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1 11:27:00
導語: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治理國家是復雜艱巨的任務,關鍵在于執政黨自身能力的建設。執政黨建設是一個趨于完善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必然涉及前人的、老生常談的、普遍一般的道理,更加依賴于自身不斷獲得的對自身、對世界的新認識,最終達到自強、富足、智慧、博大的至高境界。
關鍵詞:轉型期;執政為民;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
目前,我國處于改革攻堅和經濟接軌階段,我們的執政黨處在意氣風發、并不斷自我否定、反省、日趨成熟的時期。本文力圖對我國執政能力建設嘗試初步探討。
一、加強執政黨能力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認真總結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經驗,深入分析研究黨執政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我們黨作為執政黨,要在復雜環境中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問題,增強黨的執政基礎,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目標,就必須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執政為民水平。
首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正確應對挑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經濟全球化要求我黨應對經濟上的挑戰,而且必須具備抵抗政治、文化、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反侵略能力,真正起到典范、領袖作用。
其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妥善處理利益格局調整中宏觀微觀各方面利益關系、增強黨的執政基礎、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始終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執政為民、增強人民對黨的向心力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最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增強全黨拒腐防變能力、堅持立黨為公、保持黨的先進性、使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的迫切需要。我們黨必須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高度嚴肅地對待權利運用和權利監督問題,認清所處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和執政為民。
二、當前形式下執政黨須具備的能力
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這表明我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提高我黨駕馭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等五個方面的能力的工作可融入到以下層面。
(一)遵循明治原則、時刻明確任務、采取明智方法,實現民治、法治、理治,樹立開明仁德威嚴的“大家長”風范
依照明治原則。“明”是透明,“治”是治理。執政黨的職責、工作做到黨自身和群眾都清楚,黨的職能范圍、工作程序、效率成果等等各個環節透明,做到黨內監督、黨外監督、民眾監督都落到實處,不給形式主義留空子。
時刻明確任務,是要執政黨頭腦清晰,時刻清楚自己是什么,該做什么,該怎樣做,該做到怎樣為止,避免走彎路,走錯路。
采取明智方法,既要靈巧機動,又要實心實意、實打實干。“虛浮”這個物質文明的衍生品必須剔除,不可任其蒙蔽眼睛、恣意生長,須知任何虛的都不長久,任何浮的都站立不住,克服投機取巧,克服所謂浮夸捷徑。
民治,即“民”的治理。要做到使人民群眾樹立其堅定的信仰、勤奮淳樸的民風、文明優秀的道德素質。
法治,即依法治國。“法”不是苛刻的嚴刑律條,而是以人為本、合情合理,符合公眾、社會道德常情要求的隨時代變遷而不斷修補完善的通過約束少數來為大眾服務的有效的強制工具。
理治,即以理治國。“理”不是簡單的道理,它要黨對社會運行、歷史發展的法理、規律有清晰的認識、準確的把握,能實事求是地制定、實施政策、方針、路線,以合理的定位、科學的手段、得力的做法達到民信、民服、民主,實現全民積極參與、全民治國為國。
(二)富國、富民、強兵,對外樹立開拓、強大、和平的“大智慧”風范
“富國”即使國家富裕。經濟實力的穩定發展、科技創新的層出不窮、資源環境的合理優化、外交往來的獨立平等等等。
“富民”即使人民富裕。“兩個文明”一起抓,實現人民群眾物質富裕,滿足人民精神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質。
“強兵”即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不僅要擁有不斷進步的現代武器和領先技術,而且要加大尖端人才投入。中國壯大軍事力量,出發點是保衛國家和人民安全、勇于肩負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使命,不搞“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危害其他國家利益的“假和平”。
(三)海納百川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始終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把我們黨放在世界政黨的參照系里加以比較和審視,借鑒國外其他政黨執政和治國理政的有益做法,可以使我黨更全面地認識自身,在對比中看到優長,彌補不足,大大有利于提高我們黨的執政能力。
三、當前黨建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黨風黨紀面臨的挑戰
當前,黨內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基層黨組織上。制度建設滯后于形勢發展的問題再度擺到面前,一些問題的消極后果不可低估,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會繼續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動搖我黨執政根基。
