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焦慮原因及對策
時間:2022-04-24 11:12:53
導語:大學生創業焦慮原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雙創”已經成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高校轉型發展,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必由之路。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持續擴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為“雙創”發展帶來良好契機,大學生創業日益受到各方重視,發展迅速。但也存在著創業焦慮,內涵認識不清,對創業焦慮的形成原因及危害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等諸多問題。基于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創業焦慮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創業焦慮;創業理念;原因;對策
一、創業焦慮的內涵
景瑞認為:焦慮情緒是人們在面對一般化威脅情境的自然反應,感覺到有不利的事情要發生又不能確定。適度焦慮有利于在創業中保持警覺,但過度焦慮會影響事業發展,應予避免。王三強,許琳玲通過調查分析得出結論:某高校大三大四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焦慮、抑郁檢測率達80%左右,缺少內外部支持是主要原因,這種局面亟待改善。
二、對創業焦慮的再認識
通過總結發現,創業焦慮是由于對創業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素質和能力的認知偏差或不足所造成的,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失敗(包括自認為的難題或失敗)而產生的,表現在行為、生理、心理的負面復合不良情緒。
三、創業焦慮產生的原因
(一)認知方面。對創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素質和能力的認知偏差或不足,如認為創業就是創辦企業,而自己對創辦企業的相關知識缺乏系統了解,缺乏正確認識,創業起點過高,在心理上產生對創業的畏懼,進而產生焦慮。缺乏對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堅持力、意志力的認知,遇到困難驚慌失措,易產生無助感和挫敗感。(二)對創業失敗的恐懼。幾乎所有的創業成功者都經歷過失敗,這種現象本身是創業過程中的正常情況和必然發生的事情,也是創業者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創業能力,逐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對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失敗是難以忍受的,這也同傳統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傳統教育理念要求大學生做任何事情都是只能成功,不許失敗,而創業者不經過失敗就不可能成長,也不會有大的成功。在面對失敗時,大學生創業者大多表現出對失敗的極度恐懼,產生焦慮心理,當然,少數具備不怕失敗天賦的大學生除外。也就是說,對創業者來說,失敗就是學習的過程,這和傳統的學習過程是不一樣的。(三)意志力方面。在創業過程中,意志力不堅定,導致焦慮程度越來越強,最終由于“壓死駱駝的最后一顆稻草”導致創業失敗甚至精神崩潰。如媒體報道,2017年9月6日,WePhone的創始人兼開發者蘇享茂自殺離世,表面上是因為剛剛結婚一個月的妻子就提出離婚并索要1000萬,實際上他已經經過了幾輪的融資,但仍然在“最后一顆稻草”的壓力下崩潰了。還有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2016年因病去世,據知情者反映,是創業過程中心理問題導致其身體出現問題,持續4年為融資和投資焦慮最終導致他身心出現問題,倒在創業成功的黎明前。(四)缺乏家庭支持。大學生家庭教育方式對其個人特性、創業知識與能力、焦慮程度均有較大影響。家庭經濟狀況對其創業基礎有一定影響,不同家庭期望對創業焦慮有較大影響。家庭中或朋友中是否有創業成功者或擁有公司都會對大學生創業態度,面臨困難的焦慮情況都有明顯影響。由于中國傳統觀念,大多數家庭傾向于讓孩子尋找穩定工作,對創業往往表現出不支持的態度,基于傳統觀點,大學生自身對創業也表現為不能就業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出現創業焦慮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五)創業人格的差異。康荔的實證研究表明,總體上,中國創業者比非創業者具有冒險精神、外向、好強、樂群外向,樂于創造和較高的興奮度,而美國創業者更加堅持與獨立。大學生創業者和潛在大學生創業者比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創業者樂群性低,大學生創業動機大多受高級需求驅動,女性比男性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但缺乏對他人的信任,創業更多是出于興趣而非成就自我,家庭原因也是其產生創業顧慮的原因。上述情況在創業過程中都可能會造成不同的創業焦慮。
四、對策
(一)明確創業的基本概念,掌握創業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大學生創業者要想最終取得創業成功并有效克服創業焦慮,首先必須明確創業者必須掌握的創業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如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能力、創業知識和創業精神等。創業意識即創業動機,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是創業的原初精神動力,大學生創業者應根據社會發展和自身愿望確定自身的創業動機,這樣才能給自己的創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為不斷克服創業障礙和創業焦慮奠定精神基礎。(二)正確對待創業失敗,轉化創業焦慮,提高抗打擊能力。轉變學習觀念,把創業障礙和創業失敗看成是學習成長的大好機會,創業是大學生創業者自身探索,求得創業真經,獲得創業本領的重要過程,如果懼怕失敗,就永遠不可能提高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思維和創業能力,也不能真正克服創業焦慮,提高抗打擊能力。所以要樹立失敗是學習的必經過程,是進步提高的必然階梯這樣全新的教育學習理念,這一理念也是對傳統教育思想的顛覆和重新修正,也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創業創新理念。(三)在實踐中鍛煉創新能力,逐步樹立創業信心,降低創業焦慮。大學生創業者在校內的專業學習,在專業領域已經具備一定的發現創新技術、創新機會的能力,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引導大學生在專業領域進行創新創業,通過實踐積累,鍛煉創新能力,尤其是發現技術的商業潛力的能力及將其轉化為商業化產品的能力,隨著創新能力的提高,不斷向其他非專業領域拓展創新能力。通過穩步實踐,逐步樹立創業信心,有效降低創業焦慮。
參考文獻:
[1]景瑞.如何消除創業焦慮[J].勞動保障世界,2015(34):25.
[2]王三強,許琳玲.自主創業意向大學生抑郁焦慮情緒調查[J].閩江學院學報,2012(4):98-102.
作者:于立新 單位:白城師范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學科群建設模式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