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法律租賃運用論文
時間:2022-03-19 09:29:00
導語:WTO法律租賃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金融服務貿易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在開展融資租賃立法及國際合作方面應當也必須適用wto及金融服務貿易的法律原則。在我國加入WTO后,將這些法律原則與融資租賃的具體特點相結合,促進我國融資租賃法律的發展與完善是我國租賃業管理者、從業者以及法律專家面臨的重要課題。透明化、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是金融服務貿易法的三個主要目標,我認為它們同時也構成了金融服務貿易的三項主要法律原則,探討金融服務貿易法框架內的國際融資租賃法律問題也應當從這三個主要原則入手。
關鍵字:WTO,融資租賃,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GAT
一、關于融資租賃業的透明化問題
GATS的目標是實現貿易的自由化和貿易的公平進行。為實現此目標,各成員必須遵守總協定的規定及各成員所作出的承諾。透明度要求是執行GATS不可或缺的措施。GATS關于透明度的要求是一項普遍性義務。
根據GATS規定,每個成員均需在加入總協定時公布其所有的與服務貿易總協定相關或執行該總協定相關的措施,包括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委托非政府機構制訂的措施。此外,相關的法律、行政規章、決定或其他形式的行政命令以及國際條約、協定均應予以公布。公布的目的就是為了便于監督,以便于受影響的個人或機構主張自己的權利。此外,各成員還應每年向理事會執行其相關法律、規章、命令等的生效、修改或撤銷。為了確保境外服務提供者能夠合法行使權利,每個成員均有義務建立相應的咨詢機制,解答服務提供者的問題。在執行其所通過的措施方面,各成員均應嚴格遵守合理、客觀和公正的原則,并應建立司法、仲裁和行政程序,以審查服務提供者的申訴、提供司法和行政救濟。
服務貿易的管理主要靠各國的國內法規定,同時各國服務部門的國內規定又是保護國內生產免于外國競爭的主要手段,因此,規則的透明度問題在服務貿易中顯得格外重要。Bhagwati教授將透明度要求稱為“陽光規則”:一旦光芒照射到,問題就會消失。
融資業被大多數國家視為一種金融行業,特別是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該行業都是在中央銀行或財政部等政府部門的監管之下,因此透明度問題對于國際融資租賃的發展就顯得非常重要。
著名租賃專家克克?海頓和杰夫雷、愛里克松曾撰文指出:“出租人對(行業)的信心以及預見力的需要莫過于以對外國政府有關直接投資的政策及實踐的關心。投資優惠稅率、海關稅、各種稅費、監管措施、法律體制以及貨幣控制法律是評價一國對外國投資者所承擔責任的關鍵因素。實行保護主義政策,而且為保護本國工業不接受外國投資,這樣的國家將外國人(投資)視為一種以免費技術和知識形式體現的禮物和贈予。”因此,我們認為,一國國內的各種稅收政策、監管措施、法律體制以及有關外匯、貨幣等法律、法規對于國際融資租賃至關重要,各國必須在上述幾個方面實行透明度原則,以便為外國出租人提供公開、公正的良好投資環境。
1、租賃稅收措施的透明度問題
稅收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實踐在國與國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種差異也體現在世界各國涉及租賃業的法律以及監管體制之中,與金融會計具有國際統一標準的情況不同,影響租賃業的稅法很大程度上隨國別變化很大。這一情況“給開拓海外市場的出租人的沉重責任又增加了復雜因素,因為他們必須熟知所得稅的細微差別,這情況影響著租賃業。”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為了扶持租賃業的發展,在稅收方面采取了許多優惠性措施,這些優惠措施包括加速折舊、投資減稅等,根據透明度義務要求,實行上述措施的國家必須公開宣布這些優惠措施,而且應當建立相應的稅收咨詢機構以備外國出租人查詢,在改變上述稅收政策時也必須立即向服務貿易理事會報告,那些在稅收措施方面采取內外有別的做法無疑是違反透明度要求的。
2、在租賃監管方面的透明度問題
正如前文所述,世界各國在對租賃業監管的做法上差別較大,一般來說,發達或成熟的租賃市場,國家對租賃業實行的是非監管政策,允許國內外企業自由進入租賃市場公平競爭,當然租賃企業的行為必須符合公司法及相關的市場經濟法律;而廣大發展中國家考慮到租賃業的不成熟以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一般對租賃業實行較嚴格的監管措施,主要有兩方面內容,即:市場準入資格要求以及日常經營活動的監管措施。西方租賃專家認為監管應體現謹慎原則,包括最低資本金要求、資產負債比例、單一客戶披露、制定行政規章等具體措施。意大利、韓國、土爾其、墨西哥、巴基斯坦、巴西、中國、俄羅斯、比利時等國的中央銀行、財務部或主管經濟部門都制定了各種租賃業準入資格要求,特別是最低資本要求。
根據透明度原則,所有實行租賃監管的國家都必須將這些監管措施公開宣布,并及時將這些文件以及變化情況上報服務貿易理事會,這一點對外國投資者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在進入該國租賃市場前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監管當局制定的各項準入標準和監管措施,這是在該國開展租賃業的起點,這些標準及監管措施的穩定性以及公平的執行手段對于外國投資者進入并參與租賃市場競爭有著非常突出的意義,反之,監管政策的不一致或缺乏穩定性,執行方面的隨意性都會對外國投資者進入租賃市場造成不利影響,從根本上講也是違反透明度原則的。
