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論文

時間:2022-04-28 10:01:17

導語: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論文

1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西部地區作為我國農業主產區之一,具有產量大、品種多、品質優等特征。隨著經濟的發展,農產品的跨區域流動逐步增強,與之相關的農產品物流需求日益增多,但該區域內較為薄弱的物流交通基礎建設施以及較為閉塞的物流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又對該地區農產品物流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經調研發現,目前該區域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現狀主要表現為:第一、農產品物流需求進一步增強。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以及各項惠農政策的逐步落實,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的農業GDP快速增長,各類型農貿市場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規模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各層次農交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活躍了當地農產品交易,為農產品物流創造了有效的社會需求。第二、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進一步增強,但仍較為落后。經過近幾年的長足發展,我國西部地區的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如各類型等級公路的延展里程增速明顯,各種農用交通工具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規格方面都獲得長足的發展,但物流交通基礎建設的發展速度遠低于農產品物流需求的承載力,也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發展速度。已成為影響和制約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瓶頸”之一。第三、農產品物流信息化水平有所提升,但仍較為滯后。信息化,作為農產品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其在農產品物流由傳統邁向現代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西部地區與農產品物流相關的信息化硬軟件建設雖然已經獲得長足的發展,但由于其底子薄、基礎弱,到目前為止,較為落后的農產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仍然是影響和制約該區域農產品物流快速發展的“短板”之一,且這種“短板”效應有著日漸增強的趨勢。第四、農產品物流標準化水平低下。標準化,既是農產品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方向之一。調研發現,我國西部地區的農產品雖然有著數量大、品種多等優勢,但由于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低,嚴重影響了當地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通暢性,以及分揀、倉儲的難度。

2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對策建議

結合我國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對西部農產品物流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為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有效發展,本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第一、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由于農產品自身具有較強的地域性限制,與之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運輸工具、交易市場)水平,將對我國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基礎性支撐。第二、提升農產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所在,通過建立各級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平臺,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物流資源的有效整合。如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農產品原產地與各個分銷地進行有效對接,進而形成高效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第三、推動農產品物流的標準化進程。由于該地區農產品物產豐富,這既為該地區農產品物流提供了獨特的資源優勢,也為多樣化的分揀、運輸、倉儲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因此,要積極推行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規格化、標識規范化、產品品牌化。通過對國際或國家農產品物流標準的引用與推行,增強我國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標準化水平。第四、完善農產品物流服務保障體制。進一步增強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支持及應法律法規對該區域農產品物流的支持力度。同時也要發揮好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推動行業規范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做好調查研究、技術推廣、信息統計、咨詢服務、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點工作。第五、增強農產品物流專業人才建設。加快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發展多層次教育體系和在職人員培訓體系。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政府、物流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強化職業技能教育,積極開展職業培訓,提高物流從業人員實際操作能力。

3結語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發展規劃的逐步推進和實施,我國西部地區的農產品物流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資源,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指引下將西部農產品物流做大做強,將對西部乃至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陳艷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