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政策金融調控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10-20 05:07:00
導語:用政策金融調控企業文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化,通常是指文治和教化,現在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特指社會意識形態;中國文化,是以追求完美與和諧為特征,強調人本與和諧的思想觀念;中國企業文化,是在中國民族文化的影響下,以和諧進步為背景,根據企業的實際運作需求,經過嚴格提煉所形成的,為該企業全體成員共同尊奉的信念,工作中的行為規范和實現企業目標的準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企業文化是,至誠服務,有效發展,以人為本,構建和諧。
其核心理念是服務社會經濟的發展要至真至誠,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的效益和發展,要充分地發揮全行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共同營造金融企業以及全社會的和諧局面。在當前,如何用先進的思想文化來鼓舞人,用現代的道德觀念來教育人,用嚴謹的行為規范來約束人呢?要加強政策金融企業的文化建設,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增強道德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行為管理策略。企業道德屬于一種意識形態,是企業及其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靠道德的力量建立起來的以個人理想、信念為核心的自我約束機制。以此來規范員工的行為,調節企業員工之間、部門之間以及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要在金融企業建立相應的道德操守,就要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來提高全體金融員工的思想認識水平和道德覺悟水平,使員工從內心深處樹立起努力為金融企業作貢獻的現代道德觀念,并自覺地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金融企業道德操守的要求。市場經濟是一種以促進社會道德進步和人的道德完善為目的的經濟體制。在實踐中出現的道德滑坡現象,只是社會變革時期所產生的陣痛。大力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礎是“八榮八恥”,只有不斷地增強企業員工的道德觀念,才能使中華民族的道德建設呈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道德是以人為載體而推行的一種意識形態領域里的思想規范,行為管理也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方式。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本質要求。人是社會經濟活動中最重要、最寶貴的第一資源。金融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人。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用金融創業精神鼓舞人,用現代道德觀念凝聚人,用先進管理機制激勵人,用優良經營環境培育人,從而不斷提升員工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行為能力,提高員工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度,提高金融職工為國有金融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使命感以及在規范自身行為方面的自律能力。
2、強化道德意識,提倡“與人為善”的團隊協作精神。加強企業道德建設是創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金融企業自身建設的主要任務。因此,要明確企業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途徑和方法等,以此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國有金融企業道德建設的基礎是道德教育,從事金融工作的員工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金融企業經營活動要求的道德手段的同時,還需要金融企業的勞動紀律的配合,使道德觀念得到強制性實現。同時,也需要以企業文化為依托提升社會主義金融道德建設的品位。
政策金融企業要把“至誠服務、有效發展、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作為道德建設和行為規范的核心理念。在員工中大力倡導,在工作中認真踐行。
所謂“至誠服務”,是指金融業要把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作為金融行業的基本要求,作為金融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作為金融員工行為管理的基本點。要力求做到誠信、誠心和誠懇。在業務經營中最重要的是要講誠信,對客戶的承諾要千方百計地兌現,要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對客戶的合理需求要誠心誠意地想方設法去研究解決,真正把客戶奉為“上帝”,而不能想著法子應付客戶、怠慢客戶、或者忽悠客戶;對客戶要誠懇,不要居高臨下,虛情假意。對待客戶的觀念、態度和服務要“至誠”,即使達不到極至的境界,也要盡可能地達到服務的最高標準。金融企業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就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加快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就要加強行為規范管理,竭盡全力地為客戶提供產品安全、服務優質、業務高效、辦事便捷的金融服務。
所謂“有效發展”,是指金融企業要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既定目標。有效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的發展;必須是把社會效益和自身效益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發展;必須是在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之上的發展;必須是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發展;必須是人與自然,金融與經濟相協調的發展。
