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互融教學模式

時間:2022-06-13 07:08:00

導語:電子商務互融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互融教學模式

21世紀電子商務不僅在微觀上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組織管理模式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而且在宏觀上也影響國家貿易關系和國家未來的競爭。然而,由于人才培養的滯后,人才短缺已成為我國在發展電子商務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中最根本、最緊迫的問題。電子商務職業人才的極度缺乏,大大制約了電子商務這一新興的交易方式在我國的發展。培養具有能夠將現代信息融合到商務管理、又能實際動手操作的復合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已經迫在眉睫。

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1、實踐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制定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時,還處在瞎子摸象階段,由于校企之間缺乏真正的合作,學校對電子商務在企業經營管理及生產實際中的應用缺乏必要的了解,課程和教學內容的制定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基本上就是將現有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還有商務方面的課程簡單地排列在一起,課程之間缺乏有機的融通,甚至有的課程已明顯落后于實際應用,課程體系既缺少系統性也不科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來自企業實際的案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實驗上機課往往流于形式,不能達到預期成果。在電子商務實踐教學中,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會購買電子商務虛擬實驗室教學系統,讓學生模擬電子商務模式及過程。但是一套軟件往往不能涵蓋電子商務的全部環節,受教學經費的限制,大多數院校也不可能購買全套軟件。還有就是有很多軟件不能及時更新升級,和業務往往滯后于現有電子商務模式和應用。由于商務環境和商務行為本身是復雜多變的,而軟件是將所有商業行為流程都固化,因此這種對單一流程的模擬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也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校外頂崗實習難以真正落實為了提高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效果,除了校內模擬實驗以外,在以往的實踐教學活動中,也曾經采用同產學研合作單位共同承擔實訓實驗任務,讓學生在企業現場頂崗實習,這種方式雖然是職業教育大力提倡的,但是可操作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學生無法全部參與。由于電子商務行業地域分布的特殊性,中西部地區電子商務企業很少,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也很少,因此不能大量接收學生實習,而能真正在電子商務崗位上動手操作的更是稀少;二是實習內容不全面不系統,不能涵蓋專業能力需求。學生無法在所有崗位上實習,實習企業一般都會根據業務需要,安排學生在某個單一崗位上實習操作,學生無法領會電子商務的真正內涵;三是學校與實習企業合作不暢,合作機制難以真正建立,造成了企業一方面在抱怨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愿接納實習生;四是教學過程難以控制。由于企業分散在不同地區,學生無法相對集中,受師資條件的影響,教師沒有能力和精力及時跟進,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碰到綜合性、復雜性及非業務事件不能得到及時解答,教學過程無法真正得到控制。因此,在原有教學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必然會因為知識結構和動手能力的先天不足造成難以學以致用的缺憾,窄化了就業機會。中國電子商務的領軍人物馬云就曾說過他不要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因為人家不可能再出一次錢去為你“補課”、教你工作,企業和用人單位需要的是來之能戰的人才。

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的意義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服務。這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提供了方向和路徑,但具體什么樣的合作模式才真正有效,尤其是對經濟欠發達、電子商務行業覆蓋面低的中西部地區,如何真正實現工學結合還需要積極探索。筆者認為,依托校企共建的開放、真實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通過承接企業的具體任務,實現校內頂崗實習,帶動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實現校企合作的真正“雙贏”首先,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模式建立了校內實習基地,將企業電子商務的實際運營模式、流程和場景帶入學校,極大地方便了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足不出戶地開展實習工作,提高了學生實習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安全保障性,為學校的學生實習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帶來了便利;其次,電子商務企業非常關注控制成本,低成本可以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模式將實際的生產任務和運營流程分解部分工作到校內實習基地,有效地降低了運營成本,在實習基地表現滿意的學生,企業往往直接招聘為自己的員工,減少了新員工入職和崗前培訓等環節,同時也會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

2、學生專業的實際動手能力會有大幅度提高學生在操作來自企業的實際任務時,動手操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會明顯提高,學生在操作中發現的問題也會主動尋找理論上的解釋和幫助,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積極性,遇到自己理解困難而且書本上找不到的東西,指導教師會立即做出解答和輔導,這種方式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3、校園文化和行業文化將高度融合學生不僅在能力、知識方面與企業實際崗位“零距離”,更為重要的是在企業價值、文化理念上實現“零距離”,學生就業后能很快地認同和接受先進的企業文化及價值理念。

4、產教研一體化實現電子商務實習指導教師“產教研一體化”,有助力于打造“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實習指導教師帶領實習學生承接具體的企業生產任務,能直接接觸企業生產運營實際,也能隨時跟進電子商務的新模式和新技術,為教學團隊建設打下良好的外在環境基礎,為教師持續地完善實踐教學項目提供了資源的保障。

