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課程設置
時間:2022-12-30 02:59:06
導語:淺談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課程設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夯基礎、重能力的專業基礎課程設置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以下簡稱機制專業)是培養我國裝備制造領域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專業,本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后續課程的學習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而且機制專業在裝備制造企業又被稱為萬金油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所以我院機制專業在基礎課程設置方面,進行了如下的探索嘗試:
1.1細化專業基課程,采取理實一體化的上課模式
在專業基礎課程上,我們將機制專業的基礎課程進行細化,學生不在使用多本書整合的教材,將一些能夠獨立成為一門課的知識單獨設置成一門課程,分別是機械制圖與CAD、電工電子技術、工程力學、金屬工程材料及熱處理、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設計與應用,這些課程在授課形式上均采用理論和實踐一體的授課形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實現將理論內容和實踐相互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1.2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均來自企業生產一線
以前的傳統理論教學,學生學習后只掌握了有限知識的理論內容,理論和實踐相脫節,學生學習后不會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的實踐中,目前根據這一現象,我們將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進行編撰,所有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均來自企業的生產一線,所授課內容和企業緊密相連,學生邊學邊練,實現了理論和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如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以機械加工車間的壓力機為課程的學習載體,整個教學任務都圍繞著壓力機進行展開,使教學內容和學生十分的貼近,學生通過去實習車間就可以觀測到壓力機的基本結構,避免了以前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只會公式計算,到機械零件計算時出現不知如何應用的局面。我院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實現了學生基礎的夯實,學生知識面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得到了擴展,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真正的實現了學以致用。
2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在機制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上,我們采取了以工作工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通過對機制專業工作崗位群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專業崗位工作任務和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提出專業崗位群工作人員應具備的素質、知識與技能,歸納出16個典型工作任務,20個學習領域。針對職業崗位任職技能要求,歸納行動領域,融入機械制造行業企業標準,轉換學習領域,構建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一體化實訓室、生產車間為實施地點,以完成工作任務為目的的貫穿工作流程主線的課程體系。通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我們最終形成了8門核心專業課程體系,這些課程分別是設備控制基礎、金屬切削加工及設備、液壓與氣壓傳動、特種加工、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數控機床及數控編程、CAD/CAM應用技術。每門課程都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的實現了理論實踐一體化,如CAD/CAM應用技術課程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設置了六個學習情境,如學習情境五平面零件銑削加工包含2個學習任務,這兩個學習任務分別是定心模的加工和卡座的加工,這兩個典型工作任務均來自企業生產一線,所以學習內容與企業生產過程相一致。
3專業拓展課與職業資格考試和素質教育相掛鉤
在專業拓展課方面,我們將學生要考取的職業資格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拓展課內容相掛鉤,我們根據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和學生應具備的專業知識選取了CAXA制造工程師、數控仿真應用軟件、高級車工、高級銑工、設備維護與保養等五門為機制專業的專業拓展課,學生根據需要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每個學生至少選取2門的專業拓展課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在學習后就可以掌握職業資格考試所需的理論知識等內容,不僅實現了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同時也實現了學生順利的通過職業資格考試,同時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職業素養,我們在五門課程中開設了一門與機床維護和保養有關的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并到車間親身經歷,使學生慢慢養成對機床維護和保養的好習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實現職業素質的逐步提高。
4實訓課程的設置注重強化學生技能的飛躍
我院機制專業學生通過各個學期的課程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深度的專業能力,但我們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是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單靠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并不能達到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所需的規格,所以我們在每學期安排大量技術實訓、專業綜合訓練、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生產(頂崗)實習等專門的實訓課程,這些實訓課程的設置豐滿了學生的羽翼,學生在實訓課程引領下,技能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學生的技能得到了突飛猛進,到畢業時能夠真正的達到社會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總之,教學的探索是一個復雜和長期的過程,培養出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是當下職業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我院機制專業雖然在這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探索,但是職業教育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課程設置的方案沒有最佳的只有更好的,所以我們在課程設置方面還將不斷不完善,不斷的去探索,為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本文作者:楊海峰徐玉海陳強工作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芻議機械制造技術及趨勢
- 下一篇:機械制造與機電一體化發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