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消費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

時間:2022-11-03 05:35:34

導語:醫療保健消費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保健消費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情況及影響因素,為提高吉林省醫療保健消費水平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健產品相關政策提供借鑒。方法:采用隨機抽樣,以問卷的形式實地調查,通過SPSS22.0及Ex⁃cel2016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與結論: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行為主要與居民的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和收入有關。居民自身,生產、經營以及醫療保健服務等相關企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均應該加強自身的職責。

關鍵詞: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影響因素

醫療保健消費是為了滿足個人生理、心理的保健需要購買醫療、保健產品的行為和活動[1]。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療保健產品及醫療保健服務應用而生,居民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由此醫療保健消費水平也隨之上漲。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2018年,吉林省城鎮居民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從914.47元增長到2469.20元,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中的占比從9.40%增長到了11.02%。據國內外有關學者研究,醫療保健消費行為受居民的收入水平、人口年齡結構、文化水平、性別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為全面了解影響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的因素,本研究將結合前人的研究,通過對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產品消費能力進行詳細的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在找出影響居民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的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從而引導居民健康消費,為推動吉林省健康產業經濟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健產品相關政策提供借鑒。

1現狀調查

通過對吉林省城鎮居民進行簡單隨機抽樣,共抽取600位居民并對其進行問卷發放以及訪問,最終收回有效問卷578份。通過調查發現居民醫療保健消費行為主要具有以下特點:(1)醫療保健產品使用頻率高。在所有調查者中,15􀆰22%的調查對象表示,長期使用醫療保健產品;47.4%的城鎮居民表示,偶爾使用醫療保健產品,而其余37.37%的城鎮居民則表示基本不用醫療保健產品。(2)消費支出水平較高。在每月平均用于醫療保健消費的調查中,花費100~299元的城鎮居民最多,比例達35􀆰99%;其次是消費0~99元及以下的城鎮居民;而消費300及元以上的三項合計占比29.24%。(3)信息來源多元化。城鎮居民獲取醫療保健信息的途徑主要以網絡、親戚朋友和醫生、藥師推薦為主,人次分別為234人次、232人次和232人次;通過電視廣告和報紙雜志獲取信息的相對較少。(4)消費渠道多樣化。在購買醫療保健產品方面,40􀆰3%的城鎮居民是通過藥店;40.5%的城鎮居民是通過醫院;選擇在醫療保健產品專營店購買醫療保健產品的城鎮居民有38.6%;27.1%的城鎮居民選擇在超市、網絡以及其他方式購買的醫療保健產品。(5)產品功能需求多樣化。通過調查發現居民對各種功能的醫療保健產品均有需求,如:免疫調節、延緩衰老、改善記憶、抗疲勞、美容、各種疾病預防和輔助治療等,其中對免疫調節的需求最大,40.5%購買過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醫療保健產品。

2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結合吉林省自身狀況,利用Ex⁃cel2016、SPSS22.0進行數據的錄入,對變量進行進行χ2檢驗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的方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描述、分析。檢驗不同變量之間的相關性,以α=0.05為檢驗水準,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1)文化程度。Hayes等(2016)以澳大利亞居民為研究對象,分析后認為隨著國家經濟水平以及人們對教育質量要求的提高,政府會加強對教育的資金投入,這有利于提高國民綜合素質,同時也使得民眾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愿意花更多的錢投資在醫療保健上[2]。韓雪梅、王增福(2015)通過分析2011年的數據,運用回歸模型和方差分析等,得出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與受教育水平呈顯著正相關[3]。經檢驗,文化程度的高低對于吉林省城鎮居民是否消費保健產品上有顯著性差異(χ2=40.781,P=0.001<0.05),且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城鎮居民對醫療保健的偏好程度更高。由此,筆者認為,其原因有三,一較高文化水平的居民對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認知較高,所以他們更愿意并且能夠接受更多的新型健康理念,從而增加對自身健康方面的投資。二高學歷會給人們帶來更高的收入機會,所以更多高學歷的居民有能力去享受更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三隨著知識儲備的提高,居民對疾病的認知更加清晰,從而能夠正面的應對各種疾病,做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所以,文化程度的不同會影響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的支出。(2)健康狀況。通過分析得出,不同健康水平的吉林省城041鎮居民在對醫療保健產品的偏好程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χ2=67.701,P=0.0000<0.05)。且健康水平相對較差的城鎮居民對醫療保健的偏好程度更高。結論顯而易見,健康狀況對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呈現出有著顯著影響。健康狀況越差,人的身體免疫力就越低,患病概率也就越大,從而對健康的追求也隨之增加,所以,他們愿意支出更多的醫療保健費用。(3)收入情況。Reeves(2016)分析了美國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數據,發現收入對其有所影響,并得出彈性范圍介于0.2和0.8之間[4]。劉曉紅(2011)選取2002年至2009年我國農村居民各項消費數據,借助ELES方法進行研究得出,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收入彈性在0與1之間變動,從而得出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收入來達到提高醫療保健消費的目的[5]。據分析可得,收入與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χ2=32.669,P=0.008<0.05)。其原因可能為,一收入水平較高的居民,其醫療保健消費行為越明顯,在做到有病治病的同時,會將更多的收入用于保健消費,做到提前預防,這便會使得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因而收入越高的城鎮居民在健康方面投資越多。但很明顯,較前兩個因素,該因素影響程度相對較低,0.008>0.001>0.000。其可原因可能為低收入水平的居民由于消費理念、居住環境等因素,身體素質較差,更容易患病,對醫療保健也有很大的需求,也需要更多的支出,所以低收入和高收入均可能對醫療保健消費有一定的影響。

