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路徑分析
時間:2022-06-07 03:40:04
導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路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雖然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推行,給農業發展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但目前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電子商務推廣不夠全面,缺乏相應的制度、政策保障、農村科學技術水平不高難以難以應對電子商務帶來的挑戰等。在未來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中,如何更好的讓農業與電子商務相結合,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2農村發展電子商務的有利條件
當前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這與社會所提供的各種有利條件是密不可分的。除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為電子商務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之外,國家所給予的政策支持、農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村歷史發展因素等都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筆者將從社會學的角度,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條件、政治條件、文化條件、技術條件和歷史條件進行詳細分析。2.1經濟條件。經濟是基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作為一種上層建筑,必然離不開強有力的農村經濟作為發展的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的經濟迅速發展,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也在進一步縮小。在現如今的經濟發展中,在城市發展中興起的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這也對農村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給許多農村領導者帶來了啟示,再加上農村本身經濟基礎的提高,更為發展電子商務提供了有力的條件。而另一方面,對于我國偏遠地區的農村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同時還缺乏相應的發展經驗,農業發展受到時間、空間、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發展電子商務不僅能夠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還能夠為落后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提升空間,正是由于這一種對于經濟增長的需求,促使了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村的快速發展。2.2政治條件。任何一項具有標志性的經濟形態的興起和發展,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對于電子商務發展來說,如果沒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電子商務也很難在全國快速的興起和發展。近年來,我國的政府始終關注“三農問題”,對于解決“三農問題”也嘗試著從多方面尋求解決思路,但是一直沒有取得特別明顯的成效。而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其開放性的特點促使城市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地效益,也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我國現在大多數地區的政府都積極鼓勵農村發展電子商務,不斷推進當地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將農村信息資源開發等工作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3文化條件。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文化條件,在這里主要指的是農村對于電子商務信息化的了解程度和思想觀念的開放程度。隨著網絡的普及,農民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也就進一步拓展。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更加的開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面對電子商務這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方式,農民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前景以及運作模式,并且農民由于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知識基礎,學習掌握電子商務的運行方法也容易了許多。思想上開放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2.4技術條件。這里的技術條件主要指的是電子信息技術。想要發展電子商務,那首先必須要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就是上網操作能力,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農村網絡使用率的提高表明農村具有發展電子商務的最基本的技術條件。除此之外,各級政府大力在農村推行信息化建設,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方式,教給村民相應的信息化網絡操作技巧,促進了農村村民科學文化素養的進一步提升,為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隨著近些年來的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的技術也進一步成熟,越來越多的公司開發出更加便捷的電子商務操作平臺,讓人們能夠更加簡單的利用電子商務實現自身的發展,這種技術條件的成熟為農村推廣電子商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2.5歷史條件。時代的每一種變革都與其發展歷史息息相關。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成熟也不例外。農村開展電子商務經濟,使網絡與農產品結合,這與我國農村的發展歷史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的生產力雖然得到一定的解放和發展,但“三農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農民生活水平始終得不到有效的改善。正是由于農村長期以來飽受自然環境、文化水平、地域條件的限制的折磨,才促使農村在電子商務的新機遇面前快速的把握了時機,各地區的農業發展都積極尋求電子商務與農業合作的新思路,這也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3如何從社會學角度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子商務對于農村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了更好的應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時代潮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3.1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發揮著指導性的、方向性的作用。想要更好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必然離不開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筆者認為,相關政府可以盡快制定指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方針,為積極響應發展電子商務號召的農民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和資金優惠政策,從而刺激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的活力,除此之外,國家也需要盡快的出臺與保護電子商務發展有關的法律法規,讓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有法可依,這也能夠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規范化運行。3.2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意識。正確、積極的電子商務發展意識,對于農民的生產活動有著指導性的作用。因此,提高農民發展電子商務的意識也尤為重要。雖然電子商務在我國部分地區農村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有部分農村地區對于電子商務發展的響應積極性不高。這主要是由于對于電子商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造成的。筆者認為,國家可以派專員對農村地區進行發展電子商務的指導,對電子商務的相關信息進行宣傳,激發廣大農民利用電子商務發展農業的積極性。3.3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相關技術教育。想要更好的發展農村的電子商務,文化水平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民文化水平不高,面對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態,為了更好的應對電子商務發展潮流,把握電子商務對農業發展而言的機遇,筆者認為,農村相關領導人員應當定期開展對于農民的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培訓,讓農民掌握一定的上網技能和電子商務操作技巧,讓他們能夠有基礎的能力去發展電子商務。這種培訓和教育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個農村地區的科學文化素養,有利于農村的長久發展。3.4促進區域間的相互交流、借鑒、學習。在現如今開放性的時代,如果目光過于短淺,只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小圈子,必然不會有大發展。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也是一樣的。農村地區發展電子商務應當結合本地的農業發展實際狀況,因地制宜,但是也需要積極借鑒電子商務發展較為成功的農村地區的發展經驗,取長補短,在與其他地區的交流、溝通中,尋求本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思路,能夠實現互利共贏,也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提高,對于農村的長久穩定發展和縮小城鄉差距發揮著重要作用。
4結語
電子商務發展已經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而農村地區發展電子商務也有許多有力的社會條件,除了經濟基礎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農村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開放也促進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既然要發展,就離不開不斷的改進、完善,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在未來若想實現更進一步的發展,不僅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完善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也需要促進農村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在合作共贏中謀求農村電子商務新發展。
作者:王勤 單位:安徽省肥東縣委黨校
- 上一篇:電子商務服務民生思路
- 下一篇:縣域電子商務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