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公司法律職責
時間:2022-08-17 05:00:04
導語:市場經濟下公司法律職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日益發展和完善,公司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之一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巨大的作用。我國的《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公司的合法權利和法律責任進行了相應的規定,這些法律法規構成了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公司法律制度體系。在這套制度體系中,公司的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相輔相成,互為依托。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實踐中,社會各界對于公司承擔的社會法律責任的關注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市場經濟環境下公司法律責任,對于有效地規范市場經濟運行模式,保持公司在良好的外部環境下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市場經濟環境下公司法律責任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筆者認為,從現階段我國經濟法律體系的特點分析,當前我國公司法律責任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即內部責任和外部責任。
1.公司內部法律責任。公司內部法律責任主要是指公司在滿足股東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應當最大限度地關懷和增進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公司內部的所有社會利益,包括消費者利益、職工利益、債權人利益等等。有一些公司的內部責任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例如保護勞動者的勞動權利、合理取得報酬的權利、休息權利等等,公司必須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提供相應的條件,這是公司內部強制性的法律責任。還有一些內部的責任沒有法律法規的強制約束力作為保證,但是也是公司內部責任的一種。例如公司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構建和諧向上的企業內部文化等等,這些雖然沒有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要求,但是同樣是公司內部責任之一。公司內部法律責任是公司規模化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各項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要求,公司內部建立起了相應的法律關系,用以調整公司內部的工作程序、人際關系機構以及資本分配和運行機制。特別是《公司法》等法律對于現代公司的內部結構設置、權利資本運行分配原則等等進行了詳細規范。公司內部員工作為勞動者,能夠通過內部法律責任的相應規定獲得應有的社會待遇及權利。公司內部法律責任的確立不但為內部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對于外部法律責任的履行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2.公司外部法律責任。廣義上說,公司的外部責任可以分為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兩種。但是這兩種責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公司的外部責任既可以被認為是法律責任,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責任,一般來說,公司外部責任包括如下幾方面:
一是公司要承擔合法誠信經營的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公司應當切實履行依法誠信經營的責任。這項責任不僅是公司應當負擔的法律責任,而且是公司社會責任的底限和基礎。在市場交易活動中,公司負責向消費者提供有型或無形的商品及服務,公司依法誠信經營能夠確保消費者獲得高質量的商品或服務,也就在根本上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了影響消費者權益的重要問題,許多劣質食品流入市場,不但嚴重影響到了消費者的人身權和健康權,而且對社會的穩定產生了嚴重影響。許多食品加工制造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不惜違反法律規定和行業規范,大量使用不合格原料或食品添加劑,漠視了公司作為市場經濟主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關于公司承擔合法誠信經營的外部責任認定問題上,筆者認為這既是公司的外部法律責任,又是社會道德責任。從法律責任的意義上說,依法經營是公司應負法律責任的基礎。依法經營中的“法”不僅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包括了《食品安全法》、《公司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一系列規范公司生產經營的法律法規。誠信經營實質也是依法經營的一部分。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中的“帝王條款”和最高原則,對于經營者尤為重要。經營者在宣傳、銷售產品及提供服務時應做到實事求是,真誠善待消費者。而從道德責任意義上說,依法誠信經營是公司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的直接體現,這是公司應當承擔的最低道德責任,是公司處理與股東、利益相關者和社會關系的底線。在這個層面上說,公司主要的兩種外部責任呈現出一種互相轉化的趨勢。
二是公司要承擔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責任。公司是以直接或間接生產、銷售商品或服務為手段,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市場經濟活動主體,因此維護消費者權益是法律規定的公司需要承擔的主要法律責任。一般來說,公司承擔的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維護消費者的生命權、健康權、隱私權、知情權、自由選擇權等等,這些權利分別由相應法律法規進行規定。消費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是指公司在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要切實保護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不能以任何理由損害消費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消費者的隱私權是指公司在提供商品或服務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進行泄露。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一種,是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保護的公民基本權利,對于消費者的隱私,任何人都附有不得侵害的消極義務。知情權是指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有權知曉所消費產品或服務的生產信息、使用方法、潛在風險等等。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與公司處于嚴重的不對等地位之上,消費者在獲取信息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因此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司必須要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利,確保消費者在充分知情的基礎上自主選擇購買商品的種類。消費者的諸多權利共同構成了公司外部法律責任的主體,而這部分權利也是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對公司責任規定的重點領域。