3政策建議

為促進吉林省醫療保健消費的相對支出,引導吉林省城鎮居民理性消費,同時為了提升吉林省城鎮居民的健康水平,切實徹落實我國提出的大健康戰略,筆者結合本次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居民個人應該增強對相關政策的關注意識并主動去了解學習有關知識。這樣居民不僅能夠提高防范醫療保健詐騙或過渡宣傳的能力,還能提升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了解程度以及保健意識。目前,大部分居民仍停留在有病才去治病的階段,認為自己身體沒有任何癥狀,體檢就是“花冤枉錢”。但其實定期體檢是非常必要的,定期體檢不僅可以使居民更全面的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還可以使居民早發現疾病并做到早期治療,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2)生產、經營以及醫療保健服務等相關企業要誠信宣傳。居民對國家醫療保健相關產品與服務的標準與信息不夠了解,造成居民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來源不對等,所以企業應該全面貫徹誠信的營銷理念。在生產產品過程中,應該在嚴格依照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制定更加嚴格的企業內控標準,從而更好地保證產品的質量,降低在生產過程中不合格的醫療保健產品的生產率。在產品銷售過程中,企業也應該嚴格的規范員工的銷售行為,必要時應該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嚴禁工作人員夸大產品效果,在廣告宣傳方面,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廣告管理法,做到不夸大、不暗示。(3)提高居民收入。盡管收入水平對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影響較小,但是仍具有顯著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的收入也隨之不斷提高,但是其增長率卻低于GDP的增長率。由此,應該繼續提高居民收入仍然非常重要。收入水平較高的城鎮居民,其醫療保健消費行為越明顯,在做到有病治病的同時,會將更多的收入用于保健消費,做到提前預防。(4)增強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近年來,居民物質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相應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有所欠缺,且部分居民還停留在有病才去醫院治療的階段,體檢、疾病防治等觀念還未得到全面的普及,為了進一步提高其幸福指數,需要使其徹底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從而提高精神生活。首先吉林省有關機構應該加強對吉林省城鎮居民的宣傳教育,普及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短期內使居民實現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從而提高吉林省城鎮居民的健康水平。其次,從長遠來看,我國應繼續普及高等教育,不斷提高我國居民的文化程度,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根本的轉變。(5)政府應該及時完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從而防止消費者跌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中。政府應該規范醫療保健市場,使得醫療保健市場做到盡可能的透明化、規范化。在應對不法商販方面,政府應該嚴厲政府應該嚴厲懲罰非法商販,將基層監管人員及時配備到位,從根本上截斷不法行為,不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對于市場來說,行業準入的低門檻和高利潤,會導致非專業為利潤而涌入市場的企業,所以相關醫療保健監督管理機構應該增強對醫療保健市場的把控,加強對網絡宣傳以及媒體廣告制作、審查和批準的力度。再者,醫療保健質量參差不齊,產品魚龍混雜,監管制度不完善,對違法行為調查不充分,虛假、違法宣傳的證據不易被發現,導致市場混亂加劇。在處理相關的醫療保健市場的問題,政府應該關注私人使用官方權力的現象,堅持“打擊腐敗,促進誠信”的原則,采取正確的選擇和就業取向,并禁止公職人員濫用職權的行為,凈化醫療保健市場,減少從中的損失,從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吉林省醫療保健支出。

參考文獻:

[1]秦美嬌.醫療消費的研究與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1998(08):27⁃28.

[2]Hayes,A.&A.Chevalier.Education:AssociationwithhealthcareexpenditureinAustralia[J].HealthPolicy,2016,24(8):152⁃184.

[3]韓雪梅,王增福.城市居民醫療保健消費的省際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2015,2.

[4]Reeves,A.&M.McKee.HealthcareExpenditureandE⁃conomicGrowthinDevelopedCountries[J].AdvancesinEco⁃nomicsandBusiness,2016,4(2):76⁃93.

[5]劉曉紅.基于ELES模型的我國農村居民食品消費需求實證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7):194⁃197.

作者:范嘉寧 姚露露 班娜 赫玉芳 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