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研究

時間:2022-09-21 08:41:42

導語: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研究

一、多措施并舉,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不僅改變了讓學生昏昏欲睡"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理論中解脫出來,而且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起來,在實踐操作中穿插學習理論知識,在理論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實踐技能操作水平。1.結合本專業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教師的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對相關專業教材進行重新設計根據本專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依據模塊化、項目化的教學要求及本專業項目課程設計標準及相關的專業技能鑒定標準,在課程結構上及教學內容上以教學任務為驅動,堅持以能力提升為本位的教學理念,重新設計相關的專業教材。新的教材專業理論內容少而精,以項目化的技能教學為主,突出專業知識教學,強化專業技能訓練。2.強化實踐教學的主體地位,重新設計理論與實踐一體的新的教學體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強化實踐教學的主體地位,并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大教學體系一體的新的教學體系,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案例法教學,便于學生從感性的、抽象的基本認知上升到具體的、實際的實踐操作,不斷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訓練,圓滿完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過程,實現了教學目標要求達到的教學效果。3.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任務驅動法”等新的教學方法重新設計教學過程。以“任務驅動法”為代表的新的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能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等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實現了因材施教的育人目標

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大大有利于因材施教,能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來看,我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在性格、能力、興趣、智商、心理素質等各方面,都有著形形色色的差異。有的學生對理論知識感興趣,但動手能力較差;有的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很慢,但動手能力卻很強,面對整個學生群體,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做到因材施教,而一體化教師由于全程參與了理論課與實踐課教學的過程,因此能夠比較全面、準確的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最大可能的實現因材施教這一育人目標。

三、促進了專業教師的不斷成長

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求下,專業教師既要精通相關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就要求專業教師需要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時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使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達到有機的結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推行一體化教學,是教師同時提高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這兩種教學能力的最佳途徑。于此同時,為了掌握學生的就業動態,了解行業的前沿技術,我們的專業教師還要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斷對新技術、新知識、新方法加以研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從而促進了專業教師的研究創新能力。

四、建立了有效的學生考評體系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同步進行的。學生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進行技能訓練,交替進行,不斷深入。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以理論成績為主的考評體系去評價學生就無法做到客觀實際。所以我們建立了由各項目技能訓練的考核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按權重綜合評定的新的考核方式,學生的最終成績應根據課程目標設定的綜合評定標準,依據學生在學習訓練過程的實際表現逐項評定成績,邊教學邊考評,使考評更及時有效。它的優點是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過程中的長處和不足,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總之,我校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大力推廣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兩大教學體系的緊密結合,還有利于構建全面的素質培養體系,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為學校和本專業的發展步入良性循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張海濱 馬娟 單位:山東省汶上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