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民幣國際化

時間:2022-04-02 06:07:00

導語:淺析人民幣國際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人民幣國際化

[摘要]一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是本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重要體現,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對于一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化貨幣,已經成為國家和廣大理論工作者關注的重點。文章主要是從貨幣國際化的決定因素的角度來分析論證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貨幣;國際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國際貿易影響的擴大、人民幣幣值的持續穩定,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了,其國際競爭力也在逐步提升。由于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流通的擴大,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引起了中國決策層和國內外理論界的高度關注。目前,在人民幣國際化的總體目標上,學術界已基本達成共識,但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具體目標、途徑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仍須細化和深入,有必要進行全局性的系統探討。本文主要從貨幣國際化的決定因素的角度來分析論證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問題。

一、國際貨幣的條件分析

在金本位制時代,由于黃金本身是商品,具有一定的價值,可以在全球進行流通和自由兌換,并且具有能自發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的功能,因此,黃金就是國際貨幣。當金本位制崩潰后,人類進入了信用貨幣時代,紙幣充當了交易媒介,國際貨幣的內涵發生了許多變化。從貨幣理論的角度來看,國內貨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其貨幣職能必須國際化,與其作為一國國內貨幣的職能有所不同,必須具備一系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相應條件。

(一)政治方面

1該國的政治必須保持長期穩定。一國政治的不穩定會引起經濟的不穩定,繼而會引起貨幣的不穩定,甚至對國內外居民持有的以該國貨幣形式表現的金融資產的安全性構成威脅,該國貨幣就難以獲得承認。因此,一國政治的穩定性是其貨幣國際化的前提和基礎。

2該國必須在世界政治中具有較強地位。政治地位較強,能較好地保護本國利益免受可能來自傷害,能較好地保障國內外居民以本國貨幣形式持有的金融資產的安全性。一般說來,最強的國際貨幣是由最強的國際政治實力提供的。同時,一國在全球政治事務中的廣泛參與,也可以帶動和促進該國經濟的進一步國際化以及貨幣的國際化。

(二)經濟方面

1必須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并保持宏觀經濟長期穩定。該國的經濟規模足夠大,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足夠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和作用就較大,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使用程度就較高。評價一國的經濟能力,不僅要考慮目前的經濟實力,還要考慮未來的增長趨勢。同時,該國必須與世界各國有廣泛的經濟聯系,在世界進出口貿易和投資中占有較高比重。強有力的出口和國際投資地位可以直接推動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廣泛應用,是一國貨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一國只有和世界各國建立廣泛的貿易和投資關系,其他國家才可能將該國貨幣作為支付、結算和儲備貨幣。歷史上,英國、美國在各自貨幣的國際化進程之初都經歷過貿易和投資擴張的過程。因此,一國若要實現本國貨幣的國際化,最根本的辦法是發展生產力,提高總體經濟實力并推動經濟的國際化程度。

2貨幣對內對外的價值必須相對穩定。作為國際貨幣,其目前及未來的價值都必須穩定,只有穩定的貨幣才能被信任和接受,如果一國的貨幣價值不穩定,通貨膨脹率較高且變化無常,匯率就會處于貶值狀態且不確定,這樣就會增加使用該貨幣的成本。通貨膨脹還會降低該貨幣的購買力,降低其作為國際儲備和交易媒介的能力。此外,該國中央銀行長期以來所實行的貨幣政策傾向、是否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高超的宏觀調控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貨幣的穩定性,也是一國貨幣能否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條件之一。

3必須擁有具備相當廣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場。發達且開放的金融市場、健全的金融體系、遍及全球的金融機構和服務網絡是一國貨幣國際化必不可少的條件。貨幣的兌換主要是在金融市場和通過金融機構進行的,健全的金融體系是貨幣國際化的組織保證。實現貨幣國際化尤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匯市場,尤其是離岸金融市場,這不僅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性質交易的需要,又能使管理當局利用直接和間接手段調控外匯供求、穩定匯率及幣值。自由且完備的金融市場的條件是有廣度,即能容納各類金融工具進行交易;有深度,即具備良好的二級市場。

二、人民幣國際化有利因素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儲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我國周邊國家和港澳地區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穩定的政治格局

中國國內政局一直十分穩定,同時具有較強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外交戰略十分開放,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負責任的大國。我國還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著廣泛的、多方面的合作關系。這種較強的政治地位可用以加強我國貨幣在國際上的地位,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

