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保護分析

時間:2022-09-05 04:45:05

導語: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保護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保護分析

如今,電子商務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發展,已經進入到諸多產業當中。對我國的農業產業來說,電子商務技術的逐步融入,為廣大農民的增收以及農產品經濟的發展均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必須引起重視的是,和我國農產品電商飛速發展的勢頭比較起來,我國的農產品電商法律保護卻相當滯后,在具體經營中極為缺少有針對性的立法工作,如果產生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有關各方的切身利益,這樣一來就對我國農產品電商的持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健全完善有效保護農產品電商行業的法律體系顯得迫在眉睫。

一、農產品電子商務概述

所謂農產品電子商務,主要是指一種以網絡、智能手機以及互動電視等現代信息化終端來支持農產品品牌和消費者之間進行互動,實現銷售農產品目的的新型銷售模式。和以往傳統意義上的農產品銷售模式比較起來,電子商務模式具備了精準的定向性、全智能、降低浪費程度等突出的優勢,從而能夠讓農戶與農產品企業均可運用個性化形式和客戶之間進行溝通。農產品電商的價值充分展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能夠適應當代消費人群的消費方式。鑒于電商產業的持續發展,網購已經成為消費常態,這就為實施農產品電商確保了消費者的數量。二是農產品電商切實打破了傳統意義上消費的地域制約。傳統意義上的農產品消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在農產品電商交易方式之下,尤其是在當前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新環境之下,能夠很好地延伸我國農產品銷售之深度與廣度。三是農產品電商能夠推動農戶以及農產品品牌建設。基于網絡營銷方式,農產品的質量、服務等相關信息能夠運用網絡在消費者人群中得到飛速傳播,從而推動農產品企業及其品牌的大幅度提升。四是農產品電商能夠有效控制農產品的資金成本以及市場化風險。運用農產品網絡眾籌,不但能夠減少廣大農戶的生產成本,而且還能有效降低農戶在市場需求方面的風險。

二、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保護的迫切性

一是拓展農產品生產與經營規模之所需。我國屬于傳統意義上的農產品大國。鑒于當前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加上互聯網和市場經濟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為我國農產品電商的不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性條件。因為電子商務自身具備的快捷性,對于傳統意義上受到時間、地域等各類因素影響的貿易方式實施了革命性的新變革,從而讓交易信息的傳輸變得更為迅捷,交易資金之周轉也變得更為快速,且交易的方法也趨于便利化,導致農產品交易的成本快速下降,交易的機會不斷提升,從而為我國農產品生產規模的持續擴張予以技術上的積極支持。二是提升農民群眾收入之所需。農產品電商產業的極大發展,是廣大農民群眾全面應用現代技術發展成果,創建現代新型農產品經營機制的重要內容。網絡技術的極大發展,推動了農產品生產與銷售途徑更區域廣泛化,農民群眾生產與銷售農產品所產生的成本也被極大地壓縮,而其經濟效益則得到了顯著提升。三是促進了我國農產品經濟開發全球一體化之所需。我國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性農產品大國,農產品行業的發展對提升我國總體經濟實力以及綜合國力具備了十分重要的機制。然而,我國農產品行業的生產力始終未能被全面激活,因而也就無法在全球性市場之中占據絕對化優勢,而電商產業的極大發展,則為我國農產品順利走出國門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因為有關法律與法規不夠完善,當前我國農產品電商在發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造成了全球競爭力還不夠強。

三、當前農產品電子商務立法狀況闡述

一是對國外農產品電子商務立法的闡述。對于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來說,全世界范圍之中表現最出色的國家當屬美國。美國已把電子商務全面融合于本國諸多產業當中,特別是美國境內的農產品電商已發展地相當成熟,已經成為別國爭相學習和借鑒之對象。美國的農產品電商產業開發先于我國。在本世紀之初,美國就有為數眾多的農場運用網絡實施自身農產品的營銷活動。但是,早期的美國農產品電商產業所牽涉到的農產品還相當地初級,主要還是農產品原料,其后才普及至和農產品有關的諸多方面。如今,農產品電商已發展成為美國農產品對外銷售的重要內容,對美國農產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除美國以外,尚有相當多的國家在農產品電商領域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業績,日本即為其中的代表國家。立足于對上述農產品電商開發相當出色國家所進行的研究,可以看出,以上國家均為農產品電商的開發建立起了相當健全的法律保護體系。美國屬于聯邦制國家,在實施電商立法中依據各州具體狀況實施差異化立法,從而切實降低了立法中的不利影響。美國制定的《網絡安全法案》,對電商貿易實施了全面的法律保護。據統計,如今美國涉及到電子商務的法律法案已高達一百多部。德國不僅出臺專門的保護電子商務的法律,而且還在《刑法》與《行政法》中增加了和電商有關的內容。二是對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立法的闡述,我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立法要晚于美國,一直到2004年才出臺了有關的法律,且以電子簽名內容為主。但是,在《電子簽名法》實施之后,我國就在電商領域實施了大面積立法探索,牽涉到電子認證、密碼管理以及電子支付等相關內容,而且還多次采取出臺文件等方式對電商行業管理提出指導意見。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的推出與落實,更是為包括農產品電商在內的電子商務產業發開發指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為電子商務實施的規范化發展進行了大力支持。其后,我國又制定實施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辦法》,在法律保護上對電商行業的發展進行了規范。然而,我國盡管已經有了涉及電子商務的法律體系,但在實踐中的運用成效還相當有限,諸多立法均無法對電商行業發展發揮理想的作用,所以也就造成了農產品電商在法律層面上缺少足夠的推動力。

