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成本核算及銷售定價分析
時間:2022-10-27 02:58:33
導語:服裝企業成本核算及銷售定價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作為國內傳統服裝企業,受到了國外快時尚品牌及網絡電子商務沖擊,面臨著銷售價不變也材料人工成本費用在不斷上升的壓力,如何降成本費用就是成為服裝企業的戰略要求。品牌服裝企業除自己有生產能力外,主要會找優秀工廠進行貼牌加工,那服裝企業的成本核算主要有兩方面。
2自己工廠生產成本核算
具體步驟如下:2.1計算所耗用材料(1)計算面料材料的宗旨:在不改變服裝結構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利用材料。(2)選定計算材料的標準碼:計算材料時標準碼是根據服裝工藝單上全套尺碼,結合以往各號碼的訂單量,用加全平均法取出中間碼來進行計算材料,當然要增加合理的損耗。(3)按服裝樣品計算出所需要耗用的輔料,如:里布、拉鏈拉頭、紐扣、主嘜、吊牌等輔料。2.2詢價確認完所耗用的原輔材料后,就進行采購環節,尋找原來有合作優質材料商或經評估后符合條件新的材料商中,向不少于3家材料商發出要約申請,在收到回復選擇質優價廉的材料商合作,確認采購單價。當然是新材料新工藝的也可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2.3制作成本計算單服裝的單價是由很多方面構成的,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材料成本:即服裝所需材料費用總和,主要包括如下項目:①主料:面料、里布、皮料等;②輔料:拉鏈、鈕扣、主嘜、號標、價格牌及合格證等;(2)人工成本:按服裝生產工藝流程制定合理工價;(3)包裝成本:包括膠袋、紙箱、包裝紙、干燥劑、貼標等;(4)運費:散貨和柜貨的價錢相差甚遠,所以工廠要盡量爭取走柜貨,以降低運費;(5)其他費用:水電費、折舊費、檢測費及公司必要管理費及稅收成本等合理的計入商品成本中。2.4加強成本內部控制原輔材料市場競爭激烈,價格相對透明,所以企業想取得成本差異競爭優勢,首要考慮的是向內要資源,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工藝自動化,利用規模化生產來提高作業效率,努力減少不相關成本和費用,從而降低單品成本,使得產品更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
3外加工生產成本核算
工廠成本只包含工藝/面里料/工廠自購采購的輔料/加工費用/利潤等,有標識性的輔料如:吊牌、主嘜、扣子、拉頭等屬于公司采購部分的材料成本需在工廠價格的基礎上外加成為總成本。3.1服裝加工企業正常報公式如下:(1)工廠成本=面/里料+工廠自購輔料+成衣加工費。(2)工廠利潤金額=工廠成本×利潤比例。(3)工廠報價=工廠成本+工廠利潤金額。(4)產品不含稅報價=工廠報價+品牌方提供標識輔料成本。(5)產品含稅報價=商品不含稅報價×工廠要求稅點。3.2注意事項(1)委托方提供標識輔料成本不應作為工廠利潤金額計算的基數;(2)所有原輔材料先按不含稅價格來計算工廠報價。如果原輔材料按含稅價來計算工廠報價,產品含稅報價又有工廠要求稅收,那會使報價中有“稅中稅”,產品成本價就更高了,雖說一件衣服可能多幾毛錢或幾塊錢,但訂單規模量大的話,一年下來就多了幾十萬上百萬成本。3.3會計處理雖是委托外加工,但作為品牌經營公司,帶公司loga的標識輔料(如拉頭、鈕子、主嘜、號標、價格牌及合格證等)一般都是委托方提供的,這里面會有兩種會計處理方式:一種是將標識輔料作為委托加工物資核算,發出材料時增加委托加工物資,減少材料,收到貨品時增加庫存商品,減少委托加工物資和增加應付賬款,這樣每入庫一批產品就要計算所耗用的標識輔料成本,會產生大量的成本計算工作;另一種先賣出后買入的方式處理,發出材料時借記“應付賬款”項目,貸記“材料”項目;收到商品時借記“庫存商品”項目,貸記“應付賬款”項目,省去了委托方入庫還要成本核算步驟。服裝企業從產品研發到開訂貨會,經歷了設計圖紙→打樣→工廠報價→制定統一零售價等流程,訂貨會上零售價采用了成本成倍定價,依不同品類按成本4~5倍進行定價,與參加訂貨客戶是按零售價3.5~5折進行結算。但企業自身成本過高,成倍后所定零售價跟同行業品牌價格就沒有競爭優勢,所以只能被迫降低定價倍率來保證銷售量。近年來隨著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深入推廣,經濟正脫虛向實方向發展,國民的消費趨向于理性,消費者對服裝品牌追求也走向追求舒適、個性的方向發展。現電商平臺上進入完全競爭市場,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特別強烈,所以在電商平臺上銷售以顧客為導向,在與同品牌同品類中尋找顧客可接受價格。以“競爭性價格”來確認企業的目標成本。目標成本,是由價格引導的成本計算。確認了目標成本,企業重點應在產品設計、開發及規劃階段。服裝企業作為實體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外市場經濟競爭下,企業要苦練內功,扎實推廣內部控制,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的生命周期來控制產品成本費用。
作者:賴長裕 單位:福建奔狼服飾有限公司
- 上一篇:國有林場資產管理對策研究
- 下一篇:成本核算助力企業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