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1-30 10:41:00

導語:單位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單位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簡述了事業單位的性質以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并針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核心,是事業計劃及任務全面完成的有力保證。我國現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對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體制、意識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在預算管理、資產管理、人員管理以及內部控制和監督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1事業單位的特征以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

事業單位是保障社會發展的服務性機構,主要任務是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動社會進步。事業單位與盈利單位不同,它有自己的特征:第一,事業單位不以營利為目的,一般不直接創造物質財富,對于需收費的勞務或產品往往按成本價進行收費;第二,由中央或地方的財政部門和其他提供者為事業單位提供資金,提供者對其提供的資金并不期望按投入比例收回利益;第三,事業單位不具有企業會計意義上的所有者權益,出售、轉讓、贖賣或清算等問題一般不存在,資金的使用要遵守國家管理部門等資金提供者所制定的規定。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核心,是事業計劃及任務全面完成的有力保證,其基本內容主要有單位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收支管理以及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等。新時期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兩點:(1)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制度和管理更為嚴格和規范。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也受到了市場手段的規范,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對財務管理進行強化,與之相適應的內部管理制度如招待費開支制度等必然會產生,因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制度和管理也就變得越來越嚴格和規范。(2)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點由組織資金轉向管理資金。隨著我國財政經費的日益緊縮,事業單位的業務和辦公費用被大量削減,經費的使用由政府采購部門和會計核算中心等進行監控,事業單位的部分收入也被納入了財政監管,基本上遏制了收入多元化和支出隨意化的現象。為提高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點由組織資金轉向了管理資金。

2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相關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執行財經法規制度不嚴格,財經紀律觀念淡薄,辦事不講規則、程序、手續,憑習慣、經驗辦事。(2)財務工作缺乏連續性,經常有“領導換,會計變”的現象,客觀上增加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波動,造成亂賬現象發生。(3)少數單位對發票、支票等重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按財務管理要求制定票據管理制度。大多數單位即使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造成制度化管理監督機制弱化。(4)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修訂普遍不完善和不及時,與新的財經法規和制度銜接不好,與單位情況變化和制度實際執行情況不相適應。財務管理制度不符合實際、不便于執行,直接損害到財務管理的權威性。

2.2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

主要有兩方面:(1)貨幣資金管理有漏洞,資金安全存在隱患。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事業單位的會計、出納等不相容職位沒有嚴格分離,有的崗位互串,單位對出納工作監督不到位,很少對庫存現金進行盤點。大額開支使用現金支付,白條抵庫、公款私存現象在部分單位仍然存在。公款私存具體表現有:①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以及學會的會費收入等不入賬。②租金等其他應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應交存財政專戶的收入不及時入賬。收款不用合法收據,用白條代替。③通過虛列支出、資金返還等方式將資金轉到本單位財務部門賬外,設置小金庫。(2)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嚴,普遍存在“重購建、輕管理”的現象,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處置、出租、出借以及調撥、報廢等方面管理不規范,資產使用效率低下,并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具體表現:①固定資產管理較為混亂,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隨意性很大,設施和設備購建論證不充分,造成閑置。②有的單位沒有明確的管理制度,或者固定資產的驗收、保管、維護工作流于形式。有的單位不按要求對固定資產定期進行清理和盤點,或者是固定資產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致使總賬與明細賬不相符、賬面資產與實際資產不相符。

2.3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有效的控制

(1)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投入,國家是事業單位凈資產的終極所有者,但國家并不要求償還其提供的資產,也不要求分享經濟上的利益,而是將這些資產交給公共事業單位自行經營和管理。國家對其投資,但并不對其進行財務管理。(2)事業單位一般對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投入表現積極,對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研究相對不足,造成投資的所有者缺位,資金使用管理薄弱,導致資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少數單位超支浪費現象嚴重,超標購買小汽車、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進行高檔消費,致使單位的會議費、招待費、車輛燃修費居高不下。

