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策略

時間:2022-01-20 09:54:44

導語:文化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策略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形勢趨于多樣化,學者對于經濟發展的研究已經有了新的認知與看法。近幾年,國家試圖以擴大文化產業的方式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此模式的優勢在于因地制宜,利用區域獨有的文化產業來幫助區域經濟快速增長,這是經濟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浙江省一直作為國內發達省份的領頭羊,經濟發展趨勢備受關注。于是許多學者從浙江文化產業的形成和特征入手進行分析,對浙江文化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大量的研究。

關鍵詞:文化產業;浙江區域文化;浙江經濟

自從改革開放的良好政策以來,浙江省作為沿海省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各個區域的經濟飛速增長,各市各縣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并且整個浙江省的經濟發展效率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學家看待經濟發展通常從自然資源和資本的角度進行分析,以及地處的環境決定了發展的效率。但近幾年一個新的發展理念加入經濟學,就是區域文化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文化與經濟之間的關聯性也開始被不斷探討。如何讓區域文化形成現代化產業,讓現代化文化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是本文需要探討的核心問題。將對浙江省區域文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進行分析。

一、文化產業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分析

(一)帶動區域內經濟發展

回望國家近代的經濟發展歷史,在工業化建設作為主要發展動力的時期,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是一些客觀的實質性因素,比如區域的地理條件、生產要素,以及區域存在的宏觀經濟政策等,區域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區域本身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環境。利用好區域的天然優勢自然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要點,但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部,于是國家開始挖掘區域文化,從文化視角出發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當地的區域經濟發展正是文化的最直接體現,比如浙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省份之一,許多城市具有深厚的碼頭文化,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一直是重要的港口省份之一,其中寧波和舟山就是最好的港口城市例子。海上運輸給區域經濟帶來的發展是非常客觀的,流暢的貿易給該地區的商業和運輸業發展增添了無數的動力,因而該地區的經濟也開始飛速發展。政府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地區文化已經成為重要的資源,文化所積累之后衍生出來的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文化產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依靠文化宣傳滿足人類的精神物質需求以獲得經濟收益,文化產業中的特色服務和特色產品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獨特手段,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業余生活,在文化推廣過程中獲取的流量也將變成經濟方面的回報。以浙江杭州為例,以白娘子和許仙為主角的愛情傳說成為西湖吸引廣大游客的重大原因,正是因為有了文化傳說的支持,使杭州西湖旅游業得以發展,文化產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其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可想而知的。近幾年,國家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注重人民文化素質水平的提升,這是我國全面推動小康社會建設和實現中國社會主義偉大復興夢的關鍵。浙江作為江南主要省份,擁有濃厚的江南水鄉文化,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更是數不勝數,具有無數的文化遺跡,因此文化產業就演變成文化旅游業,文化產業在不斷擴大的同時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二)文化產業與其他行業的協同發展

通過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方式來促進區域消費市場的消費數量增長,消費市場增長帶動了各行業的發展,比如其中獲得收益的有酒店、餐飲等服務行業,也就是說文化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是多方面的,文化產業在發展的同時實現了與其他產業的共同發展,可見文化產業的建設可以直接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比如近幾年隨著國家支持個人創業,區域的餐飲業以及個體戶的數量劇增,區域的內部消耗已經帶動不了經濟,這時候旅游業的出現消耗了區域內部多余的生產,為區域居民實現了創收。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之所以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是因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多產業發展之下便造就了經濟良好的局面。文化產業發展不僅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緊密關系,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

(三)為區域引進更多的發展資源

區域經濟要想達到良好的發展效果,除了區域內部建設為經濟發展助力之外,同時需要加強外部資金的引進。區域性的文化產業要想得到良好發展,持續的文化宣傳是非常必要的,區域文化產業的特點在于具有地方性濃厚的文化特征,因此在對外宣傳區域文化產業的時候要突出本地的文化特色,樹立區域文化的良好形象,在展示區域文化建設成果的同時表現區域本身的文化底蘊,在文化宣傳的過程中就能對區域文化進行大面積宣傳,只有吸引更多的人流,區域文化產業才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并且區域文化的宣傳除了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內涵之外,還需跟緊時代發展腳步進行文化創新,將當地傳統文化和互聯網文化進行良好結合,通過各個渠道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員來建設,從而吸引大量的外部資金進入,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直接推動力。

(四)文化產業樹立人民文化自信

國家鼓勵區域文化發展,不僅是為了讓各區域利用特色文化謀求發展道路,更是為了培養子孫后代的文化自信,樹立全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只有樹立人民的文化保護和傳承意識,寶貴的傳統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這些傳統文化將對經濟發展和國家發展提供巨大幫助。比如浙江杭州的“白蛇傳”故事,許仙和白娘子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傳遍全國,乃至國外友人都慕名而來觀看西湖和斷橋,浙江人民正是通過一代又一代人講故事的方式將文化傳承下去,這便是建立文化自信。之后白蛇傳被翻拍成動畫片、電影、電視劇等各種形式,這些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給區域經濟帶來顯著增長。文化是無價的,只要我們將文化傳承下去,樹立后代人的文化自信,文化始終是我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庫。

