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南通民營經濟轉型

時間:2022-09-20 11:26:00

導語:議南通民營經濟轉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議南通民營經濟轉型

摘要:當前南通民營經濟運行的問題和矛盾很多,融資難是當前南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瓶頸,嚴重影響了企業轉型升級。在調研南通民營經濟的現狀后,歸納出了南通民營經濟的升級路徑,在總結金融支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對策,以便南通民營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關鍵詞: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支持

產業轉型升級是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不斷淘汰落后產業,扶持引導新興產業,加強傳統產業的高技術改造,提高產業結構效能和效益的過程。產業轉型升級是經濟發展永恒的主題,而快速高效的金融資本流動機制是產業升級得以實現的前提。金融在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中的作用,是經濟學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1南通民營經濟的現狀

在南通全民經濟騰飛進程中,民營經濟扮演了非同一般的角色。根據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數據統計,到2010年底,南通市個體工商戶達37.43萬戶、私營企業達14.14萬家、私營企業注冊資本3642.8億元,三項指標均位居全省第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板塊經濟彰顯活力,為南通民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構建了堅實的平臺。2009年,全市34個重點產業板塊匯聚各類企業6752家,從業人數49萬人,實現銷售收入4025.62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總銷售收入的68.37%。其中南通家紡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94.49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比重11.5%,占據全國家紡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全國家紡品牌前10強中占有3席,南通家紡指數成為行業“風向標”。

實際上當前南通民營經濟運行的問題和矛盾也很多,特別是要素配置優化度亟待加強。融資難是當前南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瓶頸。大量研究發現,金融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于產業結構調整而言,無論是改善產業間的比例,還是提高產業結構的質量,都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注入。金融是保證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轉換的直接動力。

2南通民營經濟的轉型升級路徑

縱觀目前南通經濟形勢,如何更好地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南通經濟可持續發展是迫在眉睫的。全球價值鏈理論研究者邁克爾•波特概括了產業升級的四種轉型升級路徑:工藝流程升級(ProcessUpgrading),產品升級(ProductUpgrading),功能升級(FunctionalUpgrading)和鏈條升級(Inter-sectoralUpgrading)。借鑒價值鏈觀點,同時結合南通民營經濟的特性,本人提出構建民營經濟升級路徑來推進民營經濟升級。即:民營工藝流程升級、民營產品升級、民營產業功能升級和民營鏈條升級。(見表1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升級路徑及特點)

如果我們把南通民營經濟看作是全球價值鏈下產業區域分布與南通特有資源相結合的產物,那么其升級必然也遵循產業轉型升級的一般規律與路徑。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是個不斷演進的動態過程,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務。微笑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研發設計和銷售,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如圖1微笑曲線)。從微笑曲線趨勢來看,南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是必然的。從低附加值段來看,集中表現為南通民營經濟大都處在全球價值鏈的被治理者地位,受制于全球價值鏈上的主導企業。從高附加值段來看,南通民營經濟基本上處于生產環節,只有少部分向研發和銷售環節延伸。南通民營經濟在價值創造上大都處于從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環節向研發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攀升階段。

3金融支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不足

南通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的推動了南通整體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對金融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金融業內部現狀看,仍存在著一些影響支持南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制約因素。

(1)銀行業缺少支持南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戰略規劃。目前南通市雖然出臺了重點產業轉型升級等政策,但推動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相關實施細則和配套的措施還需進一步完善,銀行業也未根據相關政府經濟政策合理制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具體實施方案。

(2)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不配套,金融支持缺少“底氣”。南通金融機構在執行相關信貸政策時,往往不能與各個鄉鎮產業轉型特點、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對民營經濟升級進程中需要大力發展的產業資金傾斜度不足,支持力度有待提升。南通市民營經濟在擴大生產規模和資產規模時,首先選擇銀行貸款,企業融資大都來自銀行的間接融資。

