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特許經營培訓的現狀與發展

時間:2022-03-20 03:47:00

導語:淺析特許經營培訓的現狀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特許經營培訓的現狀與發展

摘要介紹了特許經營培訓現狀,剖析了其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因素,從觀念的革新、方式的轉變、內容的豐富以及互聯網的應用等方面對中國特許經營培訓的發展趨勢做了預測。

關鍵詞特許經營培訓

1特許經營及其培訓的內涵

特許經營是指通過簽訂合同,特許人將有權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標、商號、經營模式等經營資源,授予受許人使用;受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一經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并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

特許經營培訓是指為實現特許人的知識、標準、規范以及文化理念在特許經營體系內的快速傳播與落實,由特許人主導、受許人參與的一系列學習活動。按照法律制度的安排,特許人有義務為受許人提供開展特許經營所必需的銷售、業務或者技術上的指導、培訓及其他服務。同時,受許人也享有接受培訓的權利。

2中國特許經營及其培訓的發展現狀

2.1起步晚,發展快

特許經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歐洲的啤酒釀造商將銷售啤酒的專賣權授予一些小酒店,但是,被業界公認為商業特許經營起源的是1851年Singer(勝家)縫紉機公司在全美各地設置加盟店,為此而撰寫的第一份標準的特許經營合同書。

中國特許經營的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麥當勞與肯德基的進入標志著特許經營的啟蒙運動在中國展開,雖然中國特許經營比歐美國家晚了一個半世紀,但是發展速度之快卻是震驚世界的--國內目前運作的特許經營體系已達到2000多家,涉及了餐飲、服裝、出版、教育培訓、洗衣、美容美發等50多個行業,并且成為全球運行特許經營體系最多的國家。在中國特許經營實踐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后、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教育培訓體系以及相關質量認證等等。

2.2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培訓被提到法律高度

1997年11月中國政府頒布了《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但是由于當時人們對特許經營的認識大多仍與連鎖經營的概念糾纏在一起,加之對特許經營也沒有形成明確的監督管理體系,因此實際上這些法規和制度的法律約束力很弱。之后,在1999年的《關于進一步規范特許加盟活動的通知》、2000年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有關規定》、2002年的《關于規范加油站特許經營的若干意見》、2003年的《關于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連鎖經營管理的通知》等10余部相關法規中,逐漸明晰了特許經營的相關權利、義務、法律責任等問題。2004年12月商務部正式頒布了《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在特許經營的定義、信息披露制度、監督管理體系等方面較之1997年的試行辦法有了重大的改進,標志著中國特許經營真正開始走向規范、健康發展之路。

值得強調的是,2004年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明確提出了特許人應當履行的義務中包括為受許人提供開展特許經營所必需的銷售、業務或者技術上的指導、培訓及其他服務。這意味著培訓被提到了法律高度,成為特許經營體系建立的一項法律制度安排。

2.3培訓理念不正確、培訓體系不完善、內容和形式枯燥

由于培訓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企業管理者對待培訓隨意性比較大,不能從企業戰略管理的角度來看待培訓,過分強調短期效應,使得培訓缺乏長期、系統的戰略支持,這也正是中國大量特許經營體系自身發展緩慢、甚至半路夭折的原因。大量的特許經營企業沒有自己的專業培訓中心和培訓體系,基本上是依靠外界培訓機構來完成這方面工作的。培訓體系的不完善導致不同階段、不同層次需求的培訓難以滿足,嚴重影響個人與組織績效提高。

中國特許經營企業的培訓絕大多數停留在技能培訓上,缺乏知識與理念的培訓,不能正確地分析員工缺少的是知識、技能,還是需要轉變觀念,造成培訓的針對性不強,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影響了培訓的效果。例如,在培訓中往往采取"上大課"的形式,這種情形造成店長們在重復學習對他們來說是很基本的概念,而較低級別的店員又在學習脫離他們崗位要求的內容。

2.4培訓機構形式多樣,參差不齊

特許經營培訓大致可以分為兩種:職業化培訓與學歷式教育,前者主要由一些專業的特許經營管理咨詢機構來承擔,但是這些機構還沒有公認的完善培訓體系,相應的培訓證書在業界的認可度也非常低;后者是以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特許經營學院的成立為標志,這意味著特許經營教育終于有了權威性的機構與認證。盡管是這樣,特許經營的理論發展還是遠遠落后于實踐。

3中國特許經營培訓發展的瓶頸

3.1缺乏專業的培訓師與督導員

培訓師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理念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根據企業或個人的特點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與內容,并為企業建立一個高效運營的培訓中心。督導員的任務是協助培訓師完成培訓工作,達到預期效果,這就要求督導員能夠正確理解培訓目標與內容,并且在現場監督被培訓者的行動對其進行指導,保證培訓質量。按照每個特許經營體系需要2個培訓師和10個督導員來計算,目前中國特許經營企業需要2400個受過專業訓練的培訓師與督導員,當然,這個數字會隨著特許經營體系數量的不斷增多與規模迅速膨脹而飛速提高,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特許經營學院將成為中國特許經營企業高級培訓師與督導員的搖籃