所謂“以人為本”,是指金融企業在客戶服務中也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客戶也是由人組成的。如果失去了“以人為本”這個最基本的理念,既很難實現自身經營管理的目標,也很難維護和壯大客戶隊伍,當然也就更談不上具有核心競爭力了。我們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要打造現代銀行,要樹立起金融企業的良好形象,就必須樹立“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的以人為本理念,充分發揮先進企業文化和現代道德觀念在金融和經濟工作中對金融群體的凝聚作用,對金融發展的導向作用,對金融員工的激勵作用和對后進職工的轉化作用。
所謂“構建和諧”,是指金融企業要以和諧為目標建立新的道德理念。創建企業和諧,是金融企業建設和發展的客觀要求,創建和諧社會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把國有銀行辦成和諧銀行,既是金融員工的共同愿望,也是金融改革和發展的既定目標。要用改革發展促進和諧建設,用共建和諧來保障改革發展的順利進行。構建和諧,既要強調金融行業內部的和諧,也要著力營造金融行業與外部環境的和諧。在內部,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行業風氣端正,企業氣和人順,員工心齊勁足,經營業績優異的良好局面;在外部,則要進一步加強與客戶及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理解和協調,加強客戶營銷,維護客戶利益,服務客戶經營。用嚴于律己的態度去規范自身的行為,用與人為善的經營理念去拓展客戶,用相互協作的精神去發展金融事業。公務員之家
要增強金融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團隊精神,一方面,領導要關心職工,各級領導要時刻把職工的困難和冷曖掛在心頭,了解他們的處境,傾聽他們的呼聲,關心他們的生活,體會他們的心情。誠心誠意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要在職工中倡導團結友愛的道德風尚,倡導相互幫助的良好風氣,倡導協作共事的友好精神,使廣大員工真切感受到銀行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從而增強全體員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另一方面,要顛倒“金字塔”。在金融企業,歷來是上層機構臃腫,下層手忙腳亂;上層機構里人才濟濟,基層單位則人才饋乏;基層為上層服務多,上層為基層解難少。要將這些不合理的現象顛倒過來,就要下決心精簡上層機構,盡可能地充實第一線的力量;就要改變機關各自為政,互不交流,幾個處室向下級行索要同一數據,幾個領導從不同的角度指定下級單位報告同一業務的資料等問題。發揮金融企業的團隊協作精神,首先要從機關做起,要從機關領導與領導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科員與科員之間的協作做起,要從規范上層機關的道德操守和操作行為做起。上面有了榜樣,下面就能效仿。上級如果能及時給下級提供思想教育、業務培訓、技能指導、政策引導等方面的服務,則下級就有望在思想上與上層保持一致,在業務上不斷提高,在技能上經常提升,在政策上不偏不倚。與人為善,是人的本能,可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又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發揮金融企業的團隊精神,必須上下齊心協力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3、提高道德水準,挖掘“人定勝天”的個人行為潛力。市場經濟是強勢經濟,同時也是法制經濟,更是道德經濟。在經濟體制轉型,道德出現某些失范的情況下,必須加強道德建設,構建同和諧社會相適應的道德規范,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充分挖掘職工的個人行為潛力,一是對拔尖人才要恩威并濟。對金融企業的業務技術骨干,一方面要委以重任,給予他們業務技術職務方面晉升的機會,并給予相應的報酬和待遇;另一方面,對他們也要嚴格要求,對其不規范的操作和不檢點的行為要及時指出并加以糾正,不能姑息遷就,更不能縱容其成為特殊“公民”。要讓他們既能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能自覺自愿地為國有金融事業的發展釋放自己的能量;又感到有必要珍惜自己的這一份事業,能自覺遵守企業的行為規范。“恩”是留住人才的策略;“威”也是留住人才的手段。只有恰到好處地施行恩與威,才能為各類人才提供廣闊的天地;只有不拘一格地選拔和運用人才,才能使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只有在重用的同時施以重“錘”,才能鍛出適應現代金融事業快速發展的好鋼來。二是要給予職工釋放個性的空間,要以各種積極向上的健康活動為載體,把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訓融于濃厚的企業文化之中,把職工的思想工作和行為規范納入金融管理之中,并將精神成果轉化成現實的推動力。從思想上武裝員工,從精神上解放員工,從管理中激勵銀行員工,從而將銀行打造成有著明確的目標、共同的理想和統一的行動的鋼鐵團隊。三是要注重培植典型。在金融職工的道德操守和行為規范方面,要注重培植個人典型和試點單位。在培植個人典型方面,要對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有明確的規定,有評價的標準,有預期的目標,有責任人負責階段驗收。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典型在某些方面的專長,使之成為道德操守的榜樣和業務技術的尖子。在培養典型單位方面,要體現道德操守和行為規范的特點。要對每個崗位,每個環節,每一階段的工作認真設計,并提出具體的要求。既要顯現出不同崗位,不同工種的個性風格,又要體現其發展共性和整體效果。要讓這種典型成為新時期金融工作的新看點,成為職工行為管理的最亮點,成為政策金融業由自我封閉型向開放競爭型轉軌過程中的新起點。
農業發展銀行要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以社會主義文化為支撐,以現代道德觀念為先導,以規范員工的行為為起點,從基礎工作抓起,從職工的言行舉止等最基本的小事做起,以今天為新的基點,用比外資銀行更先進的管理辦法,更切合實際的操作方式,去開創金融工作的新局面。
企業文化,有時候也能起到叫響自己的品牌,推出自己的特色,鼓舞員工的士氣,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的作用。文化不僅是統治者實施文治和教化的產物,而且也是勞動者的一種精神支柱。但要使“至誠服務,有效發展,以人為本,構建和諧”這種文化理念在政策金融企業中發揮作用,就要求全休員工必須在思想上認真領會,在工作中認真實踐,在實踐中認真總結和提高。使這種文化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更加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進程。
- 上一篇:新任班級生活委員上崗發言稿
- 下一篇:新任初中學習委員上崗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