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下稅收征管體系完善研究
時間:2022-02-10 11:45:24
導語:電子商務下稅收征管體系完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巨變,同時也給稅收征管帶來了很多挑戰。傳統的稅收管理自身存有很多不足之處,如稅收征管效果有限,稅收稽查力度小等問題,所以設立新的稅收征管體系,以此應對現代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還能夠保護國家利益。
關鍵詞:電子商務環境;稅收征管體系;研究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征管體系背景和重要性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電子商務迅猛發展,比如阿里巴巴企業,一年線上成交額度高達千億之上。然而電子商務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傳統的收稅管理帶來挑戰。網絡開店可以不用工商注冊,進而造成稅務管理部門難以獲取收集納稅人的相關信息;經營信息電子化,導致不實信息和虛假信息增多,傳統的查賬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行社會發展需求;電子支付也不需要經過銀行,傳統的銀行監督也沒辦法落實;交易模式變得更多樣,隨著交易次數增加,雖然大部分都是小金額交易,但也增加了稅務管理工作難度,增加了稅收征管的困難[1]。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中采取怎樣的辦法應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問題,是當下稅務機關應該解決的重要內容。
二、電子商務涉稅具體特性
(一)沒有實體店鋪,無法進行納稅登記。傳統商務貿易中,企業在工商注冊時必須進行納稅登記,之后才能獲得經營權利。但是目前電子商務的特點是沒有店鋪經營,這樣無法進行納稅登記,在電子商務中,因為交易平臺做到了交易安全的保證,使得買家對網絡店鋪非常信任,如:第三方擔保支付,信用評論[2]。因此,在這樣的處境中,客戶對店鋪地理位置,賣家的身份都不會過多關注,這也不會影響客戶在交易平臺的安全支付,所以在網絡店鋪中,沒有經營執照也可以進行交易買賣。企業沒有了必須申請營業執照的要求,客戶也不注重店賣家的營業資格,其也不會在工商部門進行注冊,更不會納稅登記。傳統商務大部分都有穩定的經營店鋪,所以檢查經營店鋪的經營資格會讓無證經營的商家感到害怕。但是電子商務是利用網絡進行經營,沒有穩定的地方,稅務局盤查后也可以關閉店鋪重新開店,檢查網絡店鋪的任務量變多,效果差,經常讓檢查流于形式,這樣不利于稅務局對網絡店鋪檢查的主動性。傳統的納稅登記相關規定也無法滿足現行電子商務的發展。(二)零售占比多,稅源作假嚴重。當前利用電子商務作假收入是公司逃稅的主要方法,傳統的交易中會有很多交易流程,因此對中間商的發票進行管理可以方便稅務部門納稅,但是在電子商務中,據調查可知,遵守納稅的店鋪非常少,因為生產廠商可以直面消費者出售,客戶為了少掏錢可以不要發票,這樣就導致發票管理混亂,商家的收支可以記錄為零,這種做法為偷稅漏稅不法行為提供便利,面對電子商務下大面積的小規模零售商,政府無法一個個去監督控制稅源,使得大量稅收流失。(三)交易步驟分離,增加稅收管轄難度。電子商務環境中,交易雙方地理位置并不固定,導致所在地政府對稅收管理的難度加大,交易各個環節分離對稅收管轄有了新的要求。第一,交易各個流程分離會導致稅源增多而造成稅收管轄權多方面問題。電子商務可以讓商家的經營遍布在不同的地方,稅收管理控制中心不能確認收入來源,也給納稅人的管理帶來困難。第二,交易步驟分離造成國家稅收稅源難以有效管控,面臨稅務收入流失的局面[3],增加稅收管轄難度。由此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納稅人無法明確,稅收種類繁多,工作難度大,進而造成稅收管轄面臨很大難度。(四)支付電子化,資金流通難監管。在傳統商貿交易中,使用現金的額度通常都不多,所以逃稅的幾率很少。但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交易額度增大并且可以避開監督的電子貨幣支付,這樣會提升逃稅的幾率。稅收部門如果不能對支付方的交易進行監控,就會失去對逃稅者的管制機會。(五)產品無形化,適用稅種不明確。由于電子商務的推動,網上出售的不僅僅是實體商品,實體商品對稅制影響較小,但是數字化產品不能明確界定其是依據銷售征稅還是通過服務征稅,進而造成現實環境中征稅困難。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征管體系的改良對策
