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戰略管理的適用分析及應用
時間:2022-07-20 02:57:45
導語:管理會計戰略管理的適用分析及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時間維度下來理解戰略管理,其實則同時涵蓋了中期管理和短期管理,以及在目標分解和目標協同下來最終實現戰略管理的目標。這就要求,管理會計戰略管理自身也應含有短期、中期、長期的管理要求,并在辯證邏輯下來展開管理會計戰略管理的職能。
關鍵詞:管理會計;戰略管理;適用途徑;應用
管理會計作為一門交叉應用型會計門類,近年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就其作用的發揮而言,其基于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為企業管理提供可供量化的財務數據支撐,最終支撐起各級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將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相結合,其管理重心便發生了位移。根據管理學原理可知,戰略是指3年或5年以上的規劃和謀劃。因此,在企業經營跨期基礎上的管理會計應用,必然在管理視野上也需要植入動態和發展的要件。在時間維度下來理解戰略管理,其實則同時涵蓋了中期管理和短期管理,以及在目標分解和目標協同下來最終實現戰略管理的目標。這就要求,管理會計戰略管理自身也應含有短期、中期、長期的管理要求,并在辯證邏輯下來展開管理會計戰略管理的職能。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背景來展開主題討論。
一、管理會計戰略管理職能定位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了推動我國實體經濟發展轉型的戰略舉措,與之相對應的去除過剩產能和優化產能結構則成為了具體的實施手段。從中可以看出,其內含有短期、中期、長期的管理會計職能。按照目標管理的內在邏輯,以下從三個方面來對其進行職能定位:1.管理會計長期管理的職能定位“長期”屬于相對的時間概念,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長期應體現為從初始階段到企業改革結束。在這一過程中,管理會計的管理職能包括:(1)在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下,對企業資金籌措和配置進行會計總目標設置。(2)聚焦企業技術組織結構的變革,作出產能優化的總體規劃。2.管理會計中期管理的職能定位在滾動計劃法下,將管理會計長期管理目標按時間單元進行分解,使其成為分階段可操作的會計手段。去除過剩產能和優化產能結構,都涉及到企業的資本統籌配置問題,因此,這里在具體的時間單元內(如一個經濟年度),應為過剩產能的去除制訂量化指標;并為產能結構的優化制訂年度預算。3.管理會計短期管理的職能定位若是以一個經濟年度作為中期管理的時間單位,那么這里便可以將月度或季度作為短期管理的時間單元。顯而易見,這里的管理會計短期管理構成了其戰略管理的微觀基礎,而且其累計效應將直接決定著戰略管理目標能否最終實現。
二、適用途徑分析
上文在辯證邏輯下完成了對管理會計戰略管理的職能定位,這里就相對應的從三個方面來做適用途徑分析。1.管理會計長期管理的適用途徑分析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管理會計長期管理首選需要在權變原則下來展開。究其原因在于,無論是去除過剩產能還是優化產能結構,都需要與所在產業結構動態演化趨勢,以及同業市場結構變化相適應。這就意味著,管理會計長期管理的適用途徑應以動態的自我調適為手段,并在開放的財務內控體系下消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信息。如,央行的貨幣政策已逐步趨于中性穩健狀態,那么管理會計長期管理則需要調整資金籌措的目標和策略。2.管理會計中期管理的適用途徑分析以3年以上的規劃和謀劃作為管理會計戰略管理的時間下限,那么至少需要在3個一年的累計中來實現管理會計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管理會計中期管理的適用途徑應為,聚焦戰略目標而在滾動計劃法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最近一個經濟年度內的管理會計任務,并為下一個年度的工作任務設置清晰的路線圖。反觀部分企業的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模式,多因追求“高大上”的管理格局,而最終在缺少中期支撐基礎的情形下以失敗告終。為此,應引起企業管理層的重視。3.管理會計短期管理的適用途徑分析管理會計短期管理的適用途徑可以在企業常規財務內控中得到反映,而且與長期不同的是,這里的管理會計工作主要在封閉的財務環境下來展開。如,針對企業技術改造、固定資產重置需要,應用管理會計方法來為管理層提供財務建議。又如,針對企業過剩產能的去除,在管理會計方法框架內,最大化提高這些過剩資產的商業價值,并降低沉沒成本的發生程度。
