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17 08:30:48

導語: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在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管理中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不僅能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并且對于平臺發展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針對當前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實際,挖掘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中存在的風險,具體包括貿易融資、交易、倉儲物流以及信用等風險。基于此,管理平臺應借助大數據發展契機,積極完善貿易融資機制、規范交易行為、健全倉儲物流體系以及強化信用保障,以提升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管理能力。

關鍵詞:大數據;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管理

“推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于現代制造業的結合,促使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以及工業互聯網健康穩定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應該緊緊抓住這次機遇,加強大數據業務的發展。如貴州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其就是以大數據為基礎構建符合多方需求的風險管控、服務以及交易平臺。這一平臺主要是借助大數據的強大分析能力,從幫助中心交易構架設計上的量化標、風險類型、選項等方面著手進行邏輯關系設計,這樣能夠很好保證每一個風險項目都能被評估和量化。并且,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夠構建起更為完善的大宗商品深度分析和精細化管理體系,這一體系有助于企業及時掌握和指導哪些指標會影響企業利潤、引起風險波動和造成交易損失,真正實現風險管理有效性,并且針對性的解決。

一、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概述

(一)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組成要素。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主要就是指是通過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手段為大宗商品流通提供金融服務、交易服務以及信息服務的平臺,是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一種產物。參與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實體有很多,具體包括銀行、電子交易中心、倉庫等。就其中的電子交易中心來說,通過制定且落實管理制度來達到監督各個利益實體的目的,為買賣雙方提供相關服務[1]。這里所講的服務具體包括信息溝通、買賣以及金融等,確保買賣能夠順利達成。而銀行、倉庫等都需要經過資格認定和合約簽訂,以此來明確彼此間的義務和權利。倉庫需要為電子交易中心提供物資流通服務,同時根據合同內容保障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物資流通;銀行則是需要向交易商提供金融信息服務,并且根據合同內容給交易過程提供資金保障。(二)大宗商品電商平臺參與者及服務模式。簡單來說,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參與者具體可以分為自主服務企業、提供第三方服務企業、接受服務企業以及提供中間服務企業這四類。就提供第三方服務企業來說,最為顯著的代表就是阿里巴巴和環球財務。服務內容多樣性使得大宗商品電商平臺盈利模式表現出多元化特點,不過從整體角度上來說,其盈利來源主要包括交易活動傭金收入、加盟費用以及提供物流服務等。不同網站的服務水平也不同,而服務水平高的網站收入模式會更加多元化。具體來說,大宗商品電商平臺服務模式可以劃分為基本服務、整合服務以及專業服務這幾種。

二、大數據背景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風險

隨著社會科技不斷發展,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越來越迅猛。隨著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規模不斷擴大,交易模式越來越復雜,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逐漸凸顯出來,交易風險也在成倍累加。如貿易融資隱患、支付流程繁瑣、倉儲物流體系缺陷以及客戶信用風險等,這些風險的存在嚴重影響到大宗商品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一)貿易融資風險。大宗商品融資業務需要與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合作,在合作中,很有可能會因為第三方合作違約導致巨額虧損。如上海鋼貿事件,因為從事鋼鐵監管或者是鋼貿企業與鋼貿商聯合,應用重復開單的方式去銀行套保,進而使得貨物存在重復質押的情況,嚴重影響到銀行融資,并且這一現象還擾亂了市場。大宗商品融資業務主要存在以下兩個風險點:一是市場風險。因為大宗商品價格浮動較大,所以需求也會有所變化[2]。如果進入到需求疲軟期,那將會引發銀行授信集中度風險。例如煤炭,因為需求不足使得煤炭行業經營難度加大,很多中小企業甚至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情況,而這一現狀給從事大宗商品融資業務帶來了很大的風險;二是操作風險。企業管理流程和制度與風險有著直接和間接性的聯系,如果貿易背景不真實,那不僅可以說是客戶的法律、信用風險,同時跟銀行內部的不規范操作也有著很大的關系。(二)交易風險。相比較于其他普通商品,大宗商品有著天然的屬性,使得電商交易金額非常高。不過就我國當前第三方支付平臺來看,并沒有很好的措施解決大宗支付問題,具體表現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現有銀行支付系統效率低下且過程繁瑣,不能夠很好解決眾多買賣雙方不同銀行間支付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對接銀行總體偏少,沒能將整個電商系統中的供應鏈金融、交易、物流等方面串聯起來[3]。除此之外,在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中,用戶對于支付安全性要求遠遠高于其他業務。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加大了支付風險,并且對于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發展也極為不利。(三)倉儲物流風險。倉儲物流對于電子商務而言極為重要,“是淘寶成就了快遞?還是快遞成就了淘寶”這一問題正好可以反映這一點。不過就大宗商品電商交易來說,普通快遞顯然很難滿足其需求,因為大宗商品運輸往往需要大型運輸設備,如輪船、火車以及大卡車等[4]。如果缺乏有效的倉儲物流配套,那即便融資條件和交易環境再優越,那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依舊很難開展。不過因為資源整合、資金以及技術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國當前部分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倉儲物流服務很難滿足大宗商業電子交易業務需求,一旦業務超過銷售半徑,那么必定會引發倉儲物流運輸問題,這樣對于大宗商品電商發展有著很大阻礙。(四)客戶信用風險。社會信用體系是整個電商平臺發展的基石,如果基石出現問題,那整個電商平臺便會無所依據。對于大宗商品電商交易來說,信用同樣重要,因為電商交易大都不是面對面交易的,所以信用保障十分關鍵。不過就當前大宗商品電商平臺來看,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進而很難了解交易者的信用情況,而這便會加大交易風險。延伸的另一問題便是缺乏信用支持,使得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很難拓展金融服務,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支持的難度也更加大,發展嚴重受限。就鋼鐵市場而言,當前整體還是處于“寒冬”季節。自一系列空單套貸、重復質押問題出現后,買方對賣方的信任度降至最低點,客商之間相互懷疑。并且,當前市場也沒有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規定,所以買賣雙方不論是貨物還是資金,都一直處于較大的風險中,只能從市場反饋信息進行淺層次甄別。

