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探析

時間:2022-08-27 11:04:46

導語:高校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探析

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完善高校內部管理的必然途徑。高校財務管理涉及到眾多的內容,包括預算管理、專項資金管理、科研經費管理、教育事業費管理、后勤財務管理以及固定資產管理等等,這些工作與其他管理內容關系密切。高效財務管理能夠為其各類、各層級活動開展提供財務支持,同時各單位和各部門在資金運動上和財務部門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系,對于財務部門而言,應當盡可能地讓資金得到充分利用,并加強與其他單位和部門的協調合作,充分發揮自身服務職能作用,確保高校整體目標得以順利實現。高校往往會制定一定的報銷制度,比如說購買的辦公用品或設備等,貴重物品需要由經手人和財務保管員簽字,并由主管校長簽字方能予以報銷入賬。任何一項資金運動都關系到學校的方方面面,財務部門則在其中充當著協調者的角色。因此財務管理能夠有助于高校完善內部管理[1]。(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手段。高校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部分來源于學校自籌和社會捐贈。高校財務資源又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學校固定資產,如教學樓、實驗樓、各種儀器設備等公共資源;二是教職工薪酬、獎金以及學生獎學金等貨幣資金,能夠用于維持高校日常開支。高校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就必須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加強財務管理,能夠降低資金耗用量,使資金周轉速度加快,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近些年來,各大高校紛紛擴大招生規模,高校教師、宿舍以及食堂等教學資源都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加大了學校管理的難度。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大部分高校都做出了擴建校園,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定,然而高校所擁有的資源卻比較有限,這就需要高校做好資金預算、調度、核算與分析等工作,而這些都需要通過加強財務管理來實現[2]。(三)強化財務監督的有力措施。高校財務監督主要來自于政府審計監督和高校內部監督,其中,內部監督能夠進一步劃分為民主監督與制度監督,所謂的制度監督指的是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內控制度、審計監督制度以及會計制度等,專門針對高校內部經濟行為進行控制與監督[3]。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日漸深入,一些高校已經實現了多渠道籌資辦學,資金來源已不限于國家財政撥款,自身收入規模日益擴大,除了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外,高校還對外開展租賃和投融資活動。但是高校自主權不斷擴大也會使高校面臨巨大的舞弊風險,這就需要高校必須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使高校資金籌集和運用得到有效監督,而這一切都需要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提供有力支撐,因此,高校財務管理也是其加強財務監督的有效措施[4]。

二現階段高校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問題探討

(一)成本效益觀念比較薄弱。目前,高校財務部門由于受體制因素影響,并不能有效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理財意識欠缺,大多存在“等”、“要”、“靠”等情況,缺乏積極開拓市場,開辟財源的進取精神。在重大的投資決策上,沒有進行可行性分析,比較盲目,容易導致高校辦學經費不足,資金的收益率水平低下。不少高校不善于依托自身優勢,進行潛力挖掘,這使得高??蒲袃瀯莺统渥愕闹橇Y源得不到有效開發,科學技術轉化率低下,校辦企業并未與高校智力資源與科研優勢有機結合到一起,對高校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限制。(二)預算編制與執行不夠完善。一直以來,傳統預算管理模式下的高校預算管理存在很多錯誤認識。第一,很多高校把預算管理等同于預算編制看待,即根據上級審批的預算目標編制預算報表,就算完成了預算編制工作,沒有及時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并編制預算調節表,導致預算實際執行情況與財務預算編制存在相互脫節現象;第二,預算管理與其他部門無關,只應由財務部門負責。而事實上,預算管理是一個整體系統,如果沒有業務部門的支持,沒有領導的重視與組織制度,勢必會對預算的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第三,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高校普遍采用基數+增長率的做法缺乏科學性,與預算目標相互脫離。第四,預算管理缺乏有效地激勵機制。由于預算目標缺乏科學性,致使預算管理有效性缺乏,節約無獎勵,超支無懲罰,導致各部門紛紛忙于爭奪資金,財務部門忙于協調,資金劃撥無序化,造成資金利用率低下[5]。(三)銀行信貸使高校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作為高校資金籌集的重要途徑,銀行貸款和國家財政撥款、事業收入一樣都是高校重要的資金來源,但是,向銀行借貸和財政撥款以及事業收入之間存在本質區別,銀行貸款是高校借入的資金,屬于高校的負債,需要到期還本付息。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進行銀行貸款時,并未對貸款資金成本和償債風險進行有效考慮,致使高校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影響其正常發展。(四)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評價體系。盡管近年來高校財務會計制度在核算口徑上已經實現了統一,也制定了一些財務分析指標,但現有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卻并未包含事業發展速度以及經濟效果相關內容。部分高校還存在忽視財務分析,沒有對數據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缺乏經驗分析數據。此外,正是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體系與標準,導致高校財務管理實踐中,有人因為不知如何對財務活動進行有效評價而放棄財務管理,有人會因為不了解財務狀況而導致財務控制不到位,對高校財務管理造成了不利影響[6]。

