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機械加工教學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3-28 09:34:22
導語:高職機械加工教學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職機械加工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以典型產品為載體開展教學活動。在高職機械類日常課程教學活動中,明確每一堂課的能力培養目標,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對學生專項能力進行開發。為了提高高職階段課程教育的效率,教師應該重視學習情境的設計工作開展,從課堂機械加工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從而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本文從高職專業機械加工課程教學內容展開討論,提出幾點有利于教學對策順利實行的可行性措施。
一、高職機械加工教學中常見問題分析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高職課程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過度依賴理論知識教學,在實踐操作教學板塊卻做得不夠好,往往存在基礎知識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割裂的問題,學生難以獲得全面的發展。開展明確培養目標的設計與開發活動,教師應該注重核心技術的教學改革深化工作開發,并且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素質,通過引導學生學知識,從而掌握當前機械加工教學課程的精髓部分。
二、立足于高職機械加工教學現狀分析的教學對策探究
(一)依據學生能力,開展能力層次教學
根據高職學生不同年級的知識儲備情況,開展層次教學,并且在后期的頂崗操作應用實踐活動中,將自己學到的專項知識綜合應用到完整的機械加工活動中去。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學生能夠完成難度較高的精密性軟件加工工作,并且能夠在小組合作中完成較難的零件設計任務,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在零件加工方法的學習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機械產品制造精益求精的能力追求標準。強調學生機械設計板塊能力的核心素質開發,鼓勵學生找到機械零件加工的不同方法,為學生提供零件模型,供給其課后自行研究,通過零件加工實踐經驗的積累,提升學生處理零件的熟練程度。
(二)立足學習情境教學,培養基礎操作能力
開展高職機械加工課程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采用學習情境設計的方法展開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完成不同的機械加工教學的工作任務。立足于具體的機械專業學習情境,對學生的專項能力進行培養。在機械課程車磨削加工具體情境教學活動中,學生應該學會簡單軸加工的方法,使用軸加工的方式在車床上進行專用夾具零件的磨削加工。在高職機械專業學生能力培養過程中,應該體現出教學任務的層次性。在學生完成專用零件中簡單軸的加工任務之后,教師應該進行更加具有深度的學習任務安排。安排學生進行階梯軸加工方法的學習,學生可以適應專用的夾具和注塑模具中的零件,進行階梯軸的制作。按照圖紙上標注的階梯軸的設計與制作方法,學生應該按照其設計的尺寸進行等比例還原,在完成了這些學習任務之后,學生在此專項的板塊能力培養將會得到顯著進步。組織學生進行傳動軸這些復雜機械零件加工方法的學習,學生可以將課堂前期教學活動中學到的車磨削加工方法和階梯軸的整形方法,應用到后期的復雜類型傳動軸設計與開發活動中去。主要設計與制作減速器中的零件,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對這部分零件的性能進行測試,可以采用進口儀器設備,檢測傳動軸減速的效果是否達到標準。
(三)重視高職教學核心,提升學生專項能力
銑鉆削加工是高職機械制造技術教學活動的核心內容,應該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教學目的,顯著提升教學課程的實用性,同時,教師應該不斷推行教學課程實用價值升級工作,致力于當前工業環境,進行課程設計的相關改革工作。機械加工是一項高度依賴于實踐的教學課程,經常性組織學生參加頂崗實訓等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掌握實際的專項技能,對于提升學生機械加工技術運用的專項能力有重要意義。關于機械制造中銑鉆削加工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依賴具體的教學情境來展開。其中,學生在學習套件、簡件加工方法之后,需要使用專用夾具進行減速器中的零件加工。掌握板、塊加工與專用夾具和注塑模具的設計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精加工零件的能力有重要意義。開展機械加工設計中組件測量加工裝配方法的教學活動,重點在于指導學生進行夾具加工裝配方法的學習,通過一定的實際操作培訓,從而讓學生獲得對于一些機械零件性能和加工標準的測量經驗。
(四)推行機械機械改革,提高圖紙讀操能力
學生應該掌握機床與道具的實踐操作方法,并且要學習零件工藝分析和零件質量分析的方法,從而對機械加工產品的效果進行檢驗,如果發現機械零件加工中存在精度上的偏差,應該采用正確的方法,對機械零件的制作狀態進行修整,確保零件的各項檢測指標達到設計的要求。培養學生掌握機械加工核心技術的能力,組織學生進行零件組與裝配相關圖紙的閱讀和學習,夯實學生機械零件產品加工的理論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零件加工工藝的繪制能力,學生應該根據零件組裝圖紙,進行分項圖紙中零件的繪制。在機床專用零件設計加工方法的學習過程中,結合圖紙進行零件裝配與使用方法的分析,從而加強對于零件裝配的理解。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內容體系設計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需要開展教學創新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制造企業的廠區環境,并且詳細了解機械制造的概述。在廠區環境中,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機械零部件,并且在觀察車床日常運轉的活動中,了解不同機械零部件的功能。參照廠區環境中的機械運轉情況,引導學生閱讀和分析圖紙,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機械制造專項知識的理解水平。
(五)立足機械原理教學,強調理論聯系實際
在專項能力基礎教學活動中,學生需要掌握幾種基本的零部件加工與處理方法。具體包括零件材料及熱處理分析方法和機械工程材料及熱處理的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核心能力進行培養,才能夠提升學生對于高職機械加工知識的掌握水平。在零件材料及熱處理分析課程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按照小組學習的形式,自行選擇需要加工的零件毛坯,并且要根據零件毛坯材料的特點,制定與之相符的加工路線。在加工零件的過程中,學生還應該選擇合適的工藝裝備。機械加工中的零件材料一般為鋼、銅等金屬材料,硬度比較大,所以選擇合適的工藝裝備至關重要。確定機械零件定位夾緊牢固之后,根據機械零件的制造步驟,再確定加工余量。按照施工計劃的需要,進行施工步驟的分項實施。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需要確定工序零件的尺寸,并且依據一定的工件定位與夾緊知識,設計出零件加工余量的確定方法。在工序尺寸的設計與計算方法中,確定相對合適的機械零件切削用量。在零件機械制造與工藝把控活動中,學生應該根據機械設計與制造板塊知識,進行金屬切削原理運用和參數的選擇。
