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論文
時間:2022-01-13 05:19:00
導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金融危機的形成
1.1國際經濟失衡從根本上說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實體經濟失衡導致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導致虛擬經濟膨脹和蕭條,由此形成流動性短缺,最終能夠導致金融危機。
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域的或全球性的。從短期來看,在某個時點國際經濟是相對平衡的,全球資本總量和需求總量是一定的,而當一國經濟發生變化,會引起國際資本和國際需求在不同國家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小國經濟,它的影響只是區域性的,如果是大國則它的影響是全球的。當一個大國經濟趨強,則會吸引國際資本向該國流入,產生的結果是另外一些國家的資本流出,當資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流動性短缺,金融危機就從可能性向必然性轉變。而對小國經濟而言,經濟趨強后,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流入,當國際資本流入數量較多時,該國的實體經濟吸收國際資本飽和后,國際資本會與該國的虛擬經濟融合,推動經濟的泡沫化,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時,國際資本很快撤退,導致小國由流動性過剩轉入流動性緊縮,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
1.2國際貨幣體系扭曲國際貨幣體系在調解國際收支不平衡時遵循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本原則和理念,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個松散的國際貨幣體系,儲備貨幣既是國家貨幣也是國際貨幣的身份不變。充當儲備貨幣的國家依據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勢必會與世界經濟或區域經濟要求相矛盾,因而會導致外匯市場不穩定和金融市場的動蕩。實行與某種儲備貨幣掛鉤或盯住某種貨幣的國家,既要受該儲備貨幣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還要受多個國家之間貨幣政策交叉的影響。儲備貨幣之間匯率和利率的變動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大為增強,使得外匯市場更加不穩和動蕩,這種影響可以分為區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鑒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經濟政策變動影響既可能是區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首先,以美元為支柱的不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不論采取浮動匯率政策還是固定匯率政策,美國的經濟影響著所有與其經濟密切相關的國家及這些國家的貨幣價值變化。由于制定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經濟全球化相關性存在矛盾,目前的貨幣體系不能夠保證美元在浮動匯率的前提下的紀律性,因而一個國家的宏觀政策將會導致經濟相關國家的貨幣市場動蕩,在投機資本催化下爆發金融危機。
1.3國際金融炒家的攻擊國際經濟失衡是金融危機的前提條件,不完善的國際貨幣體系會加劇國際經濟失衡,然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國際金融炒家。
眾所周知,國際金融炒家規模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響和縮短被攻擊國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由繁榮到蕭條的自然過程。當國際金融炒家進入被攻擊國家,它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由理性發展向非理性繁榮轉變。在整個過程中,國際金融炒家有預謀進入和撤退,就會導致金融市場的崩潰。國際金融炒家嫻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榮時期賺取高額利潤,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機賺取高額利潤或者收購危機國家的優質資本,進而控制被攻擊國家的經濟命脈。
我們來看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國際金融炒家的操作。國際金融炒家本次進入期貨市場進行操縱,取得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從而獲取暴利。如他們通過拉抬油價到147美元一桶的方式,造成我國政府和企業恐慌,進而鼓動中石油、中石化、中鋁以高價收購礦產資源公司,再鼓動中國航空公司簽下不公平的套期保值合同。
2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
2.1沖擊了我國的實體經濟在整個GDP當中,我國的消費只占35%。而我國制造業的產能占GDP的比重是70%。也就是說,還有另外35%的產能,是我們消化不了的產品。這部分生產過剩由于歐美各國傳統的負債消費形態,而幫我們吸收掉了。現在由于國際消費市場的萎縮,沖擊到我國的出口,這對于外向型城市如江浙,廣東等地的加工制造業影響巨大,企業倒閉,失業人數增加已成定局,我國的出口企業受到嚴重沖擊。
2.2產生了股市泡沫和樓市泡沫,內銷企業受到連累我國的危機跟其他國家不一樣。我國今天不但有國際金融危機的壓力,本身還有制造業危機,而這種制造業危機在歐美各國是沒有的。我國的股市漲得比別人少,跌得比別人兇,是因為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出現了問題,2007年起我國制造業面臨的投資經商環境不斷惡化,因此,我國的企業家將很大一部分應該投資于制造業的錢拿出來炒樓、炒股。
由于制造業的危機擠壓出大量的資金,進入樓市和股市,從而造成短期的泡沫現象。由于股價和樓價的真正決定因素是經濟基本面,而我國的經濟基本面是以70%制造業為主的基本面。制造業持續衰退,就會造成股價和樓價的持續下跌。
制造業持續衰退導致大量失業,導致還房貸乏力。下一步就是跟美國一樣,房地產泡沫導致的金融危機。因此我國是由制造業危機引發的樓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導致樓價和股價大跌,失業嚴重,造成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又跟美國掛鉤。因此我們是制造業危機加上金融危機,還有國外的金融危機。這就是我們的股市表現如此之差的原因所在。
同時樓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套牢了大多數股民,沖擊了我國消費者的信心,國內消費萎縮,繼而內銷企業同樣受到了沖擊。
3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
我國要能夠有效地預防上述攻擊性金融危機,首先必須嚴格控制虛擬經濟的非理性發展,快速壓縮樓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國際金融炒家刺激實體經濟的增長。套住國際金融炒家有兩種思路:一是由國際金融炒家短期內獲得暴利向長期內正常利潤轉變,降低使用外資的成本,讓外資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二是構建長期的心理預期,使外資留在中國;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保持中國實體經濟的持續增長。其次是有計劃地減持我國的外匯儲備,特別減少以國債形式存在的外匯儲備,把外匯儲備轉化為有形資產,實現外匯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匯儲備調控國際經濟,使之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加強跨境資本的管制,積極干預和監管短期國際金融炒家的流入。
摘要: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不僅引發了全球金融動蕩,而且開始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隨著股市暴跌和信貸收縮,投資者信心崩潰,許多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紛紛陷入衰退,世界經濟步入停滯甚至衰退的風險明顯上升,對我國影響也日益加大。本文通過對金融危機形成原因的及對我國的影響的闡述,提出應對之策。
關鍵詞:金融危機實體經濟對策
- 上一篇: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管理制度
- 下一篇:學校績效工資實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