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開展工業旅游對旅游業的促進發展論文
時間:2022-12-12 02:31:00
導語:剖析開展工業旅游對旅游業的促進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工業旅游是近年來中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對于進一步拓展旅游業的發展領域,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工業旅游的基本特點和意義,剖析了我國工業旅游多層次與區域性發展的現狀,針對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我國工業旅游的對策。
[關鍵詞]工業旅游;多層次;區域性
一、工業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近年來,一種比較新穎的旅游形式——工業旅游在國內悄然興起,并且逐步成為一個新的開發熱點。工業旅游是指以現有工廠、企業、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業場所作為旅游客體的一種專項旅游。它以工業企業的建筑環境、設備設施、生產或工藝流程、企業文化與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等工業相關因素為主要吸引物,以增長知識、開拓眼界、擴大閱歷為主要目的,融觀賞、考察、學習、參與、購物于一體的旅游形式。工業旅游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廣告,參與工業旅游的顧客將成為企業品牌的義務宣傳員和免費代言人。工業旅游的開展和推進,對進一步拓展旅游業發展的領域、完善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盤活企業無形資產都具有現實意義。工業旅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豐富的知識性
工業旅游的游覽對象是企業的廠區、生產線、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和產品,而這些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如先進的設備是科學技術的結晶,獨特的工藝蘊藏著豐富的科學知識,秩序井然的生產線是現代管理技術的合理運用,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優美的環境是企業文化的充分表現。工業旅游區別于其他旅游項目的最大特點就是知識性強、科技含量高。
(二)強烈的依托性
旅游資源的不可轉移性決定了旅游消費只能在旅游目的地進行。工業旅游除像其他旅游項目一樣需要依賴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外,更需依附于工業企業及其周邊環境作為其旅游吸引物。如工業企業科技含量的高低、生產設施的先進程度、生產流程的復雜程度和企業自然人文環境等決定了工業旅游的觀賞性和吸引力;工業旅游的活動形式取決于工業生產的要求。
(三)多重的效益性
工業旅游的開展使工業企業、旅游業、游客和地方經濟多方受益,形成多贏的局面。對工業企業來說,不僅得到參觀費、直銷產品利潤等收入,而且宣傳了企業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工業旅游也具有社會效益。對游客來說,工業旅游滿足了游客觀光、采購、求知等多方面的需求。對地方經濟來說,工業旅游為各地產業結構調整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四)受到工業發展和旅游發展的雙重制約
只有當工業與旅游業發展較成熟時,工業旅游才會應運而生。工業是發展工業旅游的基礎,旅游業發展得再成熟,沒有工業做支撐,工業旅游也無從搞起。旅游業是發展工業旅游的必要條件,工業的高度發達也并不意味著工業旅游就一定興旺。
二、我國工業旅游的區域分布狀況
近年來,開展工業旅游的區域輻射全國,且地域分布呈現出既廣泛又相對集中的特點。我國工業旅游景點分布具有廣泛性,除了海南、青海、西藏三省為空白外,其他區域均有涉及,地域分布廣泛且相對集中,如僅浙江一省就占11個,所占比例近10%。將各省區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為熱點開發省區,包括浙江、河南、遼寧、吉林、安徽、廣東、山東、河北、山西等9省;第二層次為一般開發省區,包括黑龍江、江蘇、福建、甘肅、四川、北京、廣西、湖南、內蒙古、新疆、云南、重慶等12省市;第三層次為冷點開發地區,包括貴州、湖北、江西、寧夏、上海、天津、陜西等7省市。其中9個熱點開發省區擁有工業旅游景點35個,占51.4%;12個一般開發省區有景點25個,占36.7%;7個冷點開發省區僅擁有8個,占11.7%。
工業旅游示范點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反映了各地區工業旅游發展程度上的明顯差異。總的來看,傳統老工業基地、重工業基地、現代工業基礎好、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其工業旅游發展比較迅速,發展程度也相對較好,如遼寧、吉林、山東、浙江、廣東、北京等地。中東部地區明顯好于西部地區,如山東工業旅游的發展不僅打破了工業旅游項目集中在大城市的常規,還涌現出不少諸如青啤、海爾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工業旅游品牌;在北京和上海,工業旅游與都市旅游相映生輝;在東北,工業旅游已成為實現老工業基地發展、轉型的新亮點;在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江浙地區,工業旅游已成為眾多民營企業在規劃建設中的重要選項。而在現代工業基礎薄弱的西部地區,工業旅游發展就相對滯后。
三、我國工業旅游的多層次特點
