全新的銷售形式。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可以全面掌握海南網絡銷售茶葉的狀況,包括買茶網、海南茶葉網、拍拍網、中國茶網等網站銷售海南茶葉。
5結語
海南茶葉產業與區域經濟之間,初步形成了一種密切的聯系,雖然當前還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但是,海南相關部門已經產生了深刻的認識,并且積極實施改革,相信在政府有關政策的影響下,海南區域經濟必定可以借助茶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針對海南地區茶葉產業開發活動來講,要想獲得最佳的經濟效果,必須對產業內涵積極其創新,提高應用產業元素的效率,特別是整合創新茶葉產業發和區域經濟,進一步最大程度彰顯海南地區茶葉產業優勢。
參考文獻
[1]陳宗懋,孫曉玲,金珊.茶葉科技創新與茶產業可持續發展[J].茶葉科學,2015(5):463-472.
[2]古小玲,李達敏.海南茶產業發展概況[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J].安微農業科學,2016(2):36.
[3]韋明,胡玉貞,何乃昌.海南農墾茶葉產業鏈現狀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5(9):93.
作者:陳喜泉 趙振宗 單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