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
時間:2022-10-19 09:01:21
導語:新常態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新常態概述
“新常態”這一概念是國家主席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提出的,是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狀態的一種描述,新常態中的“新”是指發展模式的改變,新常態中的“常”是指發展中更加注重穩定。將新常態提升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上,說明我國對當前經濟增長的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國家將不斷對宏觀策略進行調整,對企業的轉型起到引導作用。經濟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勞動力數量下降、治理環境的成本逐漸增大、消費品逐漸向著服務方向轉變,這些都是客觀因素,無法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企業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放緩的經濟增長速度,適應這種新形勢。
二、新常態對企業經濟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新常態趨勢對企業經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結構以及動力上:首先是速度,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要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也就是說,經濟發展不但要求快,還要求穩、求細,這就要求企業在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調整好心態,平靜應對放緩的發展速度;其次是結構,要繼續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對其優化升級,這就要求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不斷優化內部結構,使企業內部的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后是動力,將企業發展的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也就是說,要將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這就要求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改變原有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三、新常態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管理理念
企業管理者應該時刻銘記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這一道理,在進行經濟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認清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管理者要存在一種危機意識,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企業的發展模式提出更高要求,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仔細分析內部經濟結構存在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改進空間。管理者要鼓勵企業全體人員進行創新,這種創新既包括制度上的,也包括技術上的,領導要與員工進行積極溝通,使員工卸下思想包袱,敢于對企業的發展提出意見,根據員工意見不斷完善企業內部制度,同時要鼓勵員工積極學習新技術,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的技術水平,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員工是企業的主體,員工的整體素質直接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狀況,因此,要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吸引更多人才。首先,要創新招聘機制,一方面可以進行企業內部招聘,促進內部人才的流通,為員工提供廣闊的晉升空間,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另一方面可以與高校積極溝通開展校園招聘,大學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群體,招聘應屆畢業生能夠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為企業進一步發展增添新動力;另外,要有效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將企業空缺職位隨時到網上,提高招聘效率,為企業招攬優秀人才。同時,要建立獎懲機制,有功就獎、有過就罰,監督員工端正工作態度,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
(三)規范企業財務管理
企業經濟管理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不僅與資源分配、人力資源管理有關,還與財務核算有直接關系,規范財務管理能夠幫助企業規避各類經濟風險,更加穩定的開展各類經濟活動。以往在核算企業利潤時,往往是用收入減去成本,核算方式比較粗糙,內容不詳細,這種方式不利于企業發現財務中的潛在問題,不利于規避風險,因此,企業在核算利潤時要將風險因素考慮在內。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金融產業的繁榮,新的商業模式開始出現,法律允許企業作為民事主體開展投資增益活動,這就導致企業各項投資增多,額外收益增多,當然面臨的風險也增大,因此,企業在財務核算的過程中要將這些額外的投資與收益考慮在內,將其作為企業利潤一部分進行審核,并對每項投資存在的風險進行評價,落實好抵御風險的措施,將所有不可見的收益與損耗都記錄在冊,準確掌握企業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根據資產狀況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好打算。
(四)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對企業健康的經濟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新常態下企業要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實現對企業的規范化管理。首先,企業要精簡管理層次,祛除一些冗余的部門和崗位,明確每一個管理崗位的責任和義務,提高經濟管理效率;其次,在管理過程中要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例如,可以實行上下班打卡制度,約束員工不遲到、不早退。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營造一種嚴格但是不拘束的環境,員工能夠嚴格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同時以輕松、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四、總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改變了原有模式,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穩定,這種形式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企業在發展中要求穩求細,另一方面要優化經濟結構,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因此,企業要創新管理理念、靈活管理企業人力、規范財務管理、同時完善內部制度,促進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熊瀟瀟 單位:江西省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中學生重陽節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 下一篇: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行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