三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預算執行與進度考核管理控制。首先,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可借鑒企業預算管理的做法,合理區分固定預算與變動預算,重點考慮變動預算。實際上,高校資金的60%大多屬于剛性支出,主要包括教職工工資、公務費以及學生事務費用,預算填報只需考慮變動支出,能夠大幅減輕預算工作量,那么這些剛性資金提前進行支出安排,以緩解預算執行時間緊的問題。其次,財政部門應于每年年初提前下達部門預算,變通執行各種專項預算,解決政府采購等項目經濟及專項工作開展問題:第一,采取基本支出管理模式,財政部門給出一定預控指標,就是直接向高校預撥財政資金,然后高校就能啟動各項政府采購工作。第二,高校可以先用貸款等資金錄入政采計劃,啟動政采流程,等到采購完成、設備驗收付款,正式下達部門預算時,再利用政采指標置換并調減其他資金。最后,對于預算執行進度的考核,應當綜合考慮項目建設周期,科學研究周期等因素,對考核時點進行靈活調整,剔除掉不合理的考核因素,促進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提升。(二)加強內部控制,提高風險防范能力。高校應當加強內部控制完善,健全財務內控制度,對現行財務制度進行有效梳理和完善,強化內控管理,梳理出各崗位風險點,促進財務風險防范能力提升。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系統,采取風險預警、識別、評估、分析與報告等風險防控措施,對高校資金安全、投融資、債權債務等重點實施風險監控。建立日常財務管理狀況稽核機制,外聘專家定期加強檢查,對二級財務單位,應當加強指導、檢查與監督。(三)強化財經宣傳,實行經濟責任制。第一,建立財務聯絡員制度,建立財務部門分管領導、科長和基層會計的三層財務聯絡員制度,確保每個人員都能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實現對高校的全面覆蓋。第二,建立財務秘書制度。校內各經濟實體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申報設立專職或兼職財務秘書,納入到高校財務管理隊伍建設規劃中,促進財務聯絡員和財務秘書的交流與協調,實現點點對接,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服務。第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對財務秘書的初審責任予以明確,幫助教職工了解財經政策,了解有關財經規章制度與辦事程序。同時也能讓財務人員更加熟悉財務報賬流程和手續,讓教職工和科研人員了解各種經費報銷規定。(四)注重業務辦理流程優化,促進財務服務水平提升。加強對高等教育規律的研究,對教育活動運行軌跡進行認真分析,優化財務業務辦理流程,實行標準化管理,盡可能地降低業務處理差錯。加快推進權力下放進程,使辦事程序得以簡化,減少審批環節,使管理重心下移,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促進財務工作效率提升。積極引進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窗口服務模式,實現資金收支的電子劃轉,避免現金流動,實行網上預約報賬等。依托現代網絡技術優勢,構建財務信息基礎數據庫,支持校內管理信息系統,促進財務信息共享。開通在線報賬、稅收申報以及繳費等服務,保持信息溝通渠道暢通。主動進行財務信息公開,征求并采納師生意見,增強財務人員服務意識,細化服務內容,促進財務服務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彭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性[J].中外企業家,2016,(21):71.

[2]晉淑惠.精細化導向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策略探究[J].中國市場,2015(39):71-72.

[3]馮乃琪.新時期如何創新高校財務管理策略[J].進出口經理人,2016(3).

[4]牛健.高校財務管理策略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04):72+77.

[5]祁晗.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23):160-161.

[6]李思斯.關于高校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5,(10):44.

作者:張光福 單位:云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