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信用規范論文
時間:2022-03-04 08:53:00
導語:電子商務信用規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日商務部出臺了《關于促進電子商務規范發展的意見》(下面簡稱《意見》),要求規范電子商務信息傳播、交易、電子支付和商品配送等行為。電子商務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后,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但由于一直沒有一部相關的法律予以規范,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誠信等問題的困擾。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梅紹祖看來,此次《意見》的出臺很有必要,但是要落實到實處卻比較難。
記者: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請你為我們介紹一下,在此背景下商務部出臺《意見》的目的何在?
梅紹祖:電子商務在國內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2007年中國網商交易額有望突破13000億元,而中國網商的數量也已經超過3000萬。同時,企業網商的網上交易額從2005年的9.85%,增長到2007年的16.62%.但是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可以說還處于起步階段,整體應用水平比較低,交易環境有待改善,社會公眾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有待提高,電子商務信息披露、資金支付和商品交付等行為還有待規范。在此背景下出臺《意見》無疑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另外,據我所知有關部門也考慮過出臺電子商務法。但是現在條件還不太成熟,在條件太成熟的情況下,先出一個指導意見,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出臺有關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
記者:據了解,我國相關部門曾出臺過規范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此次商務部出臺的《意見》和以往的類似文件比較,有什么不同之處?
梅紹祖:這是商務部2007年以來針對電子商務發展所的第二個政策性文件,2007年3月,商務部曾《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明確了電子商務的交易主體資格以及網上交易的基本原則。而此次的意見分別從電子商務的各個層面進行了規范,包括信息傳播、交易行為、支付行為等。
這次出臺的《意見》較為宏觀,它的內容有兩個文件依據,分別是《國務院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許多發展電子商務需要做的、需要研究的事情,已經很全面,它需要的是貫徹和落實。我認真對比后發現,商務部《意見》里的內容雖然很全面,但沒有超出國務院出臺的上述兩個文件的范圍。
記者:就您提到的,在電子商務發展初期,任何一個有針對性指導意見的出臺都可能對這個行業造成影響。那么《意見》是否會對我國電子商務產業帶來促進作用?
梅紹祖:商務部這次出臺的《意見》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全面但不夠具體。目前來看,《意見》能給我國電子商務帶來多大的促進作用還很難說。其實就像電子簽名法的出臺,電子簽名法對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多大作用,很難說清楚。
現在有多少地方多少人群、多少機構在使用數字簽名?應用的效果如何,說不太清楚。這個《意見》也類似于加息對證券市場的調控能起到多大作用一樣,并沒有一個很客觀的、可量化的統計標準。其次,商務部的《意見》只是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比較宏觀,并不是強制性的法律,所以實施效果就更難確定了。
其次,《意見》里提出要規范電子商務信息傳播方式。采取列舉法列出了幾項,但是還不夠全面,像移動手機就沒有包含在內,手機短信能不能成為信息傳播的手段?《意見》中并沒有闡述。另外,《意見》還提到要保護電子商務企業的商業秘密,那么個人信息、隱私權要不要保護呢?我覺得這也需要斟酌。《意見》還提到要保障信息的有效傳播,要協同有關部門打擊電子商務活動中存在的虛假宣傳、質量欺詐等行為。那么由誰來保障信息的有效傳播?協同有關部門,由誰為主?《意見》作為一個部門出臺的指導意見,怎么落實確實需要考慮。
作為《意見》條文過于宏觀,在細節部分又沒有說得很明確。如《意見》中提到的骨干電子商務企業或者中小電子商務企業其劃分的標準是什么?由誰來認定?這一切在國家層面還沒完全統一。而且電子商務企業經營時是不是一定要實施會員制?以什么方式實施?在這方面《意見》雖提到了,但卻沒有完全的細化,等等值得商榷。
記者:在網絡購物中,第三方電子支付因其安全等因素很受購物者歡迎。但我國一直沒有相應的監管法律,此次《意見》里提出要規范第三方電子支付服務行為,這個提法對我國第三方支付業將帶來什么?
梅紹祖:《意見》第四部分提出要引導電子支付行業規范運營管理。我在以往所有有關電子商務的文件里都沒看到“電子支付行業”這個提法。在我看來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在目前還不明確,沒有人說第三方支付是不合法的,但是也沒人說它是合法的。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就開始準備為第三方支付出臺管理辦法,但是人民銀行并不把它稱為第三方支付行業,要出臺的是清算組織管理辦法,把第三方支付機構納入到清算組織的范疇里。而且對于第三方支付的認定標準,由哪個部門對它進行認定等還要假以時日。況且第三方支付組織總體而言規模還很小,達不到作為行業的規模。所以《意見》里提出“規范引導第三方電子支付服務機構提高行業信譽,謹慎穩健運營,防止盲目擴張和無序競爭……”就沒有太多的實際操作意義了。
- 上一篇: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論文
- 下一篇:電子支付市場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