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汽修專業構建校企合作平臺與實踐
時間:2022-12-14 09:25:05
導語:中職汽修專業構建校企合作平臺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升級發展,企業與職業學校之間的關系在不斷深化,為進一步提升職業學校人才培育的有效性,必須建立以深度合作為基礎的校企平臺,以此達到教育融通的目標和效果。本文即針對中職汽修專業展開研究,通過分析當前中職汽修專業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而探索構建校企合作平臺的意義,并提出校企合作平臺的構建路徑與實施措施。
關鍵詞: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平臺;實踐
汽修專業有著相對較高的專業屬性與實踐性質,學生不僅需要學習不同車輛的結構構造,還需要掌握其中不同設備零件的功能與運行原理,進而在診斷與維修的過程中擁有更專業的理論基礎,達到更好的學習成效。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中職學校必須強化課程的實踐性,尤其要挖掘企業資源,通過構建合作平臺的方式,引導企業參與到教學管理之中,通過對教材內容、實訓場地、教學評價等內容與過程的優化,實現對汽修專業教學的升級和完善。
1中職汽修專業教學問題探析
1.1缺乏明確人才建設目標
實踐型人才是汽修專業建設的基本目標,而學生的就業方向則偏向服務型企業,因此需要其具備專業且熟練的實踐操作力,以此既能應對崗位的工作需求,又能滿足客戶的服務要求。但是在當前中職學校的汽修專業建設中,其人才目標建設中存在脫軌現象。比如課程體系中存在機械機構、車輛性能等大量的理論基礎知識,實踐性不足;比如缺少完善的實訓場所、缺乏合適的實訓車輛等,學生無法真正從整體的車輛診斷角度入手分析,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崗位就業能力。
1.2需要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汽修專業學生必須把握汽車相關的理論基礎,熟悉其機械知識、性能、結構等,但關鍵則在于應用這些知識完成對車輛問題的檢測與維修操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全面落實以實踐為中心的課程設計。但是目前中職學校對汽修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存在缺陷,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與實際問題的結合不足,學生所掌握的內容難以與工作內容建立關聯,另一方面學生的實訓時長與實踐活動較少,難以達到真正有效的實訓訓練效果。
1.3需要建立雙師教師隊伍
在汽修專業中,其教師大部分都是在高等學校畢業后直接任教參與教學工作,他們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卻缺少在真實汽修企業中工作的經驗,進而在課程教學中更關注理論內容的細化講解,而忽視了與現實工作問題的融合。與此同時,鑒于教師缺乏實踐經歷的原因,其在開展維修技術教學時也會面臨無法深度展開的問題。這就說明中職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強雙師教師的建設,通過教師能力的發展推動專業的完善。
2構建校企合作平臺的意義
2.1解決課程的滯后性問題
汽車行業在當前環境下的發展速度極快,而汽修專業也必須隨之發展才能為相應的車輛使用者提供服務,但中職學校的資源顯然不足以支持汽修專業實時跟隨汽車行業的前言發展,這就需要企業的參與與合作,由此所搭建的平臺可以為汽修專業提供必要的車輛、維修技術等,甚至可以由企業的優秀工作者進駐學校進行解析、維修展示、性能檢測等,以此進一步提升汽修專業與社會就業之間的有效銜接性。
2.2提升實訓教學的有效性
在汽修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必須依賴專業化的設備才能有效開展,但完善的設備及車輛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就導致很多中職學校只能采取仿真教學或模擬實驗的方式展開,由此大大削弱了學生實訓的有效性。而企業在建立合作平臺的過程中,可以達成更有效的輔助機制,一方面可以提供資源與學校共建實訓基地,另一方面企業還能定期組織參觀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企業中觀摩師傅修理汽車的實際過程,進而建立更深層次的實踐理解。
2.3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力
此外,合作平臺還能為學生提供崗位實踐的訓練方式。學校與企業之間可以建立工學交替、訂單合作或引企入校等不同的模式,學生根據不同的模式要求采取對應的崗位實踐方式,在企業之中跟隨師傅完成實踐過程,了解不同車輛品牌之間的維修差異與技巧,了解實際維修過程中的經驗方法,了解新能源車輛的診斷技巧與維修措施等,由此幫助學生真正體驗汽修崗位的實踐過程,提升其就業準備與崗位基礎。
3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平臺的構建路徑
3.1立足企業參與,開發特色校本課程