三、應用模式
根據以上所述,應用模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1.強化管理會計的目標管理在本文的論述中貫穿著辯證法,而辯證法本身便是一種系統觀。在系統觀下來實施管理會計戰略管理,其首先就需要為計劃職能提供明確的目標導向。因此,強化管理會計的目標管理應是構建應用目標的第一步。在以時間維度作為目標分解和目標協同的標準,那么就需要強化短期和中期目標管理。將其具體到管理會計工作任務中,則指向了短期和中期的財務內控目標管理。2.權變原則下開展會計工作權變原則要求需要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來適時完成既定的任務。隨著時間維度的不斷拉長,管理會計活動所面臨的內外環境變化的幾率和強度也在增大、增強。因此,管理會計在長期、中期、短期管理的過程中,應以長期管理作為穩定器,而以短期管理來柔性化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又以中期管理來確保能按計劃執行下一經濟年度內的管理會計任務。關于這一點,對于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為重要。3.分系統滾動執行會計任務分系統仍然是在系統觀的視角下提出的,即管理會計的短期管理構成了中期管理的分系統,而管理會計的中期管理又構成了長期管理的分系統。因此,由小的分系統累積形成大的分系統,最終在滾動計劃下來完成管理會計戰略管理任務,便成為了需要遵守的方法論。具體而言,根據企業產品結構優化的需要進行技改和固定資產重置,構成了管理會計的短期工作內容,而隨著企業生產力結構的不斷提升,由小的分系統所累積的大的分系統則體現為企業技術組織形態的改變。4.分階段檢驗目標實現情況企業在實施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時,面臨著對諸多稀缺資源的配置任務。而且,包括時間資源、資金資源在內都存在著不可逆的特點。因此,為了防止在管理會計戰略管理中出現系統性風險,以及由此所帶來的不可逆后果,應執行分階段檢驗目標實現情況的管理制度。筆者建議,應以中期目標為重點,以一個經濟年度為目標檢驗的時間周期。
四、問題的拓展
為了更好的執行管理會計戰略管理任務,這里再就管理會計的原則進行問題的拓展:1.靈活性原則管理活動不僅需要科學方法為指導,還需要發揮管理者的主觀能動性而藝術化給予實施。這就要求,管理會計在實踐過程中不僅需要以嚴謹的科學方法為指導,還能夠針對企業內外瞬息萬變的環境做出靈活處理。2.可操作原則隨著數量方法在管理會計中的大量應用,一系列基于數學模型化的方法以理論的形態存在著,但卻難以在管理會計人員中得到能力普及。為此,企業財務部門應根據管理會計人員的崗位能力水平,實事求是的選擇適合的管理會計方法。3.及時性原則管理會計實踐的最終目的在于向管理層提供會計報告,并為管理層做出各類決策提供依據。因此,為了減少會計數據失真所帶來的決策失誤,在開展管理會計工作時還應遵循及時性原則,而這與會計分期假設相聯系。
五、小結
根據管理學原理可知,戰略是指3年或5年以上的規劃和謀劃。因此,在企業經營跨期基礎上的管理會計應用,必然在管理視野上也需要植入動態和發展的要件。由此,需要在長期、中期、短期等三個時間維度內在分析管理會計戰略管理的適用途徑。具體的應用模式為,強化管理會計的目標管理、權變原則下開展會計工作、分系統滾動執行會計任務、分階段檢驗目標實現情況。
作者:韓玉偉 單位:遼寧省建平縣紅山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1]孫莉.新經濟浪潮下戰略管理會計的引入與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3.
[2]荊層層.淺析戰略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應用的現狀及對策[J].山西財稅,2017,(1):51~52.
[3]黃勇.試論我國戰略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經濟,2008,(21):74~75.
[4]崔金陵.論戰略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的應用[J].財會研究,2008,(24):40~41.
[5]米嘉.淺析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企業導報,2016,(15):77~77.
- 上一篇:管理會計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
- 下一篇:管理會計下企業業務流程再造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