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現狀思考

時間:2022-12-29 05:05:45

導語: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現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現狀思考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這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國家教育部也明確指出大學生必須遵循誠實守信這一準則,并期盼大學生能夠努力做到這點,以便達到為全社會表率的成果。然而,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弊端卻逐漸暴露出來,誠信危機不斷加深,對學生、學校乃至社會都產生了極大的危害。所以,加強高校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建立健全高校誠信制度迫在眉睫。

一、誠信的基本概述

1.傳統的誠信觀

在傳統道德觀念中,誠信主要是指:誠實無妄、人己不欺。內在表現誠實無欺,而外在表現信守諾言。誠信一詞最早是在先秦時期開始連用的,就如諸子百家中的一般含義而言,誠信乃是人們相處過程中誠實不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及其恪守承諾的體現。但是,傳統的誠信觀念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主要是依賴于人情關系所維系。

2.當代的誠信觀

中國共產黨在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誠實守信是重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代誠信觀念建設應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并逐步協調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又要遵循現代社會的公正公平原則。也就是說,誠信經濟相當于市場經濟,在這個條件下大學生應當積極做誠信觀念的繼承人和現代文明的宣傳者。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內容,而誠實守信更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理念之一。在這種價值體系的指導下對于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培養也有積極性作用,能夠幫助大學生弘揚正氣,有利于在大學生隊伍中樹立起先進的誠信典范,讓誠實守信切實在大學生群體中擴散開來,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其學習的方方面面,積極引導大學生誠信道德的養成,使其切實踐行社會主核心價值觀,最終形成正確的誠實守信的價值取向。此外,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發展階段,大學生正是“中國夢”的重要主力軍,從一定意義上來看,也可說明大學生誠信道德直接關系到我國偉大民族復興是否能夠取得最大的勝利。所以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誠信教育至關重要。

2.有利于信用社會的形成

市場經濟下,誠信成為一種較為珍貴的市場資源,在市場經濟中或多或少存在著背信棄義、不講誠信的商業交易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都導致市場經濟中的負面因素不斷加深,不僅給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當代大學生在此形勢下思想道德觀念也容易受其影響,甚至是偏移法律規范的軌道,嚴重阻礙我國社會法制和道德建設,社會風氣也極為不良。而加強高校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有利于社會建立起以國家為依托,社會信用體系和評價體系完善且社會監督體系建立的“信用社會”,有利于促進信用社會的健康發展和建設。

三、大學生誠信教育危機原因分析

1.社會誠信缺失的影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完善在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同時,也引發了部分人謀求私利的心理,在現實矛盾和利益謀求的心理撞擊下,誠信危機便漸漸誘發。例如當前社會中部分人在經濟領域中故意弄虛作假,采取不良的手段來謀取暴利,取得成功,而這些現象極大沖擊了大學生的誠信觀,甚至使部分大學生產生認知錯誤,認為這種觀念是一種謀生所必須的手段和途徑。同時,社會誠信缺乏嚴謹的監督機構,失信者獲利而誠信者卻吃虧屢見不鮮,部分大學生的世界觀被嚴重扭曲成“無商不奸”、“利益在上,誠信在下”的錯誤觀念。

2.高校誠信教育缺失的影響

高校倡導德育教育培養,主要是讓大學生學會并了解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然而,高校卻過分偏重德育內容中的政治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強調學生要關注時事政治,取得政治上的進步,而忽略了誠信上的提高。甚至是片面強調學生素質教育能力的提高,不重視大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學生學習與行為不能夠很好地融合,必然不利于學生良好誠信品德的形成。

3.忽視了家庭教育誠信教育

在應試教育、升學制度的影響下,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關注重點往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智力發展、提高知識能力,而對于誠實守信等德育教育卻嚴重忽視。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甚至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關注是否能進重點名校,嚴重忽視孩子平時不守信不誠信的行為教育。此外,還有些家長缺乏以己教人的觀念,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誠信的行為舉動,導致大學生的誠信教育觀念嚴重缺失。

四、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措施

1.凈化社會環境,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首先,凈化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政府應當發揮誠信道德表率作用,以己育人。各級官員要嚴格恪守誠信道德觀,切實提升自身誠信道德建設,表里如一。并做到取信于民,將整個社會引向誠實信用的趨勢。同時,要切實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引導市場經濟中的商人企業競爭、廣大群眾等都以誠信為準則,進行經商營商。政府還要加大誠信教育宣傳力度,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并將黨十六大誠信精神作為根本行為準則;其次,要完善法制環境,逐步健全法制體制建設,以為市場經濟中誠信規范準則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在治理大學生誠信危機過程中,還應將德治和法制充分結合,促進大學生德育的健康發展。

2.加強師德建設,給學生樹立誠信典范

人格力量是無可預估的力量。正如同志曾指出:作為學生知識增長和思想進步的導致,教師的言行舉止皆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在道德品質、學識風氣及思想政治上做好表率作用,如此方可稱得上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于大學生的誠信觀念的塑造帶有極大的影響性,因此,必須加強師德建設,積極打造品德高尚、誠實可信的教師團隊力量,才能夠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誠學之,篤信之,并最終做到躬行之。所以說,把好教師的入門關極為關鍵。

3.發揮家庭教育對學生誠信教育的輔助作用

家長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將自我誠信教育和修養有機融合,切實提高自我道德,并以此來影響孩子誠信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舉止,為大學生樹立好誠實守信的典范,不可表里不一,一面做著違背誠信道德的言論,一面卻又教導著大學生誠實守信。同時,家庭教育不僅要教育大學生該如何做到誠信,還要懂得借用反面例子來教導大學生違背誠信、不遵紀守法的行為將會受到社會道德的批判、甚至是法律嚴重的懲處。讓大學生明確樹立正確誠信觀的重要性,真正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質。

五、結束語

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極為重要。政府、高校及家長必須重視當前學生誠信缺失的問題,積極改變社會不誠實守信的不良風氣,逐步強化社會主義誠信價值體系的建立,切實完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制度的規約使整個社會做到誠實守信、自規自律。

作者:竇淑媛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參考文獻:

[1]陳曉梅.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誠信教育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5(29).

[2]由盈光.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2014.

[3]田小燕.市場經濟視角大學生誠信教育探析[J].才智,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