三是公司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促進社會發展是公司個體發展的終極目標。任何個體公司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環境而獨立發展,公司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就是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很多專家認為,促進社會發展應當作為公司的社會責任。誠然,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中并沒有直接規定公司需要承擔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對于公司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多是鼓勵性的,沒有實質性和具有剛性約束力的措施。但是筆者認為,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同樣可以作為公司的法律責任,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現有法律法規中找到依據。例如我國《公司法》、《稅法》等法律規定,企業必須依法納稅,不得出現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司和企業依法納稅,實際上就是履行了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也可以說,這個責任已經具有了相應的法律效力。
二、現階段公司法律責任履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筆者從公司內部法律責任和外部法律責任履行兩方面總結出現階段公司法律責任履行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公司內部法律責任履行過程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當前,公司在履行內部法律責任的過程中,集中存在法律責任意識淡漠、侵害職工合法權益事件時有發生、公司內部權利分配和資本運行機制不合法等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時間較短,各項機制特別是現代企業制度還不夠完善,存在許多法律監管機制運行過程中的空白和盲區。另一方面在于公司內部行政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許多行政管理制度存在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抵觸的情況。例如一些公司規定,員工必須每個月加班若干小時,這些加班時間屬于員工為公司做出的義務,公司不支付任何加班費用。還有一些企業或公司變相延長職工的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強度。另有一些公司或企業不按規定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這些都嚴重違反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導致了公司在履行內部法律責任的過程中存在嚴重問題。在內部法律責任履行不當的前提下,公司或企業的外部法律責任履行勢必會遇到很多問題。
2.公司在履行外部法律責任過程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筆者認為,公司在履行外部法律責任的過程中,集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是侵害消費者權益成為外部責任履行過程中存在的首要問題。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經常會遭遇價格欺詐、安全隱患、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泄露等等一系列問題,消費者權益受到了嚴重的侵害。作為法律規定的公司法律責任的重點領域,當前反而成為了公司違法行為的高發區域和重災區。其次是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偷稅漏稅等嚴重問題,影響到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繳納的各項稅款主要用于發展社會公共事業,如果公司出現偷稅漏稅等行為,將直接影響到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最后是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違背依法誠信經營法律規定的情況屢見不鮮。一些公司和企業利用消費關系的不對等特征,直接或變相進行商業欺詐,妨礙消費者的知情權,在商品流通、售后服務等環節違反了法律法規對于公司誠信守法經營相關問題的規定。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現有法律法規對于公司外部法律責任的監管還存在一定的漏洞,監管力度不足,監管手段單一。其次是道德約束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許多學者認為,社會道德是一種軟性的“法律”,雖然不具有現實法律的剛性約束力,但是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社會道德規范對于公司履行外部法律責任的約束力并不強,法律強制約束力與道德規范軟性約束力并行的格局尚未形成。
三、解決我國公司法律責任履行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筆者認為,今后一個階段解決我國公司履行法律責任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應當采取“法律責任社會化”及“社會責任法律化”兩種方式相結合,利用法律剛性約束和道德軟性約束兩種方式,共同應對各種問題和困難。“法律責任社會化”和“社會責任的法律化”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所謂法律責任社會化是指將規定公司法律責任的法律法規置于社會環境的大背景之下,按照社會化的標準將法律法規逐步轉化為具有實際約束力和現實意義的公司運行規范。在這個過程中,法律除了起到剛性約束力的作用以外,還愈發體現出道德責任的柔性作用。而社會責任法律化則是指公司在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的過程中,責任履行的過程實際上已經納入了社會法治范疇之中,道德責任逐步轉化為法律規范,道德責任體現出了強大的剛性約束力。這種結合主要表現在經濟法領域中,是與經濟法的“責權利相統一”原則,以及“組織關系與財產關系相融合”的特點完全一致的,法律責任的社會化與社會責任的法律化的交相呼應,法治需要道德與法律協調并舉,道德以柔克剛,其軟力量在適合其作用的領域絕不亞于法律強制的“硬”力量。
- 上一篇:市場經濟下的財務監管探討
- 下一篇:房屋價格組成及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