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教學方法改革淺探

時間:2022-03-18 10:59:33

導語:金融學教學方法改革淺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學教學方法改革淺探

一、金融學教學方法改革的背景

金融學是我國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金融學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對社會宏觀經濟的分析與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對金融理財與風險控制的深入認識,是一門具有深遠現實意義的學科。金融學教學的課程中涉及的理論十分復雜,應用于實踐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邏輯分析與數理模型分析,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學也是十分復雜的。當前金融學教學方法上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一)缺乏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我國眾多的高等教育機構在教學方法上甚至是教學理念上都存在著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實踐應用的問題,金融學教學中這一問題也是十分嚴重的。新時期,金融學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單一的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更多的目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育出的學生并不能滿足金融實踐領域人才稀缺的需求,理論難以運用到實踐中,實踐中的問題也不能應用理論進行解決,這就使得金融學教學與實踐需要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在金融學教學中,涉及了繁多理論上的專業術語和分析方法,這些理論本身就是十分復雜的,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才能掌握,教師在教學中也需要進行不斷的研究,選擇易于學生理解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因此學生與教師都是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理論與實踐應用結合的思考與探索的。此外,我國大多數的高等學府都沒有設立實踐應用的設施與場所,課程安排上更是缺少實踐這一環節,理論與實踐缺乏結合的機會,學生自然無從了解理論知識如何應用到實踐,真正走向工作崗位時對于所需處理的問題也是無從下手。

(二)從教人員的教學方法創新能力有限

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也展開了教學,但是很多的學校或獨立學院在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上還存在著不足,教學人員的教學方法也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目前很多的高校教學人員都是從其他院校聘任來兼職的、從退休教學人員中返聘回的、還有很多的是新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這三種教學人員所占比例逐年增高。這三種從教人員并不能說不能勝任金融學的教學工作,但是在他們身上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兼職教師和退休返聘教師存在著臨時打工者的心理,內心對教學任務沒有強烈的責任感與價值感,不如在自身的崗位或原來的崗位上工作有激情,也不愿投入過多的精力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改革,基本上是按照自己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與實際教學需求可能存在很大的出入。而引進的新畢業年輕教師,雖然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功底,系統的學科結構,充滿活力也愿意與學生交流溝通,但是他們很多并不是師范類的專業畢業,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沒有系統的概念,又沒有教學經驗,雖然愿意改革創新教學方法,但是更多的是在學習教學方法和應用教學方法。以上所述事實對高等教育的金融學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存在著障礙,傳統的金融學教學方法強調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實踐的應用,難以滿足金融市場對人才需求。

二、新時期金融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措施

(一)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革新

高等教育機構在規模、形式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同,因此教學方法上也應當有所區別,在培養實踐所需人才的目標下,針對不同學校的在校學生的素質水平,應當結合學校在金融教學課程設置等方面的特點,選擇易于學生接受的課本,教學時利用更多的案例分析等與實踐結合緊密的教學方法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同級別、不同級別的高校都應當組織教學人員進行教學方法上的交流研討,并積極探索各類院校不同的教學方法,聽取基層教學人員的意見進行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革還應當結合實踐,根據不同院校在培養人才的不同需要基礎上,選擇當前金融領域中最實際的問題和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并在教學中進行講授,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操作,形成院校自身的教材課程內容,這樣的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金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學會如何應用理論知識,對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積極的意義。高等教育機構還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結合自身優勢選擇金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探索新時期金融學的教學方法,促進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形成。

(二)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的密切聯系

當前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社會各行各業所需人才,金融學教學關系著現代金融市場的各項業務開展與金融市場的發展,與人們的投資理財也有著很大的關系。無論何種學科的教學都是為了應用于實踐,因此金融學教學方法上應當更注重指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的講授與實踐應用結合起來,向學生展示如何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踐問題,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應用理論知識的水平。例如結合當前金融環境讓學生進行投資理財的分析判斷,創設一種金融危機的背景,讓學生進行應對對策的分析等等。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的密切聯系還要鼓勵學生更多的思考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問題,啟發學生在現實中發現問題并勇于提出,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實際問題,教師應當通過合適的方法進行解答,更多的是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只是單純理論知識上的告知。學生即使發現和感興趣一些實際問題,也往往不會總結,此時教學方法上的引導就能夠發揮很大的幫助作用。此外,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的密切聯系還可以通過院校與實體金融企業進行合作,根據企業的要求培養專門型的人才,利用企業這一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這樣的合作模式下院校能夠掌握更多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類型,以此為切入點的金融學教學改革才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改革,這樣的合作不僅僅讓學生有了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機會,也讓企業得到了最先進的理論指引,在發展上也能得到更為堅實的動力。

(三)提高從教人員的教學方法改革動力與能力

新時期金融學教學的改革主要是依靠基層從教人員,從教人員掌握最全面的教學狀況,也是最具改革創新的主體。高等教育院校應當不斷提高從教人員的改革創新能力,建立起提升從教人員能力的培訓進修體系,幫助其進行業務上的提升同時在教學方法上做更多的傳授。對于兼職和退休返聘的從教人員,應當建立起他們對工作的價值感和歸屬感,在教學中積極努力的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與培養出更多出色的學生。提高從教人員的教學方法改革動力還要適當的引入激勵機制,對于在改革教學方法中具有出色貢獻的教師人員要給予獎勵,這樣才能促使金融教學的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創新教學方法。當然,激勵機制應當是雙方面的,對于教師努力研究的成果要積極的予以肯定和認可,給予精神鼓勵,同時還要給予物質上的獎勵。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提高從教人員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具有促進作用,對整個金融學教學改革也能夠產生動力支持。各高等院校之間也可以組織教學人員進行教學方法改革上的交流研討,報告自身所實行的教學方法與成效,為各高校之間提供教學方法改革的經驗和借鑒,為教師進行改革提供參考。高等教育機構提高從教人員的教學方法改革能力也可以利用與金融實體企業合作的方式,讓教師更多的了解實踐,以便能夠更好的指導教學。

綜上分析,筆者認為對于當前金融學教學中以教師為核心、以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是一種必然趨勢。教學方法的改革應當從學生與教師兩個方面出發,學生方面應當提高學生學習金融學的興趣,并與實踐相結合運用金融學理論知識,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教師方面,要努力使用更多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更加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現代高等教育中,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不斷得到應用,如電子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以此作為工具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學生使用現代技術進行金融問題的分析解決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結語

在新時期社會發展中,金融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今后也將成為重要的經濟構成,在高等教育中金融學教學已經并將繼續成為重要的核心專業。當前金融領域的改革不斷加快和擴大,金融學教學的改革也緊隨其后,在金融學教學改革中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關鍵的內容,改革要以金融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為目標進行探索,不斷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為金融領域輸出更多具有實踐能力的金融人才。

作者:玉素甫·阿布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