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監管方式論文
時間:2022-07-22 02:59:00
導語:央行金融監管方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是目前我國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日常監管的主要方式,兩者相互補充,互為依據,共同構成了中央銀行實施有效監管的主要手段。但作為一名基層銀行從業者,筆者認為央行的金融監管工作仍有必要進一步完善。
——完善現場檢查技術操作規程。現場檢查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監管業務,建議人民銀行制定一套切合中國銀行業實際情況,標準化、實用化的《金融業務現場檢查操作規程》。《規程》應對檢查準備工作、檢查實施工作、檢查總結及其處理等現場檢查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進行全面規范,使監管人員開展現場檢查工作能夠有章可循,照章辦事。其次,鑒于人民銀行現有監管人員中很多原先并未從事過稽核工作,對現場檢查的內容、程序和方法技術不熟悉,建議組織編寫專門的高質量的現場檢查教材或手冊。
——加強對監管執法工作的統一領導,成立央行執法領導機構。現在具有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職能的各級人民銀行相應成立了行政處罰委員會和行政復議委員會等非常設機構,功能相對單一。可以在此基礎上成立一個央行執法委員會。該機構可作為人民銀行的非常設機構,不占人員和機構編制。該委員會按照監管工作“一盤棋”的思路運作,職能涵蓋對監管工作的全面部署和統一安排、監管實施、案件會審、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和組織培訓。每年年初各監管部門將全年監管工作計劃報送委員會,委員會召開各監管部門參加的協商會議,據此對全年監管工作進行綜合安排,制定該分支機構對轄區內金融機構年度現場檢查計劃。在對外開展檢查時,由執法領導機構一個口子對外,統一配置和調度檢查人員,杜絕以往的“各自為政、各路出擊”的現象
——增強現場與非現場監管工作的計劃性。在目前的管理體系下,現場檢查工作計劃由大區行確定比較合適,總行對一些共性的、突出的、亟待了解的問題,在年底前作為次年的檢查計劃下達給大區行,大區行在此基礎上再根據轄區的實際情況,及時確定本轄區次年的現場檢查工作計劃,然后由執法領導機構統一下達給各中心支行。中心支行再將檢查計劃進行系統安排,使時間安排、人員調配和檢查內容都做到協調一致,避免重復檢查、重復處罰和檢查碰車等現象。同時,對于非現場監管工作,年初可根據不同時期的監管重點,及時調整報表的格式、內容與報送方式。對需經各級人行審核批準的事項,在不同時期的側重點也可有所不同,但是其調整應是自上而下有計劃實施的。
——設立預警指標,建立報告和詢問制度。針對目前金融服務和金融統計工作與金融監管工作銜接不夠的狀況,可以在存款、貸款、利率、支付結算、信用證業務統計方面設置若干個預警指標,由金融服務與金融統計部門監控。這些部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監管對象某些業務即將或已經達到預警指標,就應當及時向監管部門或指定的執法機構通報,執法機構收到報告后應及時進行客觀分析,如有可疑因素則應開展現場檢查,以防患于未然。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定期向服務部門、統計部門主動詢問相關情況,搜集監管信息,提高監管工作的前瞻性。
——構造監管信息平臺,形成職能部門的大監管體系。目前,金融監管信息散布于人民銀行各個職能部門之間,應盡快把部門間的信息數據聯網,以集中反映金融監管信息和監管工作計劃及開展情況,實現金融監管信息資源共享。
- 上一篇:建設局城市燃氣管理工作方案
- 下一篇:銷售部員工專業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