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體系努力打造中國食品工業強市

時間:2022-05-31 04:40:00

導語: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體系努力打造中國食品工業強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體系努力打造中國食品工業強市

近年來,萊陽市以培育主導產業、建設中國食品工業強市為目標,強龍頭,建基地,拓市場,堅持走企業集團化、經營規模化、生產專業化、市場多元化、基地區域化的路子,形成了蔬菜、糧油、畜牧、果品四大產業齊頭并進的局面,促進了全市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全市食品加工企業達到300家,固定資產總值50多億元,食品加工能力110萬噸,其中,蔬菜35萬噸,果品25萬噸,畜產品20萬噸,花生油30萬噸。2003年,全市食品出口20多萬噸,創匯1.87億美元,實現國內銷售收入80億元。

一、培育龍頭,實施骨干帶動戰略

食品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近年來,我們抓住機遇,立足實際,加大投入,大力興辦食品加工龍頭企業。2003年,全市銷售收入過5000萬元的龍頭企業20家,過億元的7家,過10億元的2家,食品加工業的固定資產、銷售收入、利稅均占市鄉村三級工業的50%以上。

一是,聚集資金,加大食品加工業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通過銀行貸款、社會籌資等多種形式,廣泛籌集資金,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興辦股份制企業,先后興建了龍大、宏富、恒潤等股份制食品加工企業142個。

二是,招商引資,大力興辦三資企業。采取筑巢引鳳、以外引外等形式,先后引進外資2億多美元,興辦三資企業130家,提高了企業裝備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拓寬了國際市場渠道。龍大集團先后引進外資2300萬美元,興辦了11個合資合作項目,2003年企業銷售收入16.01億元,利稅10016萬元,出口創匯達到8372萬美元。

三是,重組資產,加快膨脹骨干企業。通過聯合、兼并、購買、租賃等形式,加快了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資金向優勢產品集中。先后有70多家國有、集體企業被龍大、吉龍、魯花、天府等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兼并、租賃,累計盤活資產15億元。

四是,建設園區,形成聚集效應。投資近億元,在經濟開發區專門規劃建設了食品工業園,鼓勵和引導相關企業進園組團發展,目前已有龍大、天府、吉龍、北海等多個食品加工龍頭企業進駐園區,集聚效應初步顯現。預計到“十五”末,食品工業園可引進項目100個,年銷售收入可達到65億元。

二、發展基地,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

按照“總體規劃,區域布局,分步實施”的思路,大力組織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先后建起了30萬畝蔬菜生產基地,年產90萬噸;發展了年出欄2200萬只肉食雞和42萬頭生豬,存欄1000萬只蛋雞和1.8萬頭奶牛的畜牧生產基地,培育了200個養殖專業村,400個養殖小區,全市肉蛋奶總量25萬噸;建起了40萬畝的果品生產基地,年產優質果品40多萬噸。同時,采取企業、農戶聯動的方式,大力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加工出口原料全部實現了標準化生產。

三、開拓市場,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

市場開拓是加快食品行業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我們以外向型龍頭企業為依托,以實現市場多元化為目標,努力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一是多種形式拓市場。依靠三資企業有進出口經營權和海外銷售網絡的優勢,帶動其它加工企業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同時,引導沒有進出口資格的企業與三資企業和農產品進出口公司建立業務關系,利用他們的渠道出口產品。據統計,目前全市與省內外的外貿經營單位有供貨關系的企業已發展到54家,每年通過它們出口的產品達到3萬多噸。

二是開發產品搶市場。根據市場需求,加大了新產品開發力度,引導企業加快膨脹高附加值的蔬菜制品、肉制品、奶制品、果汁飲料等產品,大力提高調理食品、FD食品、有機食品、健康食品等規模化生產能力。目前,全市已形成10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的多樣化產品格局。

三是爭創品牌占市場。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我們引導食品加工企業爭創自己的品牌,并逐步由塑造產品品牌向塑造企業品牌和城市品牌轉變。近幾年,我市食品加工企業用于廣告宣傳的費用累計達5億多元,先后培育起1個全國馳名商標、5個省著名商標,不少企業還在國外注冊了自己的商標。

四是瞄準歐美擴市場。為改變單一的市場結構,我們一方面不斷鞏固在日、韓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重新調整市場開發策略,面向歐美市場,挖掘市場潛力。2003年,出口到德國、美國等國家的食品達到8000多噸,創匯近2000萬美元。

今后幾年,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強化市場開拓,努力把大企業做強、中企業做大、小企業做精,進一步豐富完善食品工業體系,力爭到“十五”末,全市年加工各類食品總量達到180萬噸,其中出口50萬噸,出口創匯4億美元,實現國內銷售收入80億元,力爭把萊陽建成國際的“大廚房”和亞洲的“菜籃子”。具體要做到“三個升級”、“三個轉變”、“三個拓展”:

(一)實現“三個升級”。一是企業規模升級。以龍大、魯花、天府、春雪、北海等企業為依托,全力膨脹龍頭企業規模。到2005年,培育出年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企業3個,過10億元的企業3個,過億元的企業20個。二是企業技術升級。加大集團企業的技術創新力度,促進產業升級,產品提檔。重點在產品加工、包裝、保鮮儲藏等環節,全面引進國外新技術、新設備。在加工環節,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規模發展有機食品;引進國外先進檢測設備,建設高標準食品檢測中心,提高檢測能力,滿足國內外市場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三是企業素質升級。重點培養一支創新意識強、駕馭市場能力強、事業心強、整體素質高的管理隊伍,為企業長遠發展儲備后勁、積蓄力量。

(二)實現“三個轉變”。即實現產品結構調整的三個轉變。一是實現以出口速凍蔬菜為主向出口速凍、保鮮產品并舉的方向轉變。到2005年,全市保鮮庫儲藏能力達到10萬噸,速凍、保鮮產品的出口比例由目前的6:1調整為1:1.5。二是由較單一的產品結構向品種多樣化方向轉變。蔬菜方面,著力開發國際市場看好、出口價值高的稀有、適銷品種,加快膨脹FD食品、調理食品、有機食品等的生產規模。糧油制品方面,積極開發花生油、粉絲、花生等系列產品、深加工產品。果制品方面,在繼續擴大濃縮果汁生產規模的基礎上,大力開發果漿、果醬、蔬菜汁飲料、保健飲料等產品。三是由低檔產品向高中低檔產品并舉的方向轉變。到2005年,精加工、高附加值產品要達到企業產品生產總量的60%以上。

(三)實施“三個拓展”。一是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組織引導企業通過開發新產品,不斷挖掘日、韓及東南亞等傳統市場的潛力。同時,加大歐美市場的開拓力度。力爭到2005年,向日、韓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達到2億美元,向歐美市場的出口額達到1億美元。二是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積極研究開發適合國內不同消費層次的產品,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營銷措施。到2005年,國內市場年交易額力爭達到80億元,銷售額比重達到60%。三是繼續拓展品牌效應。力爭創出龍大食品、魯花濃香花生油、天府一枝筆果汁、吉龍果蔬汁、春雪肉食雞、萊陽醬菜等10個國內馳名品牌,使名優品牌銷售收入占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