(一)參與工業旅游的企業類型呈多層次分布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經營工業旅游的103家企業進行分析,得出企業種類涉及23個行業(表1),開展工業旅游項目的企業以我國500強企業、本行業龍頭企業或在行業內部知名度高的企業為主,且呈多層次分布態勢。
我國開展工業旅游的企業種類較多,而且經營工業旅游項目的企業種類又集中在飲料制造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醫藥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力加工業這6個方面。這幾類企業一般都擁有現代化的生產線或美麗的廠區環境;從游客角度出發,一般在工業旅游產品中,消費者對于和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以及平時根本接觸不到的產品或領域有強烈的興趣。
目前,我國工業旅游的發展多依托現代化工業、高科技產業、傳統老工業基地或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如首鋼、大慶油田、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青島海爾、上海通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旅游示范點。而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輕工企業、傳統手工業企業在開展工業旅游項目方面則相對薄弱。我國應突破工業旅游資源認識的局限性,加大開發力度,擴大產品種類,打破目前工業旅游被現代工業、高科技產業壟斷的局面。
(二)我國工業旅游的三個層次開發模式
從工業旅游產品角度,將其開發模式分為特定產品開發模式、綜合性景區模式、綜合旅游模式三種。
特定產品開發模式是指以展示特定生產工藝為主的工業旅游模式,當前我國的大多數工業旅游都是這樣一種開發模式。如沈陽航空博物館以飛機工業產品及生產過程為主題;鞍鋼以鋼鐵工業產品及生產工藝、場景為主題;青島啤酒公司以啤酒生產流程、工藝為主題等。
綜合性景區模式指將工業旅游景區建造成集吃、住、娛、游、購于一體的多功能的景區。如青島港組建了由21人組成的規范的旅行社;海爾集團擁有自己的國際旅行社,工作人員近100人;長虹集團組建了“長虹之旅”的接待機構,負責游客的吃、住、行、游、娛、購方面的安排。
綜合旅游模式指將工業旅游與企業附近的自然、人文旅游景點進行綜合開發。如四川瀘州老窖集團就是一個例子,它以其現代化的釀酒工藝流程、優雅清新的廠區環境和幾百年歷史的“天下第一窖”所蘊含的濃郁文化氣息吸引著大批游客。
(三)我國工業旅游的產品類型和營銷方式呈多元化
由于工業旅游資源的獨特性,以其為主要吸引物的工業旅游產品也必然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產品。工業旅游產品的特征有以下幾個:以工業產品為主題;工業產品生產與旅游產品生產同步進行;科普教育功能的地位突出;相對穩定而又有明確的市場。
有的專家提出了六大定位:自然景觀型定位、藝術型定位、民族文化型定位、歷史型定位、企業成長型定位、地區型定位。吳相利學者通過系統的對比分析和抽象化研究,提出我國工業旅游產品開發的10種模式(表2)。另外,在景點宣傳促銷方面,不同商家也采用多元化的營銷方式。如:電視廣告宣傳,媒體營銷、節慶活動、媒體廣告促銷等。
四、我國工業旅游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工業旅游發展區域分布結構不夠合理
我國工業旅游發展區域分布既廣泛又相對集中。中東部地區明顯好于西部地區;在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江浙地區,工業旅游已成為眾多民營企業首選的規劃建設項目;而在現代工業基礎薄弱的西部地區,工業旅游發展就相對滯后;部分省份仍為空白。
(二)工業旅游產品單一,產品內容及結構設施有待加強
多數企業旅游產品單一,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優勢及游客興趣愛好的差異推出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工業旅游的快速發展要求徹底消除企業對旅游資源的障礙,應積極將工業旅游資源推向市場。目前工業旅游項目多數以簡單的觀光為主,個別企業甚至把由于游客參與帶來的成本視為一種負擔;許多工業旅游的配套基礎設施也不足。
(三)片面注重社會效益,對未來經濟發展潛力認識不夠
目前開展工業旅游的很多大中型工業的主導產品年產值和利潤均達到較高水平,而旅游接待收入在其中僅占很小的比例,他們發展工業旅游主要著眼于宣傳企業形象,擴大社會影響,對于因此帶來的收入和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四)發展思路缺少規劃指導
工業企業開展工業旅游的動機主要在兩方面:減輕接待壓力,增加經濟收入;宣傳企業形象、企業文化,提高知名度。但部分工業企業對如何挖掘現有資源潛力,尋找自身優勢的認識分析不夠,對把工業旅游辦成什么樣、形成多大規模等問題缺少研究,對通過發展旅游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公務員之家
五、發展我國工業旅游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工業旅游的特點和各地開展工業旅游中存在的問題,工業旅游的開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結合區域特點,加強區域合作,發展我國工業旅游
1.大力加強地區與地區之間,企業與政府、旅行社之間的合作
工業旅游不僅能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而且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各地政府應充分認識工業旅游的重要意義,引導企業提高發展工業旅游和創建工業旅游示范點的積極性、主動性,幫助樹立企業和產品的良好形象,促進企業社會效益的提高;還可以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形式。要想更好地開展工業旅游,工業企業還要與旅行社緊密合作,因為旅行社在線路的開發、宣傳與市場的推廣、客源的組織等方面可以發揮優勢;而企業則可以在提供旅游吸引物、商品、紀念品,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優化、美化環境等方面施展自己的所長。
