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成本核算的運用
時間:2022-03-14 09:35:12
導語: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成本核算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醫療改革之下,量本利分析方法作為醫院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核算手段也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若實現全成本核算的效益,那就需要利用量本利分析方法對全成本核算結果進行分析。本文對量本利分析方法在我國醫院全成本核算的結果進行分析,使得科室更加全面清晰認識到自身的管理狀況,并對醫院經營決策提供相關的建議,促進醫院對自身的經濟活動作出合理規劃,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
【關鍵詞】量本利分析;醫院;全成本核算;應用
隨著全成本核算在醫院財務管理中得到了極大的應用推廣,其已經成為醫院經濟管理的新熱點話題。然而全成本核算是一種管理的手段,自身并不能夠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做好全成本核算結果的分析工作,發揮其管理的效益,才是今后的重點所在。因此,筆者結合自身對于全成本核算管理的經驗,并利用量本利分析方法對醫院全成本核算結果進行有效地分析,提出了目前科室管理之中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以及對策。并通過對醫院科室量本利的分析,使醫院對其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認識,為科室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促進其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
一、量本利的相關概念
對于量本利分析方法的運用,需要掌握數量、成本以及利潤的相關概念,并了解其中之間的聯系。對于量本利之間的聯系研究,是將成本以及數量作為研究基礎的,并將收入和利潤加到里邊,從而形成一個正規的模型。成本將會被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在業務量不斷增加的狀況下呈正比例增加的成本,比如藥物、醫療器材等;固定成本是不受業務量影響,比如醫療設備的折舊。當醫院收入和成本呈現相等狀態的時候,其業務量就會出現一個臨界值,稱為盈虧臨界點。它對于量本利分析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安全邊際則是正常銷售額超過盈虧臨界點的部分。對于醫院銷售額的下降有了一定的論述,保持其不會出現虧損情況,這是對盈虧臨界點的擴充。關于量本利的有關公式如下:貢獻毛利益=業務收入-變動成本單位貢獻毛利益=單位收費水平-單位變動成本保本業務量=固定成本/(單位收費水平-單位變動成本)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二、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全成本核算中的相關應用分析
在醫院全成本核算過程中,將量本利分析方法應用到全成本核算之中,在分析過程中由于成本在歸集過程中存在不完整的情況,使得結果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本次量本利研究之中,對我院2015年上半年科室全成本核算結果中運用量本利分析方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討。
(一)科室具體情況
2015年上半年,醫院科室在進行全成本核算中使用了量本利分析,經過核算其結果是該科室上半年的收益大約為95萬元,收益最高的環節是門診環節,這是因為它的業務量比較多。其中,門診的收益就達到270.20萬,但是住院服務虧損了221.95萬,門診的收益剛好與住院服務環節存在的資金虧損相持平。本科室在上半年中的門診業務量比較多,其數量有23600人次,每門診平均收費為158.27元,而平均成本支出為121.83元,按照公式可得每門診人次收益36.44元。住院部上半年人數為23600人,病人平均住院為6.1天,病床使用率為97.1%,每床平均的日收入水平達到675.53元,每床平均日成本支出為843.86元,每床日收益為-168.33元。所以說,住院服務環節資金虧損嚴重。
(二)量本利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2015年上半年,本科室的保本人次為7528人,如果保持變動成本以及人次收入水平不變,那么人次在每一高于保本金額的時候就會將收益提高114.53元。在其門診收益水平比較高的狀況之下,如果將門診單位成本減少或者將門診收費進行提高,科室保本人次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減少,但是它卻可以促進單位收益水平的提高。在上半年中本科室住院保本床日數為11420床日,如果保持單位變動成本和每床日收入水平不動的時候,那么每床日收入水平減去每床日變動成本就是科室收益,也就是說411.22元。本科室上半年有7240床日為實際開放床日數,如果科室對于住院服務盈利目標的實現只是靠床位的使用率,這就需要科室對于床位使用率達到136.33%。住院服務指標對于收益因素變動分析的影響很大,如果在保持其他指標不變的情況之下,只是變得分析指標,那么科室病床的使用率提高1%,科室就會增加63個床日,總的收益就會提升3.25萬。
三、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全成本核算中的應用
根據以上的統計分析,我們就可以得出,在醫院中的盈利還是主要靠醫藥成本的大量投入,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之下獲得的利潤比較少,以至于醫院負擔比較大,出現了很多的醫療問題。其真正原因在于醫院服務的種類比較多,其程序以及對象比較雜亂,而且數量也比較繁多,通過量本利分析方法只能在宏觀上進行統計和分析,對于數據的收集以及分析出的結果都會有一定的誤差存在。所以對量本利分析方法要正確對待,對于其存在的問題盡量避免。