(六)完善機械工序教學,提升機械加工質量
多媒體教學工具應用到高職機械加工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模型結構切削分解多角度展示的方式,顯著提升高職課程教學中機械加工設計板塊的直觀性。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讓學生觀看專題知識類型的視頻,對于機械加工的原理與知識體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需要根據切削用量的情況,進行材料的領用和放還,并且要認真填寫機械制造的工序卡片。在機械工程材料及熱處理專項知識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對鑄造、煅燒和焊接等機械零部件的基本成型方法進行教學。在基礎零件成型方法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步掌握金屬切削加工方法,并且逐步熟悉機械零部件加工的主要設備。
(七)完善機械課程教學體系,完善機械加工細節
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內容體系建設活動中,教師從零件加工到裝配等各個環節,加強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開發。在零件加工活動中,學生應該逐漸掌握機械產品表面處理的相關知識,并且能夠對零部件進行熱處理和表面處理。組織學生進行機械加工精度與表面質量的檢驗,在于引導學生從機械質量品管的角度來審視機械制造的工藝流程,從而完善機械產品加工中的細節把控體系。在機械零部件細節把控過程中,學生應該做好零件測量與檢驗的準備工作,參考機械產品的大圖紙原稿,進行測量方法的應用。依據測量技術的基礎,進行機械零部件的表面檢測,在零件測量與檢驗活動中,一定要貫徹精益求精的精神,力爭將機械產品的設計細節做到最好。
三、當前高職機械教學活動中學校教學與就業環境的人才對接分析
(一)職場環境操作技能學習
在當前高職機械加工教學活動中,顯著改善學校教學與職場環境的對接效果,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確保學生畢業之后自身能力能夠符合職場崗位的需要。教師需要經常性地組織學生接受和材料熱處理的相關實訓活動,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焊接和鑄造實踐課程培訓活動中,對學生的安全意識進行培養。在職場環境中,學生需要面對生產中的各種問題。并且,職場環境工作氛圍壓力比較大,只有針對性地培養高職學生壓力環境下的操作技能,才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比較穩定的零部件處理水平。根據市場環境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安全和文明生產相關知識的學習活動,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當前工廠環境中的各項制度,并且在高職課程訓練期間,讓學生逐漸適應就業市場環境中的工作要求。組織學生進行頂崗實訓活動,讓學生逐步掌握工廠環境中安全文明操作的技巧,并且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機械加工任務。
(二)打造高職學生定向人才輸送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能力培養具有加強的指向性,培養學生的機械零件加工能力,目的在于滿足市場的用人需求。在現場學習活動中,老員工的現場講解,能夠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并且掌握機械加工活動中的難點和重點。企業負責人還可以適當的安排學生進行頂崗實操活動,讓學生和產線工人展開密切的交流探討。在零件加工活動中,企業員工進行機械部件制造工藝和質量管理知識的講解,能夠彌補傳統高職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不足,將企業實訓知識與學校理論化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工作和生活積累水平。通過對不同課程崗位體系的知識板塊訓練,培養出一批具有專業機械加工能力的生產工藝人員。在熟練掌握機械夾具使用知識的前提之下,學生能夠成為合格的機械加工設備操作人員和機械加工設備的修理工藝員。在機械加工現場操作環境中,機械加工設備生產和機械加工修理崗位是相依相存的,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高職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多門學科的知識,從而實現對于機械設備修理和裝配不同領域知識的準確掌握。對于機械零部件測量知識掌握比較牢固的學生,可以勝任產品質量檢驗員和設備安裝調試及售后服務操作崗位。對于工廠機械設備調用情況了解比較具體的同學,可以競聘成為機械加工設備的營銷人員。結束語開展高職機械加工教學的內容改革,應該開展核心知識的專項教學工作。在機械類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完善機械專業知識教學體系的設計工作,對學生的專項能力進行鞏固。在核心知識教學活動中,開展金屬同附加工知識教學工作。提升學生機械設計零件裝配工藝能力,顯著提高學生的機械加工運用水平。
作者:方慧敏 張國政 李慶 單位: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工程系
參考文獻:
[1]孫曉霞.高職高專工科專業教學模式探討———以機械加工專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6):486-487.
[2]牟影.提高高職機械加工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環節質量的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15(1):226.
[3]張磊.提高高職機械加工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環節質量的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0):1686.
[4]覃冬梅.對于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創新性論述[J].教育觀察(上旬),2014(12):79-80.
[5]巫修海,張國慶,李金國等.校企共建數控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6):190-192.
[6]張志勇,姜敏鳳.高職"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群架構的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0,31(17):34-37.
[7]陳軍,王楓,葉瑋光等.項目教學法以能力為本在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課程設計當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2,(12):237-238.
[8]葉霞云.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制造專業實踐情境的創設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5(6):184,186.
[9]高峰,袁野.高職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與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1(11):197,209.
- 上一篇:機械加工過程中粉塵污染危害控制探究
- 下一篇:機械加工機床機電一體化改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