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研究
時間:2022-08-22 11:22:22
導語: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是指企業在發展中,通過現代化的組織管理模式對影響企業生產活動的各種經濟行為進行統籌管理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的總稱。企業經濟管理的存在首先是為了統籌管理各種經濟行為,實現企業對各種生產要素投入后產出的價值最大化,是企業最重要的隱形生產要素之一。
二、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經濟管理意識薄弱、觀念落后。國內很多企業尚未充分認識到企業管理對于生產的重要作用,將企業管理的中心單純的放到生產資料與營銷方面的管理。在大部分企業中的經濟管理制度刻意強調制度的完善性而不注意制度的適用性與實用性[1]。這就導致了企業在實際管理中經濟管理工作片面而單調,無意中通過簡單機械的規定強化了人的服從性,進而強化了等級制度,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意識的培養。這樣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也不利于企業經濟管理的發展創新及綜合競爭力的提高。(二)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存在問題。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是企業在生產管理中對所采取的管理方式的高度的總結及概況。當期國內大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依然采取的是粗放的、教條式的管理,還沒有過渡到適應創新型經濟發展集約而靈活的發展模式上,這直接導致企業目前實現經濟效益的直接方式是加大生產要素的投入,而非通過組織結構的創新向管理要利潤,對于隱性生產要素的投入不夠注意。這就制約了企業持續性的發展,也不利于創新型社會,現代化經濟社會的構建。(三)關于規范化經濟管理模式的滯后。規范化是對經濟管理制度在實際操作中的更高標準的要求,是對簡單制度的升華,通過規范化可以進行經濟管理模式示范性及可復制性的建設。規范化也并非是對靈活性的制約,而是對更靈活制度建設的保證。現階段很多企業還是通過簡單教條的規章制度來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約束,這些制度往往實操性不強,或相對經濟發展存在滯后,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因此需要企業在制定現代化管理模式及企業管理制度時,應該注意更高層次的規劃化的建設,減少對人的機械制度的束縛,保證經濟管理的靈活性,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促進創新型經濟的發展。
三、實現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的策略
(一)促進企業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是國務院對國資委及國企只能轉變的要求。但在創新性經濟的要求下,對社會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化的構建也具有參考意義。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的深層含義是,通過對資本的管理從重大決策上介入企業的管理,通過對所投資企業的投資、貸款擔保、資產、債權、債權等重大事項,實現對資本的管理;向企業實際管理團隊進行放權,充分調動企業實際管理團隊的積極能動性,激活企業的創新能力。(二)制定科學的企業發展規劃。[2]企業經濟管理需要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來進行,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需要進行前瞻性、戰略性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來推進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建立。企業的規劃不僅是企業在行業發展中基于自身優勢的規劃,也是對社會經濟發展方向通過前瞻性研究做出的科學預測。企業通過科學的預測對發展方向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進而能夠更好的組織協調現有的各項生產要素,發揮企業的優勢,對各項資源通過重組、與外部企業進行合作帶動企業效益。(三)統籌做好內部的控制管理。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進行經濟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保證。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四、結語
在建設現代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的經濟發展,促進創新型社會的進步的背景下,對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規范化與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在企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新背景下,要想更好發揮相對競爭優勢,不斷保持良好發展的勢頭,必須進行深入有效的經濟管理的創新,合理規劃企業發展路徑與管理,通過模式創新調動企業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企業獲得可持續的發展。隨著企業對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的重視,管理方式方法的不斷提高,企業也一定會在現代經濟體系建設背景下不斷創新發展,逐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中實現更好的生存。
參考文獻
[1]黃筱葵.淺議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外資,2013(4)
[2]薛小林.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研究[J].經濟管理,2017(033)
[3]聞世勝.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探索[J].現代企業文化,2013(3)
作者:黃麗波 單位:雙鴨山市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
- 上一篇:現代物流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 下一篇:格式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