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機械設計制造教學探析

時間:2022-01-04 02:53:35

導語:中職機械設計制造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機械設計制造教學探析

1.引言

在整個工業教育發展史上,各類實踐操作都是備受重視的,這和該學科實際屬性和學習模式以及具體的培養目標都有非常直接的關聯。無論是“廠辦校”、還是“產學研”、“產教合作”,以及各類的“產學結合”、“校企一體”模式,都是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探索實踐研究。新時期對于中職和地方企業合作模式有了新機遇、但也提出新要求,所以需要結合時代需求,做出相關改革和轉變。基于這樣背景下學者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這對于實際問題解決非常有利。筆者試圖對此展開研究,探索在我國機械設計專業中如何更好地開展這項業務,促進中職學校整體學習質量效率的提升。

2.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內涵和作用

結合筆者實際研究來看,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專業在機械類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不僅在理論研究上是類似專業中相對最深入的、具體實踐也是最貼近實際工作的學科專業。結合我國機械類人才培養方案來看,廣義上該專業所需要達到的實踐教學目標和實際方向,大體上包括各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包括科目試驗實習,比如認識實習金工實習和生產實習;以及各類工程實訓、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整體來看實際所設計范疇非常的廣,對于學生個體能力促進的目標也是很顯著的。以筆者了解來看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專業學生,企業在合作中大致需求主要包括工程訓練、比如各類機械制造的過程認知、基本制造技術練習、先進制造技術訓練、機電綜合技術練習,以及實驗科目展開學習、生產實習與實際實驗、科技研究以及創新活動和對于新技術的研究。整體學分必須在專業總學分中占據比較高的比例。對于實踐學習各項活動都要有實際記錄;在實習完畢也要對學生做考核。

3.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校企合作策略探索

任何實踐項目展開目的無非是提升人才的能力,結合實際所持有優勢資源來尋求最合適道路,但需要注意到校企合作是長期機制,是需要積累和探索的。在實際業務開展中必須要滿足學校和企業雙重需求,對于各方所持有資源要相互摸底,在此基礎上探索相互結合模式,以各自所持有的實際物資人力為依托,充分發揮自我優勢,結合不同視角來看待合作問題、為優質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開展帶來契機。在實際結合模式上主要分為三個不同方面,需要中職學校結合實際發展來進行選擇。首先是協助模式下的校企合作。這類模式相對是比較簡單的,其功能實現主體大部分是企業來管理和負責執行。規模上大部分都是中等模式企業為主。企業接受中職方的實際研究,包括參觀和預約會談等,在此基礎上來合作。整體模式以企業生產線實際生產的商品為主,學生來到這里需要專業人士指導,對業務做詳細講解和指導。所以這類模式非常適合初級、以及沒有太多經驗的學生參與,對于他們業務認知力提升很有利。合作模式指的是企業和高校作為同等效力主體,相互推動校企合作模式實際展開。主要目的就在于實現業務方和教育方的共贏。在某些深度范疇內需要結合共建實驗室模式展開。整體來看這類模式復雜度更高,但是實驗室、實習基地和工程實踐中心建成有利于提升效率,對于各類校企合作培養目標的實現也是非常有利的。以筆者所參與的某校企合作項目為例、參與企業和中職學校制定了基于共同利益的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學生學習的安排,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知識點都做了改革,加入了很多企業需求;企業也和中職方設計了人才培養入職安排體系,對于那些表現非常優異的學生,將會適當錄取到企業中工作。這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和學校方面就業率實現,都是非常有益的。聯合模式則主要指的是基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合作雙方都要建立雙向穩定的體系,在此基礎上來展開各項培養任務,整體質量以及效率都會有所保障。相比于其他模式,該模式在采購和各類設施資源使用都是有保證的,企業基本上都會主動承擔學習任務中各項資費,這對于機械設計實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聯合式模式更像是企業訂單,學生們就像優秀作品、在于企業長期合作體系中逐步成長,最終也會為企業生產和發展做出實際的貢獻。無論是哪種模式,雙師制都是中職學校在實際業務開展進步目標,這類模式有利于滿足新需求,也是有利于人才未來發展。中職學校需要提高老師招聘的門檻,結合優惠政策措施來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其中;在日常教學中也要開展各類培訓業務,提升老師個人綜合素質實力;在新模式下中職老師也應當和社會專業人士相互學習,對于社會最新業務發展有正確認識,進而在日常業務開展中可以有的放矢,結合社會最新技術來講解科目內容提升學生的素質、為其發展帶來幫助。

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校企合作策略探索有利于提升整體學生們個人的學習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合作質量,對于社會進步和人才體系落實都是非常有利的,值得相關老師結合自我業務做好相關引入工作。

參考文獻:

[1]茹煜,鄭梅生,緱斌麗,李建華,周宏平.依托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機制實施校企聯合指導學生團隊畢業設計——以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7,35(02):5-9.

[2]江帆,張春良,王一軍,蕭仲敏,陳從桂.機械專業學生主動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187-192.

作者:杜芳 單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