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研究

時間:2022-07-12 09:20:01

導語:金融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研究

摘要:新疆于201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養老產業仍面臨發展水平較低、制度保障弱、金融支持不夠等困境。本文從新疆養老產業發展現狀出發,深入剖析影響金融支持新疆養老產業發展的因素,并提出金融支持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金融支持;新疆;養老產業;影響因素

一、新疆養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新疆于201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7年新疆60歲以上老年人口260萬,占全疆人口12%,老齡化率為1.074,高于全國1.039的平均水平。少數民族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總數的57.33%;農村老年人口54.12%;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超過20萬;新疆空巢老人占全區老人總數21.3%,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有10.57萬人。預計到2035年,新疆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5%。“十二五”至今,新疆養老服務業始終保持快速的增長,整個養老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在政府的主導下,各個部門之間有效聯動,并積極使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進來,已形成相對更加健全和完善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在經營管理模式上,“民辦公助”、“公辦民營”等模式的建立,使針對老年人的民辦服務機構能夠享受到更高的政府補貼,加之社會力量的廣泛融入,整個新疆養老服務水平提升的效果非常明顯。2017年,在全區范圍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增長快速,目前已有1726個(所),床位數量則有59283張,若按照這一數字進行統計,每1000名老人平均擁有床位25張。近些年,新疆在養老服務設施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建成與在建的養老服務設施具體有:老年養護院、社會福利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鄉鎮服務福利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等,累計投資規模達到8100萬元。“失能失智”老年照料中心于2015年建成,面向廣大老年人提供在生活方面的幫助與服務;同時,在2016年,又斥資2000萬元用于農村幸福院的建設,面向農村地區的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而周到的生活服務。目前,全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開始起步,服務設施、功能不斷完善,不過在養老服務水平上與現實需求之間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在烏魯木齊、哈密、石河子等地,民辦養老機構在數量上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在養老機構總數中占比超過85%;但是,在新疆阿勒泰、和田等地,民辦養老機構的數量仍然較少甚至沒有。

二、影響金融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養老產業的發展缺乏頂層設計和法律支持。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養老產業是一個藍海產業,該產業的發展與很多部門之間都存在緊密的聯系,但是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部門各自為政,溝通瓶頸短時間內難以打破。近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很多都是針對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不過其中多數都是政策性文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就具體的操作性上卻存在不足。比如,國家提出針對養老服務提供信貸支持,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其中沒有具體的方法和措施。從實踐層面看,新疆在養老服務方面的配套設施建設相對遲滯,銀行的信貸產品中很少有關于養老產業的,內部對于養老信貸也未成立專門的部門,這也反映出銀行對于養老產業的重視程度并不高。(二)養老產業的主體承貸能力弱,難獲得信貸支持。新疆養老產業的發展,不管是公立性質的,還是民營性質的,基本上都是社會福利性企業,并不完全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因為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尚未健全,在養老產業中的很多企業并不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加之自身在財務方面的專業程度不足,銀行在對這些企業進行審查時,通常都沒有達到銀行放貸的標準與要求。針對養老服務業而言,固定資產類投資為主,這與在醫院、學校方面的投資相似,帶有明顯的公益性。但是,養老服務企業若要在銀行進行貸款,則必須要有相應的抵押物,而養老服務企業的抵押物明顯不足;同時,從信用擔保公司的角度出發,這類公司主要面向工商企業提供相應的擔保服務,養老產業在制度方面的短板也使擔保機構并不愿意承擔很高的風險為養老服務企業提供擔保服務。(三)居民對新型養老模式不認可。“以房養老”也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這種養老模式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較多,但是在我國則非常少見。對于這種模式來講,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政府在養老金方面的壓力。在我國曾經也對這種模式進行過試點,2014年,“北上廣武”四市試點,但受制于我國傳統文化思想,這種模式最終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四)財政與金融支持缺乏協調配合。近些年,自治區政府對于養老產業的發展逐漸給予了更多的重視,也結合不同地區的情況相應出臺了扶持政策,尤其是在信貸政策方面,使養老服務企業的貸款門檻明顯降低。不過,從養老產業實際情況出發,財稅政策與信貸政策二者之間并沒有過多銜接,二者各自為政,并未形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有利格局。對于新疆政府而言,處于我國西北地區,經濟水平相較東南沿海存在明顯差距,政府財力有限,基本上將財政資金全部劃撥到經濟領域,很難再有富余資金投入到養老產業中,同時金融機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由于養老產業投資收益時間相對較長,使得該產業在金融領域也受到冷遇,盡管政府也實施退稅、補貼、政策優惠等扶持養老產業,但這顯然與養老產業發展龐大的資金需求相比可謂九牛一毛。怎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仍然要從政策與制度層面入手,將財政杠桿的作用充分的展現出來,使財政資金、信貸資金二者之間更加緊密的協調與銜接,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三、金融支持新疆養老產業發展的創新思路