三、大數據背景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的風險管理

(一)完善貿易融資機制。針對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平臺方積極完善貿易融資機制,加強風險管理。首先,防范市場風險。而這就要求企業探索性的挖掘行業趨勢和客戶等相關數據,一旦發現市場價格下跌,就需要立即降低對商品融資質押率,并且提升客戶準入門檻。同時,還得基于相關數據制定新的行業運作模式,這一有助于提升運作模式科學性和實用性;其次,加強操作風險防范。具體需要規范內部操作流程,加強規章制度建設。而制度建設需要依靠人來落實,所以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方還應該注重從業人員管理和培訓,強化自身大數據建設,將人控轉變為機控。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貿易背景,確保客戶信用、法律沒有風險;最后,完善供應鏈。具體需要應用大數據技術整合物流、上流以及資金流等方面的數據,然后對行業產業鏈進行全面整理,有效緩解供應鏈金融所面臨的風險。一方面,銀行參與到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中心,買賣雙方會更加放心。另一方面,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夠很好的解決企業融資問題,壯大上下游企業。(二)規范交易行為。沒有安全便沒有大數據產業發展,對于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交易更是如此。在2017年12月8日強調:“要制定數據資源確權以及交易相關制度,完善數據產權保護制度。”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要想更好管理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結合《大數據交易服務安全要求》制定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管理制度,以此來明確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責任等。例如,買方下單后無故取消交易,又或者預期未不足貨款等;賣方沒能在規定時間交付貨物,又或者交付貨物存在質量缺陷等;其次,健全保證金制度。會員在交易前需要在電子商務平臺制定銀行賬戶繳存一定保證金,然后在交易時,本臺結合交易情況凍結一定保證金,交易完成后自動釋放[5]。如果某一方存在違約情況,平臺自動扣除違約方保證金,并賠付履約方。而要想達成這一點,必須得有大量數據作為支撐;最后,設置第三方監管賬戶。這一賬戶是電商平臺在制定銀行設置的貨款和履約保證金結算的賬戶,由平臺方和銀行共同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平臺方和銀行需要根據交易數據進行保證金和貨款的劃付,如果數據不準確,那必定會引發嚴重的資金安全問題。由此可見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性。(三)健全倉儲物流體系。相比較于普通商品電子交易,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對于倉儲物流要求更高,傳統倉儲物流體系顯然很難滿足這一要求。在倉儲物流實際工作中,每天都會涌現大量數據,面對這些數據,物流企業在積極建設大數據的同時,不應該只是將其當做是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手段,而是應該將其當做是一種戰略資源,并應用其來不斷完善倉儲物流體系。例如在揀貨環節,傳統模式主要是依靠倉庫人員的經驗來開展工作,進而造成揀貨路徑不合理、位置分布分散等問題,倉庫運轉效率很難得到提升。而通過大數據技術,則就能從地理位置上分類具備相似屬性的訂單,將局部區域訂單集中起來,通過算法規劃最優揀貨路徑,提高系統運轉效率。此外,通過大數據預測技術,還能挖掘出買方習慣和偏好,預測他們的需求,進而能夠同步開展物流環節和客戶需求,規劃好運輸路線,最大程度上緩解運輸高峰期的物流壓力,提升客戶粘度和滿意度。(四)強化信用保障。信用在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中心起著核心作用,是交易中和交易后監管的通用應用,平臺會員之間有著交叉和聯動關系。因為電子交易雙方基本不會面對面操作,可以說這種交易完全靠信用支撐,如果缺乏這一支撐,那交易自然無從談起。因此,強化信用保障意義重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以數據共享為基礎構建公共信用信息庫,主要提供信用指數、信用檔案以及紅黑名單等產品;二是加快全國一體化信用平臺建設,開發信用修復、以及查詢等功能,為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業務應用提供有力支持;三是以精準業務協同為重點,加強信用在各個方面的應用,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提供堅實的信用保障;四是構建第三方機構準入機制,應用打分卡和動態化監管等方式來強化風險管理,并且增強同行業會員之間的交流,構建第三方機制履約數據庫。對于第三方機構而言,在交易前應該充分了解買賣雙方之前的信用資質情況,并且還得在交易中出現特大風險時,幫助風險控制和緩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就大數據產業建設來說,我國已經站在了世界前端,國內證券業、銀行的大數據業務已經迅速展開。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也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強化大數據業務發展,以便進一步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而更好的實現長遠穩定發展,為國家與行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不過在實際發展中,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中依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并且還有著很多的風險,而這就需要相關企業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不斷完善貿易融資機制、規范交易行為、健全倉儲物流體系以及強化信用保障,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風險管理能力,并且對其進一步發展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淳曄.基于大數據平臺的企業級經營分析系統建設探討[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5(1):78-81.

[2]程文麗,黃琦敏.基于大數據技術對跨境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1):174-176.

[3]王翠波.大數據平臺在電子商務專業開放式實驗教學中的應用(Ⅱ):適用性與模式[J].智庫時代,2017(12):294-295.

[4]陳聰穎.“互聯網+”視角下中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存在問題及趨勢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6(11):250-251.

[5]徐紅宇.大數據技術在電子商務平臺與企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33):285-286.

作者:王京 翟衛星 單位:西本新干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