(一)促進醫院量本利成本的核算方法改進
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表現,它是在物質方面和精神層次方面都有一定提升。量本利的核算方法可以說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將這種方法更好地運用到醫院的日常管理之中,可以更好地進行財務核算。我們在立足自身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國家的一些管理與運營模式,對其進行仔細地分析與總結,總結出適合我國醫院的成本核算體系和相關的模式,促進其發展和壯大,從而能以比較豐富的數據以及理論促進現代企業的發展。
(二)嚴格區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醫院的運行是不斷處于變化過程之中的,量本利的分析方法對于測算結果也是處于可變的狀態之中,而且在醫院會在未來在投資方面增加數量,對于成本各種變量也會相應地增加,那么這對于我們就提出了要求,需要時刻關注核算的過程,對于成本中固定成本以及變動成本低的劃分也要嚴格區分,我們知道不斷增加固定成本的額度,那么固定成本中的一部分就會轉變成為變動成本。對于固定成本的認識不能只是局限于原來的概念和認識,而是需要具體進行分析的。在核算過程中,可以按照時間階段進行很好的分析,設定一定年限的固定成本折算目標,那么在這個核算過程中就需要重新進行價值的評估,從而形成一定的對比,并及時調整長遠目標,對于未來做出的決策更加合理化。
(三)對于業務量以及成本價格要明確
通過以上分析,醫院的產品以及服務是跟市場中其他企業的生產產品和服務是不同的。醫院產品以及服務的特殊情況,使得醫院門診人數以及住院人數發生變化的情況之下,使得量本利分析方法在核算的過程中也是不能夠準確地得出醫院的成本以及利潤。醫院在整體上的規劃以及對科室的設置都是比較固定化的,然而在每一時期醫患需求實際量并不是能夠預測到的,那么就產生了醫院工作量以及任務量的不準確數值,對于醫院的日常工作也是無法按照順序進行下去的。對于業務量的估算,也是需要對醫院的整體狀況、需求、實際發展變化等多方面因素的進行有效的分析,才能夠得到量本利分析方法的正確數據。即便醫院在價格上是按照國家規定執行的,并沒有自主決定價格的權力,那么在確定單位價格的時候,就需要在本地區出臺的物價標準上進行核算。
四、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全成本核算中運用的局限性
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全成本核算過程中具有局限性,這是因為醫院復雜的結構決定的,很多的企業是單品種或者多品種類型,但是醫院提供的服務卻達到了上千種,對于每一種服務都進行單獨的量本利分析是不可行的。然而,很多門診人次以及每住院床日的指標之間都有很大的不同,只能使用綜合平均指數將這些服務以及門診和上萬床日作為一個單一產品進行分析,那么在得出的分析結果之中就會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差別。醫院對于科室進行量本利分析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影響情況,從而將科室經營的風險降到可控制范圍之內。
五、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全成本核算中的應用效果
量本利分析方法在醫院全成本核算中的應用可以使得各個科室對自身的經營情況更加了解,同時對科室的決策提供比較有效的數據以及理論支持。在量本利分析方法的應用之下,很多科室的收益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增長幅度也比較大;住院部使用病床率已經大大提高,截止到10月份,就增長了15%左右;門診量也是有所提高,同時每床日成本有了下降的趨勢。對于醫院整體的經營情況,其業務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的數據表明量本利分析方法在全成本核算過程中應用,能夠使得科室對于成本可以進行降低,對于醫院的整體效益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量本利分析方法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屬于財務統計方面的統計方法,然而隨著市場不斷發展帶動之下,對于醫院來說,這種分析方法的運用就需要我們從多種角度以及方位進行思考。很多醫院在利用一些實際的數據以及結果和量本利分析方法,對于醫院的改革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對于醫院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對于醫院效益的提升也是很有幫助的。
作者:周愛珍 蔣 翔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參考文獻
[1]湯建鳳.醫院全成本核算中的本量利分析[J].財會月刊,2012,02:51-53.
[2]張軍華.成本管理中的量本利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2,15:165-166.
[3]王爭,黃龍梅.醫院運營狀況的量本利分析[J].經濟師,2012,11:151.
[4]張繼興.沈陽市某醫院量本利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5,03:198-200.
[5]許軍用.量本利分析在醫院科室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以廈門市某醫院神經內科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5,10:305-309.
[6]薛琴,王嵐,冷鍇,唐曉東.量本利分析法在醫院成本分析中的應用[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326-328.
- 上一篇:節能減排對企業安全生產的影響
- 下一篇: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對煤炭企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