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9-21 08:39:18
導語: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一個大趨勢。隨著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改革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所以開展高等職業教育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改革的同時要把改革的落腳點考慮到學生的職業定位、職業規劃,要以此為基礎開展教學改革,在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基地上多做準備,還要結合以服務地方經濟為教育的藍圖,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實踐導向;高等職業教育;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
為了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深化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的效果、凸顯改革特色,很多高等職業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都在積極尋求改革的路徑,也在大力推進改革的力度。目前很多高等職業院校的課程內容都普遍存在知識點分散、重理論輕實踐的特點,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套用老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實踐環節大多是驗證性實踐,這樣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很難培養出綜合技能型人才。
1以實踐為導向高職機電一體化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高等職業院校的普及和提高,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高等職業教育大眾化的步伐,很多高等職業院校的生源都出現急劇下降的情況,并且學苗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較差,理論課程很難顯現效果,大多數學生的知識還停留在初中階段,對于邏輯性強的課程,接受很慢,很大一部分學生的認知還停留在形象思維的初級階段;實踐教學稍好于理論教學,大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都很好,這也催發了高等職業院校以實踐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目前,國家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大多都處于摸索階段,如何在國家發展藍圖的背景下,探索出適合高等職業院校以實踐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的模式,制定出契合社會需要、順應發展潮流的的培養目標是一個新的課題。以實踐為導向高等職業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應以產、學、研相結合模式開展教育教學,并向職業教育發達城市學習“校中廠”“廠中校”的合作機制,兼顧區域經濟的優勢,將地方經濟產業與實踐為導向教學改革相結合,最大限度激發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活力與生命力。同時高等職業院校以實踐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還要重視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教學改革的成果,最大限度減輕學生對于理論課的依賴,從而實現從傳統教學向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轉變[1]。
2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現狀
2.1教材與實踐脫節。文中提到國家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這使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有了新的目標和要求。但是不可否認,大多數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材都選用老舊、乏味、枯燥的教材,其內容較為深奧難懂,主動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傳授,邏輯性較強。這種教材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也導致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逐漸降低,使得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不斷減弱,對以后的工作很難勝任,同時對其未來從事本專業或者就業觀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2]。2.2師資力量有待于加強。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是順應時展的大勢所趨,但是自2003年起的全國高校大擴招,使得高等職業院校的招生也極具擴張。在擴張的同時,師資力量卻很難得到保證,教師教學水平受到傳統教學模式、思維的影響,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和改變。如果傳統教學理念不能改變仍然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是會阻礙學生向技術技能型人才轉變的。2.3實踐條件不足。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個工科專業,是國家新工科戰略的一個重要專業,對學生的實踐要求很高,接近于過去工廠中師傅帶徒弟的性質。然而目前很多的高等職業院校由于投入的不足或者是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不重視,導致他們對實踐環節的不重視,理論學時較多、實踐學時較少,實踐場地和設備都不足,實踐環節分組率過低,怕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意外都制約了學生的發展。2.4實踐用機器設備老舊。目前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機電一體化技術領域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機電產品的更新換代更是不斷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傳統工作崗位的消亡,就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實踐機械設備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設備不能適應學生的技能養成,更無從談起復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
3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
3.1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以實踐為導向的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改革,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建立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切實有效地提升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課教師隊伍的質量,增強“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適應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很多本科高校也越來越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這是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基礎動力,所以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培養。培養模式可以派遣教師去企業參加學習,讓教師充分了解企業的運行機制、生產機制;讓教師可以不由自主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在回到課堂的教學中改變以往的教授方式和教授方法;還可以派遣教師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輪訓班,加強他們的學習力度,最大限度讓他們向“雙師型”教師隊伍轉變,從而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對專業的向往程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為國家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復合型人才[3]。3.2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實。踐基地建設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第二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其中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對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專業學生,有很高的操作要求。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要最大限度的開放實驗室,遴選更多的實驗項目開放,讓學生自主地驗證實驗,乃至設計實驗并完成實驗,使得學生可以很好地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更好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培養他們主動學習、思考的學習習慣。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快校內實踐基地的開放步伐并加大投入,增添適應行業的新型實驗設備,提升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從而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技術節能型人才。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要求學校或者分院、系出面與企業對接洽談,尋找一些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工廠或企業;可以通過把企業引進校園,把專業辦進企業的模式,也就是“校中廠”“廠中校”;還可以開展工學交替、校企結合為學生尋找更多的實踐機會,促進學生對專業行業的了解。這種有機的結合很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家的高等職業院校在職業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所以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要不斷探索、不斷堅持,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機電一體化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摒棄“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思想,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加強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亮.創新型機電一體化技術高技能人才教學體系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2):23.
[2]李亞男,杜金玲.高職“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與專業內涵建設[J].遼寧高職學報,2010(10):17-18.
[3]劉煥平.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3):121-122
作者:李春玉 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 下一篇:格式塔心理學流派對音樂教育研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