2.4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個:(1)重視預算收支,忽視預算編制和評價,使現有資金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認為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就是從財政“要錢、花錢”的過程,對編制預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采取應付的態度,形成了在實際工作中遇事才跑財政的局面,導致預算推行難度大。(2)因為忽視預算編制,因而形成了財務決策的隨意性,產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亂”現象,致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大打折扣。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支出審批制度不嚴格,隨意擴大開支范圍,巧立名目發放獎金,提高補貼標準;隨意改變資金的用途,“專款不專用”的現象經常發生。(3)部分單位雖然編制了預算,但對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不進行跟蹤審計,即使跟蹤調查,也是分析膚淺、總結簡單,效益考核基本是走過場,成本考核幾乎是空白,從而使好多項目難以取得預期的社會效益。

2.5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一些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部分單位內部未設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內部審核監督僅由一人或多人專職或兼職。部分單位內部未實行統一的財務管理。(2)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夠合理,業務交叉過雜,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確。(3)會計事前、事中、事后審核監督流于形式。有相當一部分單位未設內審機構,已建立內審機構的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更多的還是有章不循,將已訂立的制度“印在紙上,掛在墻上”,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計,內部監督執行大打折扣。遇到具體問題時過分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名存實亡,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4)個別單位為了小團體利益,要求會計人員在會計數據上做文章,或假賬真算,或真賬假算,造成賬實不符、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以達到偷漏稅金、隱瞞資產、虛假業績的目的。一些應當建賬的單位不建賬目,不按制度規定設置會計科目,保管憑證、賬簿、會計報表及有關的合同、協議等資料,想混水摸魚、僥幸過關。(5)有的把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支出分散到科室管理,違反了“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規定。

3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3.1加強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相互約束機制

事業單位要在國家宏觀管理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建立起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對現金的管理,財產的審批,審批權限的分配,財務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資金的籌集和使用,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都要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制度制定要體現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即制度的制定必須結合單位實際,不能生搬硬套,內部財務制度的條文在表述上應盡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并與日常會計核算的實務緊密聯系。應用完善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約束財務行為,減少或避免各種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發生。對薄弱環節和重要崗位要加強控制,細化責任,做到制度管人、責任到人。不相容職務一定要分開,保證資金安全。所有資產都要定期核對,切實做到賬賬、賬實相符。還應經常對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執行效果進行評價,當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有變動和修改,或評價發現內部控制出現薄弱環節時,應當及時加以改進和完善。

3.2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隊伍建設,適應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1)事業單位領導要帶頭認真學習有關財政、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財務管理和依法理財的能力。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定期聽取本單位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情況匯報,支持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督促下屬部門和職工增強財務管理意識,保障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2)要加強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要有計劃地吸收一些年輕的、具有會計或審計專業學歷、懂業務的人員充實財會和內審崗位,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力量。(3)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和政策水平,適應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形勢的需要。對在單位理財活動中有突出表現的人員,應加以獎賞和重用。

3.3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財政檢查、外部審計并重,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有條件的應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或確定專職的內部審核監督人員。嚴格財務管理程序,明確職能,強化責任,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嚴格控制支出標準。并定期開展內部財務檢查,對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全面審查,向單位行政辦公會或職工大會通報檢查結果并提出改進措施,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4強化預算管理,加大預算約束力度

財務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預算、執行預算和監督、考核預算執行情況三部分內容,可見,預算工作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預算管理應堅持預算編制、執行、評價并重的原則,徹底改變“只重預算執行,忽視編制和評價工作”的預算管理方式,科學、合理地編制部門預算,大力推廣“零基”法、績效編制方法,實行預算內外綜合統籌,將全部收支編入預算。另外,要進一步細化預算收支項目,落實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措施,切實保證預算與實際相符。同時,要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廣泛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進行評價分析,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5積極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保證財務管理科學、高效

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通過改變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和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可以強化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從源頭上遏制行政事業單位腐敗,杜絕胡亂花錢、鋪張浪費現象,達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以資金控制為目標,以加強財務收支監督為重點,可以成立會計核算中心,以高效理財為取向,將所有賬戶及會計業務處理權集中到會計核算中心,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力求核算、管理、監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必要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強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職能,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