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服務體制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5 02:41:00
導語:農村金融服務體制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農村資金供需缺口加劇。我國一直對農村金融機構的進行嚴格管制,與農村經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不適應。特別是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市場化、商業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逐步調整經營戰略和貸款投向,從農村地區撤離尤其從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撤離就成為追求利潤過程中的必然選擇。農村金融缺口形成以后,要想彌補這個缺口,就迫使經濟體內產生一種內在的自平衡機制加以解決,以滿足農村各類經濟實體的不同資金需要。
2.農戶是農村金融風險的主體。由于農業的弱勢性和高風險性,決定了對農業投資具有風險大、成本高、收益少、資金周轉慢等特點,加之農村城鎮化水平嚴重滯后和農村市場信息的不充分,使得農村地區的盈利性投資十分稀缺。
3.村級債務問題嚴重。二十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推行,農業稅附加和農業特產稅附加,收入大幅度減少,盈利下降,進一步導致償債能力下降,債務問題突顯,債務問題己經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農村金融穩定發展的重要誘因。按照農業部2006年上半年的抽樣調查,全國村級債務估計有4000億元。直接影響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基層政府組織融資能力有限,必然嚴重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這樣,規模龐大的村級債務僅靠自身財力很難消化,大多數村委會采取擠占、挪用或攤派等方式用于借新還舊,勢必影響上級財政對地方經濟建設的正常投入。
4.農戶之間借貸平凡影響金現有融體系發展。目前我國的農村金融體系十分脆弱,,農村金融服務的成本大、收益小,商業化的追求使得國有銀行的營業機構紛紛退出農村金融領域。特別是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就成了金融機構不愿光顧的空白地帶。而且,民間信用和融資多種多樣,如擔保抵押借貸、民間票據貼現、各種協會和互助會等。而正規金融機構組織體系不健全,農村資金外流嚴重,金融服務供給不足。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和方式遠遠不能滿足農戶生產和生活對資金的需要,農戶不得不到民間金融市場去獲取。但民間借貸多數還是在血緣和地緣關系圈內,大多數的借款多是無息或低息的。主要以小額應急的借款為主,用于經商和農業投放的大額借款占了一定比例。事實上,農戶之間的相互借貸非常普遍,較少從信用社(銀行)獲得借款。
二、發展農村金融服務的新思路
1.重建農村金融機構。在長期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而農村經濟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自身內在的動力,因為它能夠通過農戶之間的互不吃虧的交易推導出一個穩定的制度結構,并供應可使交易費用更為節約的制度化的規則。所以,應進行農村金融體系自我平衡機制的建設。
2.創新農村金融產品。農村金融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工具創新和產品創新。技術創新主要指通過農村金融營業網點電腦及附屬設備的更新換代,提高運行效率。工具創新指在技術創新基礎上,全面開通省轄電子聯行業務,推進信用卡業務,豐富中間業務品種,以便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創新多樣化貸款產品如開辦助學、養老、建房、大病統籌、家用電器購買、特色農業、觀光旅游農業、“農家樂”、生態農業等,要根據農業資金需求多樣化的特點,科學細分市場,適時加大貸款新產品開發力度,制訂農戶貸款管理辦法,改進創新農戶貸款擔保方式,即在推廣完善農戶聯保、錢物結合、農戶授信、小額貸款證等。
3.滿足農戶小額信貸的金融需求。鼓勵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利用農信社的網絡系統,開展對農信社的批發金融和委托服務等業務,引導資金回流農村。積極探索政策性金融機構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結合模式,促進農村小額信貸發展。農村金融需求一般主要包括存款需求、貸款需求、金融投資需求、中間業務需求和保險需求等。新農村建設創造了巨大的有效金融需求市場。農民對突發支付性需求的低應對能力、農業的低風險抵抗能力、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增加非傳統農業收入需要的資金投入,都決定了農民對貸款的迫切需求。調查發現需要貸款的農戶占調查總戶數的63.8%;貸款需求的最低數額為20元,最高數額為500萬元,一般需求為10000元左右。因此,與農業弱勢產業和家庭經營規模的小型化有直接聯系,所產生的借貸需求具有明顯的小額性。同時,收入低和抵押品的缺乏導致農民貸款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滿足。
4.建立農戶借貸的風險評估機制。首先,以農戶為單位,建立貸款檔案,將家庭經濟情況、主要從事的經營活動等內容記錄在內。其次,鄉村銀行成立信用評定小組,對信用等級進行評定。在信用等級評定的基礎上,鄉村銀行根據不同農戶的信用等級,對農戶頒發貸款證。發證以后,持有貸款證的農戶,在需要小額信用貸款時,可以憑貸款證及有效身份證件,直接到鄉村銀行辦理限額以內的貸款。對超過小額信用貸款限額的更高層次的資金需要,實行多戶聯保貸款。小額信用貸款主要滿足的是農戶一般性的種植和養殖業的資金需要,一些規模較大、層次較高、期限較長的資金需求,靠小額信用貸款已經滿足不了其需要。對這類情況,可以采取3—5戶農戶組成聯保小組的辦法,發放聯保貸款。農戶聯保貸款實際是一種多人擔保貸款,但與一般的擔保貸款不同,它不是靠財產或經濟收入來擔保,而是以農民的信譽作擔保。
[摘要]新農村金融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但農村金融服務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如,“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不健全”、“農村資金外流問題嚴重”、“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供給不適應農村金融需求”等,直接影響著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村經濟發展的效率。
[關鍵詞]金融建設服務新農村
- 上一篇:金融衍生品發展研究論文
- 下一篇:中小企業融資對策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