5、依托校內平臺,利用學生承接任務傳統企業都已開始涉及互聯網業務,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但在很大程度上因缺乏相關電子商務人才,而使互聯網業務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利用學生承接任務,依托校內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可以彌補企業人力資源不足的缺陷。

6、打破傳統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電子商務企業因其具有網絡性、遠程交互性等特點,其生產運營模式不像傳統企業那樣固定場所和固定人員。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校內實習基地,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專業實習平臺,學生可以在網絡終端幫助企業完成部分運營流程,如網站宣傳、營銷推廣、組織團購、訂單處理和交易數據統計與分析等業務流程,可有效地將部分業務設在校內實習基地,由電子商務專業學生來操作完成,這樣就可以打破傳統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以實現校企業雙贏。

三、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的構建

1、建立校企合作的約束、互動和雙贏的長效運行機制“雙贏”原則是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模式的運作基礎和動力機制。“雙贏”原則內涵針對學校來說是指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有效地解決實習基地聯系困難的局面,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打造“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對企業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產運營成本,為企業培養成熟的可用之才。建立校企合作的約束、互動和雙贏的長效運行機制,首先,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要建立起與企業生產運營能夠銜接的實習環節和場所,要有靈活機動的教學體制,使企業能夠參與校內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及實踐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確定;其次,企業要及時向學校提供企業人力資源結構狀況,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特征描述及職業崗位要求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等級,協助制定專業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可根據學生在校的不同階段,在培養方案中嵌入“任務分段式”實踐教學模塊。校企雙方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計劃的滾動修訂,要建設以就業為導向的優質核心課程群,積極探索構建適應工學結合的“校企互融”實踐教學體系。校企雙方的合作一定要簽訂合約,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和權利,用制度保障雙方合作得以順利開展,避免校企合作重形式輕實質,長此以往地推動“校企互融”實踐教學的良性運轉,真正做到校企“互利共贏”。

2、構建“校企互融”的校內實操平臺通過校企合作共建,構建一個新型的電子商務應用人才技能培訓的校內實踐基地,它能提供真實、開放的技能培訓環境,學生依托這個平臺,可以承接企業電子商務戰略規劃、企業電子商務運營創新模式設計、產品營銷等工作任務,這樣既能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又能將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從企業延伸到校內,將通常用來熟悉業務屬性、了解業務流程、崗位培訓等工作放在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同時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可以直接以不同角色參加基地的經營和管理,邊干邊學。這種校企互融角色化的實踐教學,使得學生是以企業員工的身份,接受并努力完成企業下達的任務,既要考慮電子商務風險的問題,也要考慮采用何種創新電子商務盈利模式,既有達到企業預期效益的壓力,也有獲得網絡商機的動力,從簡單的信息,到最后整個電子商務項目的策劃,學生在真實的商戰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實現與就業的無縫對接。

3、建立以企業實際任務驅動的項目化課程體系根據專業人才技能需求及以任務驅動的“校企融合”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的實施要求,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環節,都需要重新設計,使其更趨于柔性、更趨于“校企互融”。首先學校要建立以電子商務型企業、傳統企業、國內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專家為主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專業根據企業需求構建適度基礎、強調能力、注重實踐應用的柔性模塊化教學體系。在企業任務實施過程中,積極與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構建“以專業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要根據承接的工作任務確認專業優質核心課程,同時根據工作任務需求,確定能力需求,制定具體課程標準。課程的設置要特別突出培養學生網上采購銷售、網站運營、中小型電子商務項目規劃、客戶服務、網絡產品銷售、網絡產品策劃能力,通過綜合實訓和分散實踐培養學生的電子商務專項能力。以承接企業實際任務為目的的電子商務柔性項目化課程,課程的項目要精選企業的典型任務,企業相關人員要積極參與課程的設計,使得項目更貼近企業實際,可行可操作。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企業管理、技術人員應自始至終有機地滲透參與給以指導。

4、打造“校企互融”的柔性實訓教師團隊以承接企業實際任務為驅動的“校企互融”實踐課程體系的研究開發及實施運作需要企業電子商務人員和校內教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實踐項目的理論研究、教學方法設計以及項目運作在教學上的安排由校內指導教師負責研究和落實。企業電子商務管理及技術人員主要負責提供實踐項目所需基礎數據資料信息、標明項目內容、制定操作規范、監控項目實施進程以及評估項目實施績效。校內指導教師依據承接任務不同通過崗位輪換等形式下派到對應企業掛職,也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隨時帶學生入駐企業,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管理和技術服務,提升教師實戰水平,實現校企知識技能的融通對接。除本校的專業老師參與實訓指導外,還可以根據承接企業任務的需求,定期請企業電子商務人員到學校現場指導,開設講座或承擔部分實踐課程的教學任務。采用柔性化兼聘教師政策,從電子商務企業聘請人員擔任實訓教師,有利于在校內實習基地完成企業具體生產運營,從而保證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和企業達到“雙贏”,為建立起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校企互融”實踐教學模式提供師資隊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