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市場經濟下價格管理
時間:2022-07-11 04:38:00
導語:小議市場經濟下價格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價格管理與價格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價格改革任務并沒有完成。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關鍵時期,也是繼續深化價格管理改革的重要歷史階段。因此,價格管理工作任務將更加繁重。價格是市場的核心,是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當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歸根到底都不同程度的以價格的形式反映出來。價格是市場經濟的范疇。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價格實行管理的重要意義
(1)穩定物價,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價格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經濟各方面的綜合反映。價格總水平的穩定,有利于促進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合理穩定的價格水平有利于發揮價格配置資源的作用。價格總水平過度上漲,破壞投資環境,影響居民生活,擴大政府赤字,增加企業負擔,影響經濟發展,妨礙社會的穩定。因此,政府對價格的適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促進競爭,限制壟斷的需要。市場經濟下政府的重要職能之一是維護良好的競爭秩序。反映在價格管理上亦然。凡是市場能自發調節好的領域,要充分發揮競爭調節作用,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預市場機制的作用,政府通過保持正常的市場秩序,規范價格行為,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但是,在戰爭、自然災害、社會動亂等特殊情況下,市場出現劇烈波動而使競爭機制受到破壞時,政府需要進行臨時干預。還有自來水、管道煤氣、電力、交通運輸、郵政通訊、有線電視等公共服務的行業,由于其具有自然壟斷性,政府也必須對其產品和收費進行直接管理和干預,使其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上。
(3)保護消費者利益的需要。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經營主體易于受利益的的驅使,會出現價格壟斷、價格欺詐、價格暴利等一系列不正當價格行為,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國家必須通過從價格行為上約束經營者,防止經營者在價格上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4)彌補市場失靈的需要。隨著價格改革的深入,除極少數商品實行政府定價外,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實行市場價。但是,由于市場經濟是一種利益機制,其具有盲目性、自發性的特點,且因為壟斷會導致出現價格信號扭曲的現象,因而常常會出現市場失靈的現象,需要政府實施必要的管理,調節經濟。
三、分層次逐步完善價格管理體制
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看,我國要逐步建立計劃與市場相結合,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定價與企業定價相結合,以企業定價為主;國家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以間接調控為主的價格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在構造這種新體制中,從國家對價格進行管理的客體,即管理的對象來劃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1.價格主體行為的管理。價格為主體行為的管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政府的直接定價和通過制定有關的經濟政策、法規,規范和指導生產者、經營者的價格行為,引導其合理定價。
(1)科學地制定和調整國家管理的價格,充分發揮其對整個市場價格的示范和導向作用。從穩定經濟、穩定社會的需要出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仍須直接控制那些與國計民生關系密切,并且具有壟斷性、強制性、保護性和公益性的極少數重要商品和勞務價格。這些價格在整個市場價格體系中處于關鍵地位。同時
,由于這些價格控制在國家手中,它的水平和變化方向,往往隱含和預示著國家經濟意圖和經濟政策的變動方向,對整個市場價格起著明顯的示范和導向作用。
(2)國家通過制定經濟政策和法規,規范企業經濟行為,引導企業合理定價。一定時期的產業政策、財政金融政策、經濟貿易政策,都對企業制定和調整相關產品價格發生影響,國家應利用經濟決策權,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以引導企業合理定價。法律是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維護價格秩序最有效的手段。應遵循活而有序、管而有法的原則,加快價格立法的步伐。當前,健全價格法規應側重于鼓勵競爭,反對壟斷;保護合法盈利,反對暴利;保護正常經營,反對欺詐宰客;依法行政,維護合法權益。應逐步地建立起門類齊全,層次合理、協調配套、有機統一的價格法規體系,使企業定價有法可依,物價部門執法有據。
(3)指導和幫助企業建立企業內部價格管理制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價格決策權逐步交給企業。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健全內部約束機制,包括價格約束機制。物價部門應指導和協助企業完善內部價格管理制度。一是企業價格管理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配備專(兼)職價格管理人員,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二是加強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提高企業內部信息的正常性和及時性,包括設計估價、材料消耗、工時定額、市場供求,靈活掌握,適時調整企業產品價格,提高企業定價的真實可靠程度。三是建立新的企業產品價格管理辦法。建立成本、費用和各種價格臺帳,規范價格制定程序,形成企業領導負責,特價人員專管,集體審定價格的管理形式。四是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合理確定產品價格。企業產品價格的制定,首先要考慮產品的技術、產品的地位、市場的要求、產品的成本和質量等。要徹底貫徹按質論價、合理的比價和差價區別,實行優質優價、劣質低價,使產品價格真正反映其價格和市場供求。
(4)在落實企業定價權的基礎上,開展各種服務活動,規范企業價格行為。物價部門要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幫助企業盡快適應市場調節,更加合理地運用手中的定價權力。一是幫助企業熟悉國家物價政策、法規,掌握市場價格競爭技巧,健全成本、價格核算制度,提高企業經營決策水平。二是為企業提供市場和價格信息服務,幫助企業根據市場供求的變動情況,及時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和采取恰當的價格對策。三是開展價格事務咨詢,公正調解企業間的價格糾紛。
