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工藝精度分析
時間:2022-06-29 03:26:39
導語:機械加工工藝精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加工工藝簡單而言就是在機械零件和工件制造周期,應用相應的加工工藝方式對毛坯進行改善并進行加工,從而對毛坯與零件之間的吻合度實行加工處理。從實際的加工工作層面上來看,機械加工工藝的過程主要是對加工的毛坯進行打磨,其對于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一般都比較高。首先,粗加工主要是對毛坯進行打磨,并對零件的大體結構進行處理,之后對加工結果實行毛坯與零件大小的精度控制。其次便是精加工,其需要借助精確的計算,將精準的毛坯與零件大小數據獲取后進一步的加強精密的制造,并完成毛坯與零件的精準度控制[1]。在加工完成之后有必要開展相應的檢驗工作,并借助檢驗將誤差控制到最小,并獲得所有精準零部件之后再進行包裝,從整體角度上優化工藝流程,確保生產結果的準確性。
二、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
影響因素主要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1、內在因素。主要是在于兩個方面,加工過程中的幾何精度誤差以及操作過程中的不規范現象,借助全面分析認為內在影響因素對于零件加工的影響最為突出,同時這一類因素也是比較難以控制的,幾何精度誤差影響會導致零件存在一定的誤差,對于加工工藝而言,對零件加工設備的要求比較高,設備的好壞程度均會對生產零件的精度形成直接影響[2];2、受力因素。在加工過程中,一般會出現系統受力變形的現象,從而導致整個系統的位置、形狀等發生改變,導致系統的正常使用與安全運行遭受影響。一方面系統本身存在一定的運行能力,所應用的刀具與夾具等構件需要長時間承擔較高的工作壓力,在受力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位置相對改變。另一方面系統的不同部件會遭受多方的作用力,需要承擔加工零件施加的壓力;3、加熱因素。在零件加工過程中,刀具、工件以及機床等物體都會出現明顯的溫度上升現象,其中工件的熱變會促使零件的精度形成明顯的改變,尤其是在溫度過高時會逐漸膨脹,并在冷卻后精度的差異便會更加明顯。另外,在機床發熱的情況之下機床正常運行的風險比較高,對于整個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質量影響也比較明顯。
三、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控制措施
(一)零件制造中的嚴格控制。根據機械加工工藝的整個流程中,想要促使幾何精度誤差降低到最小,就必須對加工機械設備進行適當的優化。對于幾何誤差因素而言,一般是在出廠后就存在于機械加工設備當中,所以有必要對機械加工設備本身進行嚴格檢查[3]。在檢查過程中,對于設備本身所存在的誤差因素實行嚴格控制,并選擇符合生產要求的高精度零件設備。另外,在生產過程中,對于需要投入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先進行檢查,考慮其是否需要改造,保障改造之后的機械設備合理性,同時對機械設備的日常運行情況、誤差現象等進行全面性分析,及時發現誤差并有效的控制,對機械的平常運行中所存在的各類誤差實行針對性分析,借助分析所獲取的結果明確誤差因素,在輸入到機械設備的操作系統中從而實現對誤差的消除與控制。(二)降低外界因素影響。在零件加工過程中,因為存在摩擦力以及擠壓力等因素,從而導致零件的加工精度遭受影響。對此,降低外力因素對零件的加工影響非常重要,其主要目標在于減少摩擦力與擠壓力兩種[4]。首先,在平常加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當全面且認真的檢查機械設備,如果借助價差發現零部件存在結合過緊或過松的問題,應當及時做好相應的控股之,提升接觸面的光滑度。其次,對機械設備的表面進行定期打磨,提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并減少接觸面和零件之間的摩擦力,降低零件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過高的誤差,促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得到有效控制。(三)嚴格控制溫度變化。機械加工的整個過程會涉及到較多的工序,同時許多工序都會形成一定的熱量,所以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必須對溫度變化進行嚴格控制。正火與退火工序有較為明顯的效果消除毛坯的內應力,規避組織中發生不均勻的問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切削的性能,這一道工序能夠放在粗加工階段的前后進行,但是假設放在粗加工之前,并不能消除粗加工所形成的內應力。對此,在加工過程中,可以采取冷水降溫的處理方式,降低溫度改變對另加零件加工所形成的負面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機械加工技術也在不斷的成熟和創新,在機械設計與加工領域中,影響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非常多,同時這一些因素會直接決定著整個加工工藝的質量、效率。對此,為了促使制造工藝得到持續性改進,就必須清晰的認識到機械的功能與作用,并根據實際生產需求,優化和改進機械加工具體方案,推動智能化、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提升我國機械設計整體水平,提升機械生產實用性。
參考文獻:
[1]宋智勇,李晴朝,王偉,等.刀具軌跡曲率對自由曲面輪廓誤差影響機理分析[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7,26(5):84-89.
[2]王慶喜,鄭東梅.基于機床改造智能視覺的艦船用零件的加工控制優化[J].艦船科學技術,2017,31(8):163-165.
[3]李海林,任志貴,周斌,等.加工中心精度對殼體零件孔加工精度影響的分析[J].現代制造工程,2016,21(11):84-87.
[4]吳偉輝,楊永強,毛星,等.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金屬零件精度優化工藝分析[J].鑄造技術,2016,14(12):2636-2640.
作者:陸霖 單位:蘇州市五二六廠技工學校
- 上一篇:電子設計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 下一篇:機械加工綠色制造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