3.2缺乏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結合

在美國,近些年來,在職培訓與正式課堂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許多機構,包括凡尼梅公司、漢堡王公司、冠軍國際公司、太平洋電話公司、克雷研究公司和越能人壽保險公司,均與大學建立了密切聯系,并向教育項目投入了上百萬美元。中國特許經營的教育培訓基本上是職業化培訓,還沒有與學歷教育相結合。這就導致接受職業化培訓的員工缺乏特許經營理論的系統教育,對理解企業經營戰略與為什么以特許經營模式發展帶來困難;同樣的,特許經營管理專業的學歷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也缺乏對特定企業的深入了解與認識。如果企業將培訓作為一種福利,獎勵優秀員工到大學里進修特許經營管理專業并回到企業里繼續工作,那將為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吸收特許經營管理專業的在校生到企業里帶崗實習也能為企業的發展儲備人才。

4中國特許經營培訓的發展趨勢

4.1觀念革新:培訓是企業的戰略投資

許多中國特許經營企業將培訓看成是一種短期行為,并認為它是一項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負擔的費用支出。據統計,美國企業每年花300億美元用在培訓上,約占雇員平均工資收入的5%,培訓費用的巨額增長說明外企管理思想的變化。韋爾奇任GE總裁以后,對幾乎所有部門削減成本,卻對它的培訓中心--克羅頓投資4500萬美元,用以改善教學設備。越來越多的外企瞄上中國的特許經營市場,HP正在中國建立自己的數碼影像特許經營體系,培訓將成為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給中國特許經營帶來一些啟示:培訓是企業的一種戰略性投資。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特許經營企業要想獲得一席地位必須從觀念革新開始,將培訓提到戰略高度。

4.2方式轉變:內訓與外訓相結合

目前,已有120多家美國跨國公司都自己開辦了管理學院,HP不僅有商學院,還有IT管理學院。這種內部培訓機構有利于解決公司面臨的現實問題,而且可以減少培訓的費用。但是,特許經營管理畢竟是一個新專業,在中國乃至亞洲,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特許經營學院是唯一開展專業化教育培訓與科學研究的機構。因此,這方面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企業很難通過自己的培訓機構開展特許經營的系統教育。借鑒國外一些企業與大學合作開展教育培訓的經驗,中國特許經營企業也逐步意識到大學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尋找企業內訓與外訓的結合點--未來可能將員工送到大學進行培訓或者通過旁聽相關專業課程來實現特許經營培訓的飛躍。

4.3內容豐富:技能、知識、理念、角色培訓相并重

目前中國特許經營企業的培訓主要是基于操作技能的培訓,忽視了知識、理念、角色培訓的重要性。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特許經營學院院長劉文獻教授曾經說過:"技能培訓能夠提高效率,知識培訓使人變得聰明,理念培訓能夠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角色培訓使員工的行為更加規范化。"這是他多年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高度總結。美國企業的培訓內容非常豐富,從員工的適應性培訓到員工健康計劃無所不包,這一點是值得中國特許經營企業借鑒的。從目前發展來看,中國的一些培訓機構也開始幫助企業建立理念培訓的概念,并對不同崗位的員工設計不同內容的培訓,體現了技能、知識、理念、角色培訓并重的趨勢。

4.4平臺廣闊:互聯網實現實時培訓

美國企業已經開始越來越多的利用互聯網開展在線培訓,包括遠程電信會議、小組形式視頻會議、個人電腦視頻會議等等。以HP數碼影像為例,它計劃在未來的幾年內建成一個幾乎涉及全國所有城市、包含10000家單店的特許經營體系,如果所有的培訓還是以集中授課式開展的話,交通、財務費用等方面的問題會非常嚴重。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特許經營企業提供了一個更加及時、高效的培訓平臺,目前也有一些企業在開發基于互聯網的培訓教育平臺,這將推動中國特許經營企業迅速擴張與高效運營。

5小結

中國特許經營經過20余年的發展,在不斷成熟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培訓越來越被特許經營企業重視,但是培訓市場的不成熟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中國特許經營企業的發展。在借鑒世界知名企業培訓經驗的基礎上,中國特許經營企業更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建立培訓體系來推動特許經營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吉建,湯艾菲.商業特許經營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蓋松元.企業培訓的五大新趨勢[J].國際人才交流,2004(4)

3楊菁,李曼麗.當前美國企業培訓的現狀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