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投資現狀與發展思考

時間:2022-12-20 10:41:56

導語:我國金融投資現狀與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金融投資現狀與發展思考

一、我國金融投資現狀

(一)金融投資者的素質不高。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金融投資業才趨于成長和發展。由于我國的金融投資行業起步較晚,金融投資行業標準細則沒有很好地汲取外國先進經驗并結合中國現有經濟社會情況進行設計,導致行業規定落后于西方國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我國金融投資者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其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高,并在金融投資領域的知識掌握不足,在金融投資市場的主要表現為:看到一只勢頭向漲的金融產品或人們口耳相傳的金融項目就會進行瘋狂的投資;看到一只勢頭稍微向下的金融產品便及時抽調資金,在此過程中并沒有真正了解現象背后的經濟知識,最終容易導致金融投資市場的不穩定和結構化的崩潰。(二)金融投資結構多元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金融投資行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投資角色參與到金融投資中去,金融投資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投資者呈現多元化的特征體現在改革開放初期,只有國家進行金融投資,后來隨著金融投資政策的寬放和改革,越來越多的企業、個人,甚至境外資金方參與到金融投資市場的業務之中。中國金融結構開始從銀行信貸債務性融資、以股市的股權性融資為主體的金融投資結構,逐漸向以資本市場的銀行信貸融資、資本市場中長期債務融資、股權融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短期債務融資、票據融資、資產證券化融資等多元化金融投資結構的演變。雖然投資者呈現多元化結構的趨勢,但是仍跟不上金融投資行業的實際發展速度,這直接導致了金融市場融資能力的脆弱,致使金融市場發展不穩定。(三)金融市場缺乏直接投資渠道。金融投資市場渠道包括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部分,前者一般是指資金需求者與供給者直接見面,并根據協議條款來開展直接融通資金。直接融資主要是以股票、債券為主的一種金融運行機制,其能夠直接從社會上籌措、吸收資金。而間接投資則是指資金需求者與供給者不直接見面,以金融機構為媒介來完成間接資金融通,如銀行存款。由于中國金融投資市場起步較晚,金融市場直接融資能力比較弱,而多利用間接投資渠道進行融資,第三者的介入提高了金融市場的投資成本,導致金融市場融資風險較高;金融第三方勢力的強行介入,可能會極力追求營業利潤,對于金融市場各主體進行信息的誤導。比如某些金融機構極力推銷自己的金融產品,并對其他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進行詆毀和謠傳,從而達到自己的極大利潤,這會導致金融市場缺乏穩定運行的良好環境,使金融機構之間產生極端化的競爭態勢。(四)金融產品創新能力不足。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產生,這些金融產品雖然看似具有名目繁多的產品包裝和種類推薦,但實際上不同的金融機構推出的金融產品實際構成大同小異,其抗風險能力和收益能力也近乎相同,這直接阻礙了金融投資者缺乏多種多樣的投資選擇,從而導致金融市場缺乏投資獲利,居民的閑置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集中和再次配置。金融市場有可能演變為一邊投資者苦于尋找合適的投資項目投入資本,另一邊金融機構之間陷入到無序的激烈競爭的境地。因此,為了更好的提高金融投資效率,則需要利用新思維、新技術、新方式來對金融產品進行創新,如金融工具的創新、服務方式的創新、技術的創新等。如今,金融機構與互聯網的融合對傳統銀行業務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交易方式也出現了較大的改變,如借貸寶、余額寶等網絡借貸方式的出現,給大眾提供了方便。(五)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金融與互聯網的交流日益密切,所以互聯網金融成為了金融行業新興的業務增長節點。但是由于相關部門金融監管跟不上日益變化的金融市場的節奏,所以監管方面存在著不足,導致一些新興的金融投資機構利用監管的漏洞進行不法的融資行為。比如在某些大學校園中充斥著校園貸的身影,校園貸利用大學生強勁的欲望給學生貸款,然后進行高利貸行為,同時進一步圈錢和騙錢。另外,我國的金融監管方式仍處在各部門分別監管的局面。這就導致了當金融機構出現監管問題時,各監管機構將責任直接推卸給其他部門,最終導致了每個部門都以無權管轄為由拒絕處理的現象產生。此外,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沒有積極宣傳良好的金融投資理念,導致投資人和金融機構沒有做出符合市場道德和法律觀念的投資和運作行為。

二、促進我國金融投資行業發展的建議

(一)提高金融投資者的素質。金融投資者是金融行業投資的主體,提高金融投資者的素質,是促進我國金融投資行業發展的第一步。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組織金融投資的培訓,幫助金融投資者樹立良好的金融投資意識,做出正確的金融投資行為;金融投資者也要積極追求自身素質的提高,平時多關注官方提供的財經信息,并接觸正規的網絡金融投資教育平臺,在不斷進行學習和了解的同時,把握住寶貴的金融投資機會,做出正確的投資行為;各金融機構在進行業務介紹的同時,要結合金融產品的宣傳,進行金融知識的普及,這有利于讓金融投資者對金融機構產生信任感,從而促進業務的良好進行。(二)提升金融投資主體實力。促進金融投資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提升金融投資主體的主體實力,在促進金融市場不斷發展的同時,也要及時跟進金融投資主體的培養工作。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國情來說,應當積極以國家機構作為金融投資的排頭兵,并以國有企業的金融投資行為作為金融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同時積極進行友好宣傳,進行金融市場準入規則的改革和調整,鼓勵私有資本和金融個體參與到金融投資的活動中去,并進一步壯大我國的金融投資主體實力,刺激其市場投資行為,這對于搞活金融投資活動,促進金融市場的良好有序進行產生了重要的意義。(三)拓寬金融直接投資渠道。由于我國金融投資缺乏直接的投資渠道,居民往往以銀行作為金融投資的第三方進行委托投資,在投資行為中出現了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和金融風險。所以一定要拓寬金融的直接投資渠道,培養多種類型的金融投資客體,并采取多樣化的運行方式和不斷提高金融產品創新能力。在給投資者多種投資選擇的同時,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來逐漸壯大金融實力,最終成為金融市場中重要的投資客體。(四)加強金融投資監管能力。加強金融投資監管能力關系到金融市場秩序的有序進行。相關監管部門應該注意到金融投資領域在近幾年出現的新變化,即關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進步,并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漏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規范化的法律制度。比如對于校園貸情況,相關部門要進行金融市場整體的排查,并將一些不合資質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剔除到市場之外,并設立互聯網金融秩序的制度和法律來保證互聯網金融行業秩序的平穩進行。同時,金融投資監管部門還需要根據國家政策的變動及經濟發展的方向來對我國金融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監管,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投資風險的發生,進而有效提高金融投資產品的可靠性。

三、小結

金融行業的發展情況越來越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的金融行業起步時間較晚,監管體系不健全;金融投資主體素質不高,投資行為有失理性;金融投資機構的金融產品缺乏創新,而且直接融資的能力較差。所以要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就必須提高投資者的素質,還要積極擴寬金融直接投資渠道,并加強金融投資監管能力,最終完成對于金融產品的創新,這樣才能夠促進金融投資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曉京.資本市場理財產品現狀及發現趨勢研究———評《中小企業融資實務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11).

[2]朱勇美.淺談我國金融投資現狀與發展對策[J].經營者,2017(06).

[3]尹海員,王盼盼.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現狀及體系構建[J].財經科學,2015(09).

作者:徐莉華 單位: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