(二)全面改革中面臨的困難
我黨精確地把握住了社會轉型這個大局,當前大刀闊斧的改革固然對黨的能力提供一個很好的全面實踐和強化的機會,但機會多,挑戰也多。
1、經濟建設的負面效應。主要是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國企現狀不樂觀,國企民企創新能力不強,進出口貿易壁壘有待打破,環境污染嚴重,一些城市虛假繁榮等問題。看似簡單老生常談的問題,卻是難以根除的頑疾,經濟建設是強國之本,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首抓的問題。怎樣搞好經濟建設,怎樣協調經濟建設與其他工作的關系是對當前執政黨能力建設的最嚴峻考驗。
2、農業改革中的問題。我國地大物博,農村更是資源豐富,農業是國家的基礎,農民才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最強的革命力量、最樸實忠誠的信念,黨的工作是否有成效首先得看農民們的生活狀況是否好轉。當前黨把農村建設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見證了我黨的日趨成熟,體現出我黨執政為民的堅定決心和實干魄力。首先,中央特別強調農村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建設。農改中,農村現代化有了很大發展,農民獲得許多切實利益,但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建設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交通不便、教育落后、娛樂設施缺乏、信息不暢等等大大阻礙了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視野。其次,怎樣完善農村監督機制也是重中之重。調動農民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不僅對黨的工作起到有效督促作用,而且能增多黨群溝通、加快農改步伐。再次,貧富差距拉大,農村勞動力、土地流失嚴重的局面必須扭轉。我國人口多,國情復雜,農產品經濟收益相對微薄。那些在家沒有致富機會和技能的農民,加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導致勞動力剩余,他們寧愿涌進城市打工掙錢。這樣,土地流失隨之而來,環境問題也接踵而至。另外,城市擴建、企業用地、住房建設、濫伐林木等也是造成土地流失的一個方面。最后,農民文化素質有待提高、受教育程度有待加深、科學種田意識的深入不容忽視。經濟水平的限制、客觀條件的缺乏等等致使很大一部分農民沒有受到足夠的教育,自給自足的小農意識使部分農民滿足于溫飽或小康現狀,科學種田意識還沒有完全深入人心。
3、政治體制改革中的負面效應。建國以來,通過經濟改革我們在很短時間內告別了溫飽階段大步邁向小康年代,成就卓著,政治體制改革卻相對滯后緩慢,而國家在這方面所做種種努力都是步履維艱。我國目前的體制改革正處于全面、深入、攻堅階段,作為領導者群體里新鮮血液、改革中革命因素的新任領導干部如何做好具體工作來樹立領導在群眾中的新形象、怎樣將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會是一定時期內的嚴峻考驗。
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具體做法
我黨應按執政能力建設的總目標加強自身建設。黨的建設總目標是黨的性質的反映,規定著黨的建設的前進方向。黨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做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了執政能力建設的總目標:“使黨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黨建中思想建設是基礎,法制建設是保證,體制構建是關鍵。
不斷提高黨的思想認識水平。必須在思想建設上做好以下方面:加強道德品質修養以防微杜漸;必須加強黨員干部的道德品質修養,自覺純潔社交圈和生活圈;增強公仆意識和宗旨意識,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永保我黨生命力和先進性。
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治國是國家機器正常、穩定運行的必要保證。目前我國法制體系很多方面存在紕漏,時代迅速發展等客觀條件的一系列變化都要求有法律的步伐及時跟進,而達到逐步的補充和完善。
精簡干部隊伍、強化檢查監督體系。必須改革我國行政部門用人制度中存在的弊端,突出解決當前行政效率偏低、成本過高等問題,實現公平與效率并重,使全社會進入一個經濟、政治、社會和諧相處的良性運行階段。
總之,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人民,脫離群眾的最大危險來自腐敗,反腐倡廉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從源頭根治腐敗,使我黨執政能力全面提升,社會主義發展前途才大有希望,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宗洪.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研究[M].上海三聯書店,2004.
2、陳士杰,陳策,嚴鴻華等.黨建新探——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探索與實踐[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3、邵正平.基層黨務實用手冊——黨務通[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4、吳養民.防線[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5、劉宗洪.按執政能力建設的總目標加強執政黨建設[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5(1).
6、李宏民.當前職務犯罪呈現十大特點[N].檢察日報,2007-03-28.
7、鄭楚光:降低行政成本加強執政黨能力建設[EB/OL]./zhuanti2005/txt/2005-03/14/content_5811109.htm,2003-03-14.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的特征分析論文
- 下一篇:城市社區黨建理論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