二、區域經濟發展目前面臨文化缺失的問題

(一)地區文化缺失

隨著國家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所有的城市發展速度都已經達到理想要求,但是在發展過程中資源供給卻成為經濟發展的阻礙。在我國發展經濟的初期,為了取得較快的發展速度通常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因此造成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浪費,且環境遭到大面積的污染和破壞。這就導致傳統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流失。浙江省作為江南水鄉的代表省份,在目前的各市中一些水鄉的古老建筑已經非常少見,就是沒有做好文化保護措施所造成的后果,導致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缺少可用資源。

(二)內心文化缺失

如今人們受到過多外來文化的沖擊,導致對本土文化的感受能力越來越弱,已經面臨著內心文化的缺失。發展文化產業一方面是為了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更是為了營造區域中的本土文化氛圍,將寶貴的本土文化和風俗傳承下去,在滿足人們內心需求的同時帶動經濟發展,文化產業發展將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既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將傳統文化結合現代理念尋求更好的發展道路。

(三)地區文化扶持政策缺失

地區政府在利用區域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文化扶持保護政策的優化。只重視一些能夠給經濟帶來顯著效益的文化,比如越劇、甬劇等,這些文化在稍加利用之后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收入,因此政府和企業都非常熱衷于熱門文化投資,但對于部分冷門傳統文化卻沒有足夠的保護傳承意識,導致冷門文化在歷史發展潮流中逐漸消失,這是地區文化的損失,更是國家文化的損失。因此地區政府需要保護本地傳統文化的完整性,為國家的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積極響應文化強國的政策,多去民間了解傳統文化,對將要失去傳承人的文化進行有效保護。地區文化之所以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正是因為每個地區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歷史,正是文化的多樣性造就了今天我國文化產業百家爭鳴,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名揚海內外。政府做好文化扶持工作,就是保護區域文化多樣性的基礎,是發展區域經濟、傳承區域文化的關鍵。

三、文化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文化產業發展鏈

在城市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為了讓文化產業建設更加全面,需要與當地的其他產業發展進行結合,以多個經濟體為主的發展穩定性更加客觀。比如在文化產業建設的同時帶動旅游業和餐飲業的發展,實現文化產業鏈建設。在文化建設中最大程度保留本土的地域發展特色。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鎮,比如烏鎮、南潯古鎮等,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游客,在古鎮文化建成的同時帶動了旅游業和餐飲業發展,這就是文化產業發展鏈形成的最好證明。依靠古鎮文化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浙江,同時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投資,大大提升了區域經濟的增長速度,是文化產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好例子。其中杭州宋城是代表性較強的文化產業集合體,杭州宋城旅游景區集餐飲、娛樂、住宿于一體,且宋城中保留了大量的宋朝建筑,宋城中的工作人員都是身穿古代服飾,進入宋城給人帶來恍如隔世的感覺,正是宋城的文化底蘊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才吸引了大批量的游客前來宋城觀光,正是這樣的文化集合體,帶動了區域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浙江省內類似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合體正在陸續開發,比如方特游樂園等,開發商和政府正是利用區域文化延伸其商業產業鏈,使文化傳承和發展體現在方方面面。

(二)結合現代化建設文化產業園區

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開發當地本土的文化,更需要在發展當地文化的同時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實現雙管齊下的發展模式。許多城市已經開始建立區域文化產業園的方式來實現文化產業的整合和發展,在文化產業中除了可以了解到當地的特色文化之外,還集成住宿、餐飲、觀光等項目。比如浙江寧波的東錢湖周邊,寧波東錢湖作為文化中心,向外逐漸集成餐飲、住宿、娛樂等各個項目建設,這就形成了一個文化產業園。還有杭州的千島湖區域,當地政府更是把整個區域改造成旅游度假區,正是利用千島湖天然秀麗的景色,使得原本貧窮的千島湖,在文化產業建設完成之后,依靠旅游業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千島湖人民都依靠旅游或餐飲實現了增收,顯著提高當地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可謂是文化產業園建設中的典型案例。但是城市在進行文化產業園建設的時候需要合理設計城市規劃,盡可能地優化原有的空間布局,在保留生態環境、保護特色文化的前提下進行開發。讓文化產業園中的生產、生活、休閑等設施分配得更加合理,符合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文化產業園的建設更像是一種投資,文化產業園建成以后除了成為城市靚麗的明信片之外,將對區域經濟的增長做出巨大貢獻。

四、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浙江省文化產業水平的提升,文化產業發展帶動其他行業發展已經是既定事實。本文通過分析文化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針對現有問題提出針對性策略,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區域經濟就會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在當今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需求的情況下,文化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只有正確認識文化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關系,才能促進浙江省地區經濟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峰.新時代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今古文創,2020(1):91-96.

[2]向勇,李盡沙.融合與共生:“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合作發展指數研究[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4):56-65.

[3]吉俊虎.人才、規范與策略:后發展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三大要素———基于政府治理視角的分析[J].經濟問題,2019(4):10-17.

[4]譚娜,黃偉.文化產業集聚政策帶動地區旅游經濟增長了嗎?———來自文創園區評選準自然實驗的證據[J].中國軟科學,2021(1):68-75+135.

[5]潘錦云,范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實現路徑:基于全球文化產業價值鏈的視角[J].經濟問題,2017(10):82-88.55

作者:朱光耀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