(二)強大的經濟實力

強大的經濟實力并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是實現貨幣國際化的根本保證。美元、歐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長期發揮世界貨幣作用,其發行國經濟實力雄厚是最基本的原因。中國的經濟基礎雖然原來比較薄弱,但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中國的經濟在過去20年中平均超過世界經濟增長的1.5倍速,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經濟總量已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8.2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9%,位居世界經濟大國的第六位;財政收入突破3萬億元,增加5232億元;2005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42萬億美元,增長23.2%,也列世界第三位。全年實現貿易順差1019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03億美元,在亞洲的比重由1990年的18%上升到65.9%;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額達8188.72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二。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儲蓄率不斷提高,從35%提高到40%以上。這種在世界各國中最高的儲蓄率為投資提供了保證,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動力。轉(三)健全的金融體系

充當世界貨幣的紙幣。是由其發行國的中央銀行發行、調控,又由整個銀行系統和其他經濟機構支持和運作的。因此,一種紙幣能否勝任世界貨幣職能,其發行國還必須有一個先進的銀行體系。宏觀金融調控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金融業的穩定,進而影響著本幣對外匯率和幣值的穩定。貨幣國際化后,由于國際上各類大小程度不一的經濟金融危機和動蕩時有發生,使國內經濟金融領域常常面臨著外來的沖擊。從危機發生國的教訓來看,金融危機和動蕩帶給發生國的負面經濟影響是相當巨大的,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恢復。為了減弱和及時消化外來的種種沖擊,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宏觀金融管理部門必須具備強有力的宏觀金融調控和監管能力,各種沖擊一旦發生,能夠迅速地通過政策工具的運用予以吸收。而所有這些我國政府正在采取強力措施進行改進。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向世界先進中央銀行的目標邁進,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加速處理,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業務創新能力的顯著增強,一個健全的金融體系正在逐步的形成。

(四)完善的金融市場

實現貨幣國際化最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匯市場,尤其是離岸金融市場。從1989年5月招商銀行開辦首筆離岸金融業務,至今已有19個年頭,雖然歷經坎坷,但從全國整體的經濟實力和經濟金融環境看,我國目前已具備建立離岸金融中心的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我國政治環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有利于吸引外資的流入。(2)我國現行法律法規體系已基本能夠滿足離岸金融業務發展的法律環境需要。(3)建立和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的硬件環境已經具備,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相關的金融技術手段。(4)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地理位置、時差條件與國際上重要的金融中心營業時間上能夠相互銜接,具備建立離岸金融市場優越的地理條件。因此,只要我國建立起相當規模的國際金融市場,成為國際離岸金融業務中心,就為我國參與世界經濟循環提供了重要條件和工具,使人民幣國際化更具現實意義。

(五)充足的國際儲備

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為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兌換要求,要求一國政府必須要有充足的國際儲備,尤其是外匯儲備。根據通行的國際儲備需求理論,充足的外匯儲備一般應維持在30%左右。我國近年來外匯儲備穩步上升,達到并遠遠超過了同期進口額的30%,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不利因素分析

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中國在獲得上述利益的同時,也需付出一定的代價。

(一)可能增加國內貨幣政策的執行難度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會影響發行國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效果,降低當局控制基礎貨幣、調控國內經濟的能力。國際貨幣作為本國貨幣和作為國際貨幣的職能有時候會發生沖突。國內的貨幣政策將面臨更加嚴重的“內外均衡的沖突”問題,在實施國內貨幣政策時會受到國外人民幣持有額的鉗制,國際上持有人民幣的數量越大,國內金融政策執行的難度就越大。同時,由于取消了貨幣壁壘,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可隨時傳遞到國內。

(二)可能使中國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

一個國家的貨幣要成為國際貨幣,被世界其他國家所持有,必須輸出本國的貨幣。從理論上說,輸出本幣的途徑無非是貿易逆差和資本外流。例如,20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以直接輸出美元的方式向歐洲各國大量輸出資本,為美元占據國際貨幣領域的統治地位奠定了基礎;20世紀70年代以.后,美國依靠美元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通過大量的貿易逆差來繼續輸出美元,大量貿易逆差形成的對外債務和債務利息使美國背上沉重的負擔。人民幣一旦成為國際貨幣,必然也會大量輸出,這就可能使中國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

(三)可能面臨更大的貨幣需求和匯率波動

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后,將會被許多國家儲存和使用。一旦國外貨幣需求的偏好發生變化,將會導致國內貨幣供需發生波動。從而導致匯率的波動。

綜上所述,在經濟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對于一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國貨幣充當國際貨幣,不僅可以取得鑄幣稅的收入,還可以部分地參與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既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又可以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發言權,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要想在全球金融資源的競爭與博弈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角逐中。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貨幣國際化也將為本國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如何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其對本國經濟的有利影響的同時,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國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堅定信心,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就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人民歡迎和接受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