(3)信貸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一些鄉鎮的轉型升級受阻。南通有4區,3市和2縣。從對象上看,對南通4區大型企業、集團企業和優勢企業,各商業銀行競相放貸,而支持縣級中小企業普遍較為謹慎。企業融資難問題,既與缺乏有效的信用擔保體系有關,也與社會信譽體系不夠健全、難以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制約的問題有關。

(4)金融配套服務不足,金融創新產品不多。當前南通大多數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主要還是以擔保、有形資產抵押等傳統信貸方式,但產業中的小企業因資信等級低,擔保無法落實,缺乏抵押資產,融資成本高等原因,難以得到銀行的信貸支持,難以滿足中小企業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加上商業銀行內部營銷機制不配套,束縛了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拓展。

要解決上述問題,根本辦法在于積極推進金融創新步伐,并主要應從金融政策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創新、金融投資平臺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等多方面共同推動對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服務。

4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對策

4.1提高認識,出臺政策,破解南通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問題

(1)完善政府投資決策,引導機制。政府在轉型升級融資中起管理和協調作用,在明確南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后,引導各金融機構將資金運用到符合產業轉型升級的項目上,以項目換資金,以效率換資金,以開放換資金的產業扶持政策。

(2)在吸引資金的同時,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優勢和政府的宏觀主導與調控作用,指導行為主體規避投資經營過程中的行為風險。

4.2搭建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滿足不同層面中小企業的轉型融資要求

(1)采取多種形式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探索信貸方式,在加強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和為銀企雙方提供信貸信息方面發揮工商部門的職能優勢,為銀企合作創建平臺。

(2)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和經濟組織成立擔保公司,擴大擔保總量。大力扶持主要面向民營企業的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性質企業的設立和發展。

(3)加快民營企業上市融資的步伐,培養中小企業上市,要求每年對企業的篩選一批、改制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做好企業的上市規范。拓展國內資本融資市場,利用上市融資、創業板塊融資、發行企業債券融資等,使民營企業獲得更多的支持。

(4)整合優化融資服務政策,協調銀行加快金融新產品開發、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對銀行以非抵押、擔保形式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如以設備、存貨(倉庫)、債權(應收款)、知識產權、商標、股權等為質押的貨款,政府可以考慮提供風險補償支持。

4.3建立以專業投資機構為基本構架的轉型升級投融資平臺

(1)進一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和社區、鄉鎮銀行。通過規范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或社區、鄉鎮銀行對中小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從而改變南通板塊經濟小而散的狀況。

(2)設立金融租賃公司,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南通的家紡、建筑和電子業都是資金密集型產業,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更多的資金,通過金融租賃方式有償融通各種設施設備的使用權利,解決轉型升級中設備購置的問題。

(3)積極嘗試資產證券化融資。通過與各種專業金融機構的大力合作,探索南通民營經濟資產證券化的創新模式。

4.4不斷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形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1)鼓勵和促進商業銀行開展中小企業業務,商業銀行必須始終堅持按照銀監會提出的“六項機制”的根本要求,不斷改進和完善專業化的服務模式。

(2)國有大型銀行專營機構應不斷圍繞市場、客戶的需求和變化,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實行批量化營銷、工廠化管理。既要通過專營機構的快速和便捷服務將大量優質的和具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客戶吸收成為自己的客戶,又要充分發揮商業銀行整體優勢和整體資源,在中小企業客戶成長過程中,為其不斷提供各類服務,實現交叉銷售,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3)堅持產業導向貨幣信貸政策。南通市2010年的信貸投放量又增新高,2011年預測達歷史最高,這筆巨大的資金要如何運用也非常的重要。必須要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產業導向。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都提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若干意見。這就要求了整個的信貸要優先滿足中小企業,符合國家產業調整和振興產業規劃要求的新設備、新材料、新興業態的項目的需求。要加大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拳頭產品的中小企業的支持。提升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