對于傳統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征管的特征和不足之處,文章給予以下相關解決措施。(一)完善稅收登記制度。電子商務處境下,大部分電商都處于在監管范圍外,其避開監管部門的監管控制,使得電子商務稅源界定不明確。面對這樣的現象,店主應該主動登記信息,同時配合相關部門協助檢查。對于企業,稅務部門也需要以實體店執照的形式為電商編號,根據其經營種類不同來明確稅種。對于電子商務不同環節的經營活動,需要將重點放在電子銀行賬戶、第三方支付賬號和稅務信息登記上面,掌握這三者間的關系,從而制定完善的稅收登記制度。(二)革新并貫徹落實電子票據系統的使用。增加稅收征管的實施性,需要強化虛擬交易征稅和傳統征稅監管互相聯系。當下,京東商城、蘇寧電器等網上商城設立和使用了電子票據。想要全面大力度的推動電子票據的實施和普及,先要保證網絡票據的使用安全,稅務部門需要和綜合實力高的企業合作,推動商家實施電子發票的主動性,給商家有關的激勵和優惠條款,進而貫徹落實電子票據系統的使用[4]。另外,加強客戶主動索取發票的意識,讓買家覺得納稅是自己應該做的義務,這樣會確保電子票據系統的實施落在實處。(三)強化信息透明化以及建立良好的稅收環境,減少交易的不可見性。在電子商務交易中,商家可以和買家直接溝通,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省了時間和人力物力財力成本。但是這樣創新形式的交易方式也會讓稅收征管難度加大,因為供應商和賣家在線上直接溝通交易,同一時間中間商的發票管理認定有難度,不方便于計算應稅收入,因此也無法征稅。面對此情況,處理的辦法是稅務監管機制全面運用網絡平臺的設立,在整個金融系統加入稅務機關和第三方平臺,達到資源信息分享,有利于稅收征管的實施和監督。(四)改良稅收征收制度。目前,對于電子商務的商品貿易和勞動業務都被列為增值稅的征稅范疇,因此不需要再劃分業務性質來征稅,這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稅務管理中稅種不明確的問題。設立增值稅的征稅權利,該權利以往是由商家所在領域的稅務機關來執行,但將其轉化到消費領域,根據不同區域來解決稅收交易征稅問題,最大程度的避免不同區域的重復征稅的矛盾,讓征稅變得合乎情理,更科學。(五)根據國際溝通協作處理跨國稅收矛盾。按照國際之間的溝通協作處理跨國稅收的難題,強化國家之間的合作,收入來源國或者居住國其中一國來征稅,規定國際統一稅收區,統一收取稅收,統一劃分,做到兩方共享。
四、結語
電子商務的快速推進不只是改變人們的生活,也對稅務部門稅務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傳統稅收方式無法解決電子商務帶來的征稅問題,導致了很多稅收矛盾。處理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征管的問題,應該在稅收制度和管理方式上進行革新,不能只改變傳統征稅方式,需要與時俱進,要有創新意識。關于稅收征管體系的建立健全,應該在現有稅收征管體系上進行完善,并且保證電子商務在健康的軌跡上運行,以稅收科學合理化為目標,推動經濟穩定發展,確保國家稅收來源的連續性和牢固性。
參考文獻
[1]武漢市國際稅收研究會課題組,劉崇俊,鄭俊生,盧子清.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國際經驗及借鑒[J].國際稅收,2015(3).
[2]黃謙.公共管理視角下義烏市稅收征管體系優化研究[D].西北大學,2018.
[3]謝建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稅收問題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8.
[4]陳敏言.對建立自然人稅收征管體系的思考[D].江西財經大學,2018.
作者:唐聰 單位: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沙坪壩區稅務局
- 上一篇:銀行承兌匯票在醫院財務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O2O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