2.加強企業間聯合,打造工業旅游的城市品牌,實現工業旅游的聯動效應
要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工業旅游共同發展,加強各地企業間聯合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應該看到,僅僅依靠個別企業的單打獨斗是不可能實現工業旅游持續快速發展的。事實上,由于工業旅游資源本身的壟斷性和地域性,城市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加強企業間聯合,有組織有步驟地整合工業旅游資源,高效利用工業旅游的客流資源,形成城市工業旅游的聯動效應,并在借助城市文化的共通性的基礎上,精心打造工業旅游的城市品牌,形成城市旅游經濟中的特色旅游項目。如四川推出了長虹公司、五糧液集團、劍南春集團等景點;青島在1999年就推出了10個工業旅游項目(如海爾工業游、青啤“瓊漿玉液青啤歡迎您”等等);上海把工業旅游作為都市旅游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制定了10條現代工業旅游路線,寶鋼、江南造船、大眾汽車、上海石化等一批大都在其中;北京推出了首鋼、景泰藍廠、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等一批景點;廣州市開辟了“廣州工業名企一日游”線路,其中包括珠江鋼鐵公司、廣州本田汽車、珠江鋼琴、珠江啤酒集團、廣州日報印務中心等著名企業。
(二)把握好我國工業旅游的多層次特點,促進其健康全面發展
1.選擇好不同層次工業旅游企業的發展對象
工業旅游是以工業企業作為參觀游覽對象,選擇具有特色資源和一定知名品牌的企業發展工業旅游顯得尤為重要。選擇開發工業旅游的企業須具備以下因素:第一,資源的獨特性。如果工業旅游資源具有獨特性,開發為旅游產品后將有更強的競爭力。第二,品牌知名度。名牌企業開發工業旅游的優勢十分明顯。第三,吸引力程度。產品對旅游者的吸引力程度與消費者對其熟悉程度密切相關。第四,區位條件。交通的便利,對于所有旅游產品的開發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努力使旅游產品多樣化
產品的豐富性是工業旅游產品開發的重要環節,可采取以下措施豐富旅游產品結構。首先,活動安排注意參與性。如在德國斯圖加特奔馳汽車公司,游客可以參觀公司的總裝線,可以穿上工作服擰幾顆絲釘,到工人食堂吃午飯,體驗奔馳人的生活。其次,增設文化、娛樂設施。工業旅游固然以企業的生產景觀為主,但是,在企業內增設相關的文化、娛樂設施,將使整個環境更具吸引力。
3.挖掘不同層次企業的自身資源,開發特色產品
我國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民族特色工業和手工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依托這類資源開發的工業旅游產品往往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并且蘊含成長為具有世界文化意義的特色旅游項目的潛力,如景德鎮陶瓷、貴州釀酒等便是這類工業旅游資源開發的優秀代表。我國的工業遺產也有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如近代民族工業遺產、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重工業建設成就等等都是開發工業旅游的獨特資源。
(三)規范服務管理,加強營銷宣傳,實行可持續發展策略
工業旅游在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旅游服務還有待進一步規范和提高。開展工業旅游的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旅游局《工業旅游發展指導規范》標準,逐項對照檢查,進一步提高旅游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質量。建立完整的旅游管理機構,完善游客接待服務中心,體現人本主義,處處為游客著想,提供人性化、親情化、個性化、細微化服務。
工業旅游的開發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思想,達到追求近期效益與長遠目標的平衡。首先,要綜合分析工業旅游資源,制定整體發展規劃,對眾多工業企業進行循序漸進式開發。其次,將工業旅游開發為功能性旅游產品。工業旅游較強的知識性和教育性是其他許多旅游產品難以替代的,可以考慮將工業旅游開發為教育性功能產品。選擇合適的工業企業開辟為各類學生的科普教育基地或實習基地,幫助保持穩定的客源,促進工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芳.我國工業旅游發展探析[J].人文地理,2004,(19).
[2]何振波.工業旅游開發初探[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01,(1).
[3]孫萬真.工業旅游開發模式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2008,(5).
[4]馮春萍.我國工業區持續發展的成功經驗[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3,(2).
[5]馮穎,李悅錚.遼寧省工業旅游發展初探[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7,(4).
[6]彭新沙.試論中國工業旅游的發展現狀和推動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2005,(1).
- 上一篇:農產品安全的現狀及策略分析論文
- 下一篇:新國際競爭下外貿商務運作基礎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