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教學的創新
時間:2022-07-09 10:51:54
導語:財務管理教學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對財務管理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
(一)改革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方法
高校要結合當前市場發展的需要,根據社會的發展形勢來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在教材的選用上也不要墨守成規,要根據學校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來選用可以使學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學習財務管理知識的教材。在教材中可以根據區域的具體情況融入其教學特色,讓學生在枯燥的理論知識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只是按照教材來固定地給學生傳授一定的知識,這樣不但老師比較累,學生的接受效果也不好。所以,應該更新財務管理的教學方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學會更多的財務管理技能。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大膽探求知識的能力,并使他們在處理實際問題時相互啟發,大膽質疑,并可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探索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能根據國際和國內市場行情的變化作出決策,使學生的模擬操作更具實際的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財務管理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重點介紹企業理財的基本理論,然后根據這些理論去尋找一些日常生活的典型的案例給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將幾個案例進行仔細的對比和分析,然后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讓學生親自去搜集一些具體得案例,并對其進行調查分析,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搜集資料以及觀察和分析的能力。讓學生在具體得案例思考中對財務管理的理論知識有著更深一步的了解,可以提高學生對事情的認知程度,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合作學習法,這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度都有積極的影響,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來進行角色的扮演,對自己進行職場角色的定位,在具體的協作中提前感受到職場中溝通和配合的重要性,教師指導學生從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的發展前景、競爭對手情況、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資金來源情況等方面對小組協作的情況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理解,可以增強學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能力,改變了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自己接受的單一的教學方式,而是以一種相互幫助,相互協作的方式來取代了,在互相的幫助和合作中可以使學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有一種共同進步的團體意識,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
(二)增加財務管理教學的實踐活動
傳統的教學方式即使對理論知識的教授也過于呆板,教師沒有形象的表達與舉例,學生對其缺乏直觀的感受,對高深的理論知識缺乏到位的理解。所以,要將財務管理知識用一種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使課堂理論日常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財務管理知識源于經濟生活和生產實踐,但其理論及方法又高于經濟生活和生產實踐,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有限,又缺乏一定的實踐經歷,對企業的日常的經營運用缺乏直觀的感受,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自然也不能得心應手,老師如果直接將企業生產中的具體得例子舉出來不但不能夠加強學生的理解,反而會造成學生的困惑,不利于實踐教學。為了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給學生舉一些比較常見的接近其生活的例子,用一種比較形象和直觀的方式來使學生對理論知識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可以更輕松地掌握和使用。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水平。傳統的財務管理的教學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樣容易導致學生眼高手低的缺陷。為了增強學生的實際活動能力,要強化財務管理的實踐教學環節。可以根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來對學生進行實際的訓練,現針對具體得知識點來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對基本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學生基本知識掌握牢固的基礎上,再對其進行綜合的訓練,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串到一塊,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和把握,并對其有著熟練的應用能力。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對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有著大致的了解,還逐步掌握了財務管理的基本技能,可以學生的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也可讓學生全面檢驗自已的決策能力。學校對學生進行實踐的訓練一方面是校內的實踐訓練場地,更主要的是校外的實習基地。學校可以與企業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與企業簽訂長期的職業實踐協議,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可以定期向企業輸送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通過頂崗實習為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接受鍛煉創造了條件,也為企業與畢業生雙向選擇提供了機會。同時也可使學生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掌握實習單位的核算方式,具備獨立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崗位技能,為學生將來適應財務管理崗位打下扎實基礎。
(三)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專業素養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占據主導的位置,很少關注學生的具體感受,這樣的方法教學效率比較低,也容易使學生失去教學的興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應該首先改變教師的主導地位,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中心位置,把以教師“教”為主變成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教與學是雙向活動,而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在學習中的策劃者,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才能真正激發學習的求知欲望和創新精神,才能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形成教與學的良性溝通并產生質的飛躍。由被動教學到主動教學,有主動教學到互動教學,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相長。除了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的培養外,還要從學生未來的就業出發,注重對其進行職業道德的培訓,在財務管理課程之外,要單獨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教師要結合當前社會及職場中的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仔細的講解,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逐漸意識到職業道德在其以后的就業中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給其講解一些財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其對其有著充分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使用這些法規來約束自己,能夠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財務管理教學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該行業的需要,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應該對其進行有效的改革。不僅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能夠進行相關的實踐,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增強自身處理事情的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讓學生能夠知法守法,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具體得法規來約束自己,增強自身的職業操守,提高學生的就業機率,為企業輸送更多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作者:曲曉昱單位:撫順市新賓縣酒管辦
- 上一篇:財務管理信息化構建的思考
- 下一篇:中職老師師德現況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