合作平臺的建設是為企業參與教學管理提供的重要途徑。在平臺構建過程中,中職汽修專業首先要從課程內容改革入手,由企業的參與引導開發全新的具有特色化的校本課程。學校優秀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組建特色校本的開發小組,教師對校本課程的基本形式、結構等進行優化設計,符合教師的教學習慣與經驗;企業技術人員,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刪減與補充,既要將落后或無用的大量理論內容進行精簡,又要將最新的汽修技術、設備以及車輛相關內容進行融入。在此基礎上,開發小組還可以進一步分化校本課程的方向。其次,中職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實踐教學,以此提升汽修專業課程的專業性與動態性。
3.2應用企業資源,構建校內實訓基地
合作平臺的建立要發揮校企雙方資源的協同應用功能。中職學校應有效利用企業的資源基礎,建立更高水平的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企業保證器材與設備的完善性,尤其對于汽修專業,不僅需要不同品牌的車輛、不同型號的設備與零件、不同使用情況的發動機與車架等材料,還需要車輛性能測試與車輛系統診斷的相關設備,這都需要企業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學校則要提供相應的場地空間與教學方案,通過建立不同的實訓區域,設計不同的實訓方案,進而組織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實訓過程。此外,企業還可以為學校提供崗位實踐的訓練方式,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成長進度定期開展觀摩學習與實訓學習,一方面要觀摩汽修企業的工作環境與基本內容,另一方面要觀摩企業技師針對不同車輛狀況的針對過程與維修技巧,實訓時則要跟隨師傅完成日常的工作內容,不斷提高崗位勝任力。
3.3深化合作評價,提升協同育人質量
合作平臺的建設同樣要具備教育效果檢測與評價的功能。在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過程中,通常都關注其最終形成的教育成果,進而判斷其合作的成效。但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以及企業需求的不斷提升,合作成果的評價不能僅從結果進行判定,必須建立具有動態屬性的機制。首先,要將企業引入教學評價的各個環節之中,由此既深化了合作的效果,又將評價的過程進一步展現與優化。其次,中職學校還應與企業建立聯合評價體系,對學校教師進行深度評價,一方面要從理念與方法入手,判斷教師的教學優勢和不足;另一方面則要從實踐技能入手,促進教師的發展意識。此外,在崗位實習過程中,也要有師傅對學生進行評價,一般要針對其技能操作、職業表現、崗位適應能力以及協作意識等進行評價,進一步挖掘學生最合適的工作崗位方向。
3.4落實雙師融通,提升專業教學質量
合作平臺的建設還需要學校教師與企業技工之間的協同交流。汽修企業之中存在部分職業水平不足或素養不完善的員工,可以通過建立短期培訓班的方式入駐學校進行深化學習,由此為企業的整體發展建立良好的完善機制。學校教師則需要進駐企業進行實踐學習與交流發展,通過與企業師傅之間的交流或實際崗位工作的操作練習,幫助汽修專業教師真正了解汽修相關崗位的工作環境、主要內容以及操作難度和細節,進而提升教師的專業屬性,進一步提升汽修課程的質量,實現雙師教師隊伍的融通建設目標。此外,中職學校還需要建立完善的雙師教師審核機制,由企業技工師傅設置相應的考核項目,從而選拔出真正兼具理論與實踐技能的優秀教師;針對雙能力教師還應提供必要的獎勵機制,除了更高的薪資水平之外,還應為其提供職稱評選、職位晉升、課題申報等方面的傾斜輔助,讓優秀教師擁有更好的成長空間。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汽修專業發展建設中,構建合作平臺是拉近學校與企業關系的重要途徑。中職學校應深度分析自身教學與實訓建設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進而找到與企業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徑,通過校本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立、評價機制完善以及雙師融通發展,實現校企合作的平臺化發展,真正落實對汽修人才的協同共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孫書峰.論汽修專業校企合作平臺的構建[J].現代職業教育,2018(30):181.
[2]張伶俐.能力本位下技師學院汽修高技能人才培養探究[J].中國培訓,2020(01):74-75.
[3]林觀釬.中職學校汽修專業“雙證融通”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施[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0(12):54-56.
作者:王儷穎 賀民 單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新形勢下計算機應用技術創新與實踐
- 下一篇:智能化技術在機械工程自動化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