2.價格形成的管理
價格形成的管理是指對市場的調控和管理,包括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機制,調控市場供求。通過控制、引導價格形成的基本要素,使之形成合理的價格,促進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1)積極培育市場,建立健全有利于價格健康運行的市場體系。市場對價格能否形成有效約束,往往取決于市場發育水平和市場體系的完善程度,為市場價格合理形成和運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一是要廣泛引入市場機制,按照市場經濟要求構造各類要素市場,形成健全的市場網絡。二是要加快企業改革,全面剪斷企業對政府的依賴關系,促使企業按照市場規則要求開展經濟活動,增強市場活力。三是要加強市場建設,完善市場交易方式。應致力于搞好批發市場建設,充分發揮批發市場在促進產需直接見面,開展公平交易等方面的作用,以引導零售價格的合理形成。
(2)發揮新型價格協調和引導組織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格決策全面細化,但企業競爭和發展又需要有超越單個企業的、相對一致的價格默契,從而使價格協調和價格指導成為必要。因此可以在物價部門指導下,由行業部門具體組織,企業自愿參加,成立行業價格協會。其主要職責是建立行業價格協調制度,傳遞市場價格信息,指導企業開展內部價格管理。此外,應引導和鼓勵建立價格事務所一類的價格中介組織。實踐證明,在物價部門指導下,民主協調議定價格,對市場價格的合理形成和穩定起著積極作用。
(3)完善價格監督檢查體系。價格監督檢查對價格形成和變化具有事前約束和事后控制的雙重作用。事前約束主要反映在對廣大市場主體保持持續經常的預警,促使其在行使價格自主權時,自覺考慮各種價格規范,實行自我控制。事后控制主要是監督檢查各種市場主體的價格行為是否符合市場規則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并及時矯正市場活動中的各種違法價格行為。完善價格監督檢查體系,一要確定價格監督檢查的法律地位,明確所有市場主體都有接受法定的價格監督檢查的義務和責任。二要健全多層次的價格監督檢查組織。國家根據維護價格秩序,促進公平競爭的需要,把價格檢查職能賦予相應的有關部門,并實行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的有機結合。三是要健全價格監督檢查制度,全面落實承擔價格監督檢查職能的部門和組織的工作責任,使價格監督檢查制度化、經常化。四是要全面拓寬價格監督檢查領域,把價格監督檢查的觸角延伸到整個市場活動。
(4)加強市場價格管理。由于一些生產經營者的短期行為,極易出現哄抬物價、漫天要價、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等分割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為此,一要強化市場管理部門的職能,即工商、物價、稅務、審計、計量等部門要通力合作,制定市場交易規劃和管理條例,維護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為開展公平、公正競爭創造條件。二要積極推行明碼標價制度、市場予報參與價格制度,對市場價格進行規范化管理。三是在特殊情況下,如遇到通貨膨脹加劇、物價過度上漲時,不排除對市場價格進行直接的行政干預。包括上收價格管理權限,或規定某些特定商品的最高限價或最低限價等。對企業定價,也可以適當加以限制,如要求企業在變動某些重要商品價格前,必須申報批準等。
3.價格總水平的調控
價格總水平的調控是指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包括經濟總量和結構比例的調控。國家運用經濟手段、政策、法規等具體有效的措施進行宏觀調節,目的在于完善宏觀經濟環境,實現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
(1)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通過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系,搞好財政、信貸、物資和進出口的各自平衡,以及它們相互間的綜合平衡,進而穩定價格總水平。
(2)制定有關的宏觀政策,主要是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要努力增收節支,并對財政赤字規模加以約束,國債規模也要控制。在貨幣金融政策方面,要嚴格控制信用總量。即要嚴格控制國家新增貸款總量和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特別是要嚴格控制固定資產貸款,使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不致超過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過多。在產業政策方面,要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生產,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3)健全重要商品的儲備體系和價格調節基金制度。糧食、棉花、石油產品等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質。這些行業以自然資源為勞動對象,應變能力差,供給容易發生波動,是政府調控價格的重要對象。有了儲備物質,政府就可以通過吞吐調劑,及時調節供求,平抑市場物價。
近年來,許多地方相繼建立了價格調節基金,對調節市場價格異常波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這項工作還沒有形成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一要擴大價格調節基金的征收范圍和渠道,使調節基金的規模與調節價格的需要相適應。二要改變價格調節基金的使用辦法,由補貼銷售環節為主轉向以扶持生產為主,由分散管理使用為主轉向以政府統一管理合作為主,提高價格調節基金的使用效率。
(4)構建多層次的市場價格監測和反饋系統。構建多層次的市場價格監測和反饋系統,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映和預測價格總水平的現狀和變化趨勢,及時反饋政府各種政策和其他對價格能影響的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和面臨的問題,為政府把握價格形勢,適當調整價格調控力度提供可靠依據。四、結束語我國要逐步建立計劃與市場相結合,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定價與企業定價相結合,以企業定價為主;國家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以間接調控為主的價格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目前來講還任重道遠,不容懈怠。進一步完善價格管理,是新時期、現階段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們要研究如何完善一個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價格管理體制,確保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下,不斷深化價格改革,通過我們的勤奮工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目標,做出我們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貫實女黨員工作情況研究報告
- 下一篇:略論企業非正式員工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