四、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保護體系建設的幾點措施

一是健全農產品電商安全領域的法律規定。在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即為安全保障問題。因為互聯網技術具有特殊性,所以也就造成了我國農產品電商交易中面臨諸多安全上的隱患。不僅在農產品電商貿易中有可能會出現網絡黑客的惡性攻擊而造成農產品電商交易者的合法遭到極大的損失,而且農產品電商貿易的證據、電子協議效力、電子簽名以及電子認證、農產品電商信任體系健全等均具有相當多的制約,以至于農產品電商的風險程度大大超過傳統貿易方式。有鑒于此,一定要依據實際健全我國農產品電商安全領域的法律制度,從而為農產品電商的更好發展奠定法律上的保障。同時,還應當積極推進農產品電商交易風險分散性機制建設。積極開發農產品電商,能夠發揮出訂單農業所具有的調控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杠桿價值,而且還能妥善解決農產品生產與銷售中的信息不夠對稱的難題。為此,很有必要把農產品電子商務風險分散制度列入到電商法律體系之中。在實踐中可依據農業險、貨運險以及存儲險等多個險種分別建設一線農戶與電商經營者一起承擔風險的法律保護體系。二是強化農產品電商貿易消費者信息保護領域的法律規定。農產品電子商務貿易實施過程中的消費者相關信息保護工作是我國農產品電商開發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出現的產物。如果電子商務交易中的消費者信息被大量泄露,就會對消費者的工作、生活造成非常大的不便,甚至還可能產生十分嚴重的侵害消費者人身權益的事件。所以說,應當不斷強化農產品電商貿易中消費者相關信息保護體系,將個人信息視為財產或無形產品列入到我國電子商務相關法律的調整范圍之中,并且對我國的電商數據財產實施所有權、使用權與經營權等分置改革,全面分離信息“三權”,將保護信息所有權個人之利益作為主導性內容,以切實保護農產品貿易相對人信息權為準則,切實制約信息的經營權,不斷完整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保護法律制度方面的內容。三是推進我國電商貿易中農產品質量追溯領域的法律規定。強化農產品電商貿易中農產品的質量追溯,如今已發展為農產品消費者、農戶和農產品企業等有關利益主體的一致要求。如今,我國已開始著手實施涉及農產品質量追溯領域的研究工作,并且在法律法規的層面上不斷推進電商貿易中農產品質量追溯法律制度建設。要把電商貿易中農產品的質量追溯列入到法律軌道之中,而且還應當在法律上確定農產品質量方面的責任主體,切實為廣大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提供法律上的重要依據。同時,還要強化電商貿易中農產品質量追溯方面的強制性技術法律制度體系建設。四是完善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過程中的法律激勵方面規定。我國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一定要在權利和義務上具備規范性與科學性,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勵農民群眾以及技術工作者投入到農產品電商產業之中。所以,在農產品電商法律體系完善之中,一定要全面實施立法協商,展現出立法進程中的民主性。要發動與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相關的利益者積極參與到立法討論之中,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議,從而確保我國農產品電商立法能夠展現出權利與義務之間的相互平衡,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電商經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農產品行業中大力推廣應用電子商務技術,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農產品行業和現代經濟之間的相互接軌,切實降低農產品行業經營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然而,不管是實施實體經營,還是電子商務營銷,均需有健全完善的立法加以保障,一旦在法律保護中產生問題,那就必然會對農產品交易造成諸多影響。有鑒于此,我國在農產品電商開發進程之中應當對各類因素加以綜合分析,不僅要強化電子商務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和電商人才的培育,而且還應當在立法層面上進行積極支持,利用健全完善的法律保護機制,切實推動農產品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英偉.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現實困境及路徑選擇[J].價格月刊,2012(7).

[2]劉洋.多方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健康發展[J].中國信息界,2014(2).

[3]韓艷.電子商務背景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策略[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4]張迪.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困境與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

[5]李曉賓,李淑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問題及對策[J].科技廣場,2015(8).

作者:彭艷蘭 單位: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