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案例分析
時間:2022-05-09 09:16:28
導語: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案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案例教學的方法與實施落實到關鍵環節,將多元化教學融入機械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并在授課實踐過程中,實現課程與教育要素的融合,從而完成立德樹人的任務。
關鍵詞:教育實踐,機械設計,教學方法
機械設計課程是機械專業、車輛專業及相關工科專業的一門設計性課程,也是一門技術基礎課。機械設計的特點包括實踐性和綜合性,即由單科向綜合、由抽象向具體、由理論到實踐的應用。機械設計的實踐性很強,主要體現在和理論課程不同,理論課程試題的答案通常是有唯一標準的,但是由于機械設計這門專業課的實踐性,多數學習情況下是沒有標準答案且答案不唯一,評價標準往往更多地側重機械結構等設計的合理和不合理,這樣就等于可以充分培養廣大學生的自主發散創新思維和自主創新實踐意識。如今隨著近年我國相繼出臺實施中國制造、一帶一路等系列國家重大發展驅動戰略,制造業更是逐步進入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關鍵時期。為了與產業整體發展需求相適應,高校工科各專業正在積極進行新工科的構建,旨在能夠培養出更多專業知識過硬,且具備較強創新力、實踐能力以及跨界能力的人才。如何在機械設計課程當中對學生的工匠精神加以深化培養,需要每位教師進行積極探索,不斷發掘蘊含在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完成課程立德樹人的任務[1-5]。
1課程教育目標
要確定適合課程的政治思想理論的教學重點,挖掘適合課程政治思想理論教育內容,有效率地實現課程教育與課程思想理論政治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的高度有機融合。堅持以"育德"為政治教育的根本靈魂,堅持以"樹人"教育作為政治教育的根本生命,引領正確的教育價值觀。通過本課程的深入學習,一方面充分培養了大學生初步學習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能力。包含工業機械系統的設計、總體方案規劃設計、機械零部件設備工作管理能力總體設計、機械強度剛度等總體設計方案計算、機械結構設計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分析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掌握閱讀、查找、使用與機械設計專業相關的教學資料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著眼于加強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和各方面的機械設計理論思想的相關基礎知識培訓。為學習相關的機械專業課程和參與技術創新比賽等奠定必要的基礎。另一方面,將弘揚社會主義中國核心社會價值觀的教育培養活動融入學生課堂教學中,使全體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職業觀。通過觀看《大國重器》《厲害了,我的國》等紀錄片,向廣大同學們們展示我國先進的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技術,增強廣大學生的中國民族主義自信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心",使學生樹立的遠大理想信念。
2教學實踐
(1)課程教學大綱。根據教學課程的具體教學特點和教學內容,修訂教學課程中的教學大綱,一方面力求要準確把握課程的具體教學方法,包括充分運用學生的前修課程的知識、把握教學設計過程主線、理論教學聯系實際;另一方面將政治思想理論要素巧妙自然地融合其中,有效地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以在新歷史時期的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實踐為理論指導,使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政治信念和履行社會主義責任,使大學生成為一批具有職業能力,政治誠信和全面健康發展的特色社會人才[6]。在人才培訓計劃中,每門課程都有其自己的獨特作用以及其建設規則和要求。實施"課程思想政治"教學是在尊重課程自身建設規律的前提下,實現課程知識的講授和能力訓練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突出課程教學價值引導功能[7,8]。(2)參觀體驗。在開課前鼓勵學生到相關企業現場、學校實習基地或工廠參觀相關機器或機械零件、圖樣,參觀歷屆畢業學生實習作業、畢業設計,或參觀模型室、實驗室,深入了解機械設計專業課程中相關機械零件,讓學生在參觀學習過程中并初步理解機械的重要作用,比如機械能夠承擔人力所不能或者不便的工作,能夠有效提高生產的效率,便于進行批量生產。(3)實驗操作。實驗理論是大學機械設計專業課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廣大學生更好地掌握完成機械實驗,實驗也同樣可以有效促進廣大學生深入理解機械理論知識的實際實踐應用。例如軸系結構設計實驗,在這個實驗中,3~4個同學一組,要讓學生通過課上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來進行軸系結構的設計,首先要考慮在要求的轉速和載荷下要對軸承采用什么潤滑方式,不同的潤滑方式,軸系零件的選擇也是不同的,其次根據軸上的齒輪及軸上受到的載荷不同,選擇不同的軸承,還要注意軸承的安裝方式,這些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教師要著重利用好該環節對學生進行育人,如思政元素規章制度、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科學訓練、團隊合作、發展與質疑、探索與創新等方面的融入,使學生不斷領會社會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學會尊重生命、團隊協作、安全工作、科學探索與創新等,正確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9,10].(4)榜樣示范。在課程中,播放《大國工匠》紀錄片,鼓勵學生學習其中杰出人物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品質。如大國工匠之一-賀瀟強,他每次都保留報廢的零件,在工作之余對報廢的零件進行拆解,找出零件報廢的原因,在失誤之中學習,日復一日,精益求精。如今,他使用數控系統就如同自己的雙手一般,但他仍然不往初心,因為他深知航天產品更要精益求精。(5)目標導向的教育。學習企業中制定年度部門及個人KPI的目標導向法,在第一次課時,請學生制定本門課的KPI,如期末考試要取得什么成績,每天或者每周學習本門課程用的時間等,鼓勵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并將目標分解成計劃,目標和計劃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自覺主動學習。在期末時,請同學總結這學期本門課程的學習情況,和計劃達成情況,學生可以更直接地體會回報與付出是成正比的。在課堂中還要穿插課堂討論、案例分析法等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充分的參與其中。
3結語
“課程思政”是當前及今后高校實現同向同行的“三全育人”的關鍵環節。機械設計課程在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中應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具有全局意識和大局觀,聯合各課程整體育人。因此要充分挖掘機械設計課程中的邏輯思維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認真實施文中所述的教育方法和舉措,進而實現課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N].人民日報,2016-12-09(010).
[2]劉欣.“課程思政”的內在價值與實踐路徑研究[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6):76-81.
[3]朱廣琴.基于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教學要素及機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06):84-87.
[4]王涵.高校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反思[J].管理觀察,2017(30):138-140+143.
[5]安淑女.機械制圖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實施[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2):30-33.
[6]邢偉,郭曉彤.高職專業課“課程思政”實踐路徑探討——以“公共關系”課程為例[J].職教通訊,2018(24):16-21.
[7]牟洪波,戚大偉,劉芳,吳淑杰,俞瑩.高校理工科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245.
[8]虞麗娟.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從戰略高度構建高?!罢n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J].上海教育,2017(03):6-7.
[9]金曉怡,張航,杭魯濱.“新工科”背景下《機械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9(42):34-35.
[10]趙彥峻,趙國勇,葛文慶.機械工程學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09):190-191.
作者:高勝南 邢曉紅 蘆書榮 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精品范文
10機械工程測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