3、租賃法律、法規的透明度問題
從廣義上講,租賃法律、法規包括民商法關于融資租賃合同的規定,涉及租賃企業地位的公司法、有關公平競爭的法律、稅收及監管法律以及租賃業專門法等。由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未能制定調整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的部門法,而對融資租賃法律關系及其性質的認定常散見于民商法典、稅法、會計法中,因此,外國投資者熟悉并掌握他國的融資租賃法律、法規就有相當大的困難,在這一點上,租賃法律的咨詢機構對外國出租人或投資者來說就顯得特別重要。
應當指出的是,判斷一國租賃法律是否合理、客觀和公正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標準很難掌握,正如王貴國教授指出的那樣:“上述規定直接涉及成員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原則。何為合理、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受當地文化、傳統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在一個成員被認為是合理和公正的措施或措施的執行為合理、客觀和公正的,在另一成員則可能有不同的結論。此外,對成員是否遵循合理、客觀和公正的原則既涉及程序問題又包括實體法律與規章。”租賃法律關系是一種新型民事法律關系,各國租賃業的發展程度相差很大,這就造成了對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的認識及實踐相對于買賣、借貸等傳統法律關系來講更是千差萬別。但是,融資租賃業幾十年的發展實踐已為尋求統一的、合理的法律標準提供了良好基礎,人們對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的認識也日趨完善。美國著名租賃法專家葛里耶特曾提出一部清晰的租賃法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A、承租人接受租賃物的絕對支付租金義務;
B、出租人對租賃物的免責條款;
C、承租人針對供應商的尋求救濟權利;
D、租賃設備的所有權對抗承租人的所有債權人;
我認為,各國關于租賃的法律無論它具有怎樣的法律背景和特殊性,以上四項要求是必須具備的,否則就不是一部體現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特點的租賃法,或者說只是一部不完備的租賃法律。
4、關于外匯、貨幣等金融控制措施
融資租賃本質上是一種信用融資方式,承租人的償債能力是這種信用融資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各國對于外匯及貨幣等金融控制措施對于融資租賃來講具有巨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這些控制措施是租賃投資者必須考慮的風險,他們指出:“每一個出租人都需要按期獲得租金而且要以可積極使用的貨幣來進行。一項國際融資租賃交易的內在外幣風險在于兌換風險、貨幣貶值以及不可兌換。”
我們知道,涉及租賃交易的外幣兌換、貨幣貶值或禁止兌換等措施都屬于各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的行政管理措施,不論對出租人還是承租人來講,上述措施的透明和可預見都是非常重要的,那種僅僅依靠向承租人轉嫁貨幣風險的做法是消極的,避免貨幣風險關鍵在于國家貨幣政策的長期穩定性以及透明度。制定和實施本國的貨幣政策是一國主權范圍內的事情,但為了保障國際金融市場的平衡運行,各國必須在國際貨幣領域開展合作,執行一種穩健的、負責任的貨幣政策從而避免由傾向政策導致的金融危機。根據GATS透明度要求、各國行政當局必須將本國貨幣政策及執行措施的任何變化及時通知服務貿易理事會,并且將貨幣領域的重大事項告知各成員國。一國貨幣政策的開放性、穩定性以及透明度是該國開展國際融資租賃業務的基礎性條件,嚴格的外匯管制、貨幣政策的變化多端以及模糊不清是國際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二、關于融資租賃領域的最惠國待遇問題
國際法學界普遍認為,是了最惠國待遇原則自引進國際多邊貿易體系以來,已成為國際貿易賴以進行的柱石,也是GATT/WTO法律制度的基礎,是貫穿于WTO多邊貿易各個領域的一條總的指導思想。
對于最惠國待遇的法律定義是各種各樣的,國際法學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試圖為它下一個比較科學、準確的定義。在眾多的法律定義中,我認為1978年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制定的“最惠國條款最后草案”所概括的最惠國待遇定義應當是比較權威的,不但因為它是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起草的法律文件,更重要的是它集中了各國國際法學者的集體智慧。
該草案第5條確定最惠國待遇是:“給惠國給予受惠國或者與該(受惠)國有確定關系的人或物的優惠,不低于該給惠國給予第三國或者與該第三國有同樣關系的人或物的待遇。“而”一國據以對另一國承諾在約定關系范圍內給予最惠國待遇的一種條約規定”(第4條),則是最惠國條款。
概括起來,現代最惠國模式指:在某個特定領域,締約各方之間約定,相互地把自己已給予或今后給予任何第三方特定對象的好處或優惠,凡大于它們之間已享有者,就自動地(無條件地和立即地)給予締約對方。
- 上一篇:平原農業經濟發展探討論文
- 下一篇:舊設備出口退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