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機械的實用性研究
時間:2022-03-06 05:13:59
導語:農村機械的實用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農村機械實用性存在的問題
1.我國農村機械老化、實用性不強。從我國農村機械的總體來看,在實用方面,仍然以單戶的小型機械為主,這些小型機械的功能相對比較單一,大多是運輸機械,而且時間相對比較長,這主要是由農村經濟條件的相關因素決定的,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在機械老化并且沒有功能相對先進的機械替代的條件下,農戶從經濟角度考慮,仍然會繼續使用,比如大部分農戶使用的機械仍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機械,同時農戶具有的機械檔次也相對較低,性能高、用途廣的機械比較少。2.我國農村機械品種差異大。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產環節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旱作物的農業機械相對較多,水田機械相對比較少,而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水田面積比較大,這就造成了我國水田耕作仍然是以手工為主,嚴重地制約了水稻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而從農作物的環節來看,農作物的收獲機械相對較少,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收獲機械是實用性最大的一類,如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收獲機械就很少,甚至仍屬空白。3.我國農村機械裝備結構不合理。從我國農村機械裝備結構來看,農村大中型機械比較少,小型農機具居多,這就導致了農村機械化的配套率過低,農村機械作業的范圍比較狹窄,這也影響了農村機械的整體功能的發揮,農村機械的實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進而影響了我國的農業由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化生產的轉化。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結構性矛盾,農機總量增長較快,但先進技術的實用比較慢;雖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農機已開始向一些特色產業應用,但應用的步伐仍較緩慢。4.我國農村機械科研開發配套系統建設落后。我國農村機械科研開發配套系統建設落后是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的,從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傳統農業將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因此農村機械科研開發配套系統建設落后勢必影響到農村機械的實用性,農村機械制造中的一些新技術發展緩慢也將導致農村新機械發展的緩慢,也就滿足不了當代農業生產的需要。
改善我國農村機械實用性的措施
1.加強農村機械創新、增強實用性。從農村機械的具體應用來看,以單戶為主的小型機械的功能比較單一,因此,對農村機械要不斷地加強創新,增強實用性,使小機械做到大用途,同時對于單戶為主的小型機械在檔次和性能上要不斷提升,以加速農村機械的更新換代,滿足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需要。2.縮小機械品種差異,做到各種農村機械同步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產環節上存在著較大差距與農村機械的制造有著必然的聯系,由于水田、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收獲機械制造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品種和數量也相對比較少,而日產機械的質量優勢充公體現了出來,趁機搶占了我國大部分市場,并使部分農民朋友認為寧愿多花錢也要買日產機械而不愿買價格相對低廉的國產機械,使國產機械失去了一些市場,從而不利于國產機械制造企業的良性發展。因此,我國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業機械領域方面的投入,縮小不同作物機械品種差異,加大研發力度,提高機械的產品質量,做到各種農村機械同步發展,促進國產機械制造業的良性發展。3.進一步優化農村的機械裝備結構。我國農村大中型機械比較少是現階段的一個重要特征,雖然我國傳統農業將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這是一個相對比較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不斷調整農村的機械裝備,使農村機械的大、中、小型機械的結構不斷優化,才能使大中型機械最終替代小型機械,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當然在這個調整和優化的過程中,仍然要以農村機械的實用性為主,完善小型農村機械在現階段的不足,填補大、中型農村機械在實用性上的空白,這樣,才能為現代農業的發展作好支撐。
總之,我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村機械的支撐,也離不開農村機械的發展,而農村機械的實用性最終決定著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方向。從我國現有的農村機械的實用性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必須對這些方面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才能為我國農業乃至整個農村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作者:孫武城工作單位:江西省吉安市吉
- 上一篇:解析煤礦機械的維護和管理
- 下一篇:淺議大型養路機械站內撥道清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