(一)對政府部門間協調機制予以強化,引導扶持養老產業發展。1.建立財政、稅收扶持優惠政策機制。自治區政府應該在政策上進行積極的調整,針對養老產業利用財政貼息、降低稅率、減免稅收等方法和途徑,使新疆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提速。同時創新針對養老服務的金融產品,在信貸方面能夠使之擁有更高的比例,轉變原有的貸款貼息方式,使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能夠對養老服務產業有更高的重視,具體措施涉及減免所得稅與增值稅等,使疆內養老服務企業在成本上的壓力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2.建立養老產業風險補償基金。養老產業在貸款方面所面臨的風險較高,貸款周期相對很長,因而自治區政府應該在財政方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增強金融機構在養老服務方面的補償力度,使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出現壞賬、死賬情況不至使自身出現大的損失,使之沒有后顧之憂。3.促進社會民營資本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針對疆內外社會民間資本、民間企業投資而言,養老產業也應該將自身優勢發揮出來,增強產業新引力,努力形成新的業態,并努力尋求政府的扶持,在審批手續上進行簡化,并在稅收、土地等多個方面予以優惠,增強對養老服務產業的扶持力度。(二)加快金融改革,建立養老產業金融服務體系。1.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在具體進行補償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直接融資補貼、貸款貼息、融資擔保、風險補償等方式,使養老產業能夠被注入更多的資金。同時,自治區政府也要從國家層面上努力尋求更多的資金支持,促進全疆養老項目的穩步推進。2.設立養老產業引導基金,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模式。由于養老產業具有前期投入大、投資周期長、企業輕資產等特點,傳統融資模式較難滿足產業發展需求。養老產業引導基金作為一種財政資金創新使用模式,將政府支持與市場化融資相結合,充分發揮公私合營優勢,是養老產業融資中極具發展潛力的新型融資渠道。采取產業引導基金的方式支持養老產業發展,有以下幾種優勢:一是使用財政基金,可以發揮公共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金;二是相對財政補貼方式,采取基金運作模式可以利用社會資本熟悉社會情況的信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三是根據產業引導基金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夠明確政府資金中的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出資關系和各自責任,提高資金市場化運作效力;四是基金一旦運轉起來,可以通過設立子基金、發行多期引導基金等多種方式持續積累提高資金的長期效應,滿足項目建設的細分化、品牌化、連鎖化、全局化等多樣化要求。圖一養老產業引導基金示意圖3.健全養老產業金融服務體系。一是政策性銀行要加大對建設基礎性養老設施的資金支持,發揮政策帶動作用。二是國有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主體,可以設立養老金融事業部,積極開展養老金融業務。三是鼓勵中小型商業銀行組建養老金融專業團隊、養老金融專業支行等專營機構,提升養老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4.積極推行信貸資產證券化。2013年,國家對于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再次提出,要在對總量實施控制的情況下,對信貸資產證券化進行試點,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使銀行資金周轉速度能夠有效提升,使銀行風險可以有效降低,也為疆內外投資者通過證券進行投資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與條件。(三)開發適合養老產業發展的金融產品和服務。1.著力推進養老型基金產品的發展。養老型基金所具有的特點是風險很低,能夠保本,老年人能夠利用投資,使基于金融產品的財產性收入相應有所增加,并以此來增強自身養老的能力,從這一方面促進整體養老產業的發展。2.試點并推廣住房反向抵押貸款。養老金的資金缺口較大,此舉能夠有效環節養老金短缺的問題,使針對老年人的服務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其能夠轉變我國傳統的養老觀念,并且歐美等國的這一模式已很成熟,新疆進行推廣是可以少走彎路的。3.金融機構應加強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研發。新疆本土金融機構針對養老服務應在產品上予以創新,使之更趨多元化與多樣化,推進針對老年的醫療、旅游等消費信貸。銀行網點也應相應增設老年人專用通道、綠色通道等,使老年人能夠享受更加全面而周到的金融服務,同時針對老年人也要使之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識,使老年人的金融素養有所提升,在此基礎上在老年人的法律意識、權益保護意識、保險意識等多個方面進行客觀、準確的宣傳,但不可對老年人進行誤導。

作者:劉懿增 單位:新疆當代經濟市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