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新方向的初探

時間:2022-07-17 08:09:00

導語:獨家原創: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新方向的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新方向的初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的更加深入,企業對價值和成本計算的與時俱進也對我國的管理會計發展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本文通過對我國會計發展里程的回顧,結合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同時對我國現存會計系統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剖析,最后對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新方向進行了初探

【關鍵詞】管理會計發展新方向本土化

1.我國會計發展史的回顧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我國的會計發展經歷了原始記錄計量、單式簿記和復式簿記三個主要的階段。15世紀中葉以后,中國開始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科學技術方面落后于西方國家,近500年左右的中國會計史一直朝著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占主導地位的方向發展。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會計依然在吸收西方會計精華的同時,自身并未取得較大的進展。我國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真正引進西方管理會計。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國會計學術界曾對中西方管理會計在我國的借鑒和應用意義展開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大量的論文散見于各種會計刊物,管理會計教材的內容和體系也日臻完善,同國外會計學界也廣泛地開展了有關管理會計論題的國際交流。90年代以來,雖然有許多文章倡導案例研究或經驗研究方法,但是,也只是停留在“倡導”的層面上,沒有落實到實踐中來。

2.管理會計學的宏觀發展方向

2.1信息化當代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的高速發展對會計是否能迅速適應新的環境和條件變化的需要,是否能更好地滿足新時期經濟管理和決策對會計工作的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會計只有積極改革現有的核算技術,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和作用,這就必然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程度越高,財務人員的反映速度和管控范圍越高,才能從整體上體現管理會計在企業規劃和決策中的作用,為管理者提供從全面預算管理到成本控制、從效益分析到風險控制等全方面的幫助。會計報告將趨于多樣化信息披露也會更加及時和充分,會計報告將趨于多樣化,信息披露也會更加及時和充分。

2.2多元化21世紀的競爭將是全球化的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及其所面臨的外部環境都將發生變化。企業要在這樣的環境里生存和發展,必須以外部競爭環境為導向,快速反應,靈活多變,構建核心競爭能力,重視全面價值鏈分析,持續改善、優化價值鏈,實現價值增值。我國管理會計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政治經濟環境,正在孕育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會計必將逐步拓寬新的領域,多元化地去適應正在變化的時代需要。管理會計主要為企業內部各個層次的委托人服務,隨著世界貿易的更加頻繁,跨國企業的大舉進入,國際融資的更加普遍,服務必然向著很多新的領域不斷拓展,促使了會計本身的革新。

2.3人才綜合化我國傳統的會計教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培養的是精通會計專業知識“核算型”的會計人才。但是由于管理會計的客觀要求,對會計人員是否精通外語,是否熟悉國際會計及相關國家的法律,是否懂得商務慣例、國際社會文化背景等知識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管理會計需要會計人員在信息的獲取能力和處理能力上,統籌中的創新能力上,職業判斷能力及風險意識上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管理會計人員在企業中不僅僅扮演財務人員的決策,很多時候已經開始參與管理、決策中來,那么就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復合型會計人才是我國會計人才市場上急需的和最受歡迎的人才,培養和造就更多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將是未來高校會計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國會計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3.管理會計學的微觀發展方向

3.1會計體系的創新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是發展我國管理會計的根本途徑。我國企業所處的經濟體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均不同于西方,完全應用西方會計理論和方法是不合適的。西方管理會計是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建立起來的,我們學習借鑒西方管理會計的同時,還要結合本國和本企業的特點來建立管理會計體系,否則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創新,實際是建立在世界經濟的更深入理解和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預判之上。會計發展的歷史規律告訴我們:每當人類歷史發生一場社會政治經濟大革命的時候,必然引發會計領域的深刻革命。

3.2研究方法多樣化管理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會計科學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重演繹、重抽象、重定性、重邏輯思維和推理的研究定式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管理會計對信息準確性的首先要求,必然會強化定量研究方法的運用;同時,對策劃上的感性要求,也應堅持運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對與會計有關的經濟事項進行定性的理論分析,恰當地將規范性理論分析與實證性數量分析方法有機結合。管理會計為決策服務,必然會對報告結果提出論證的要求,這時候就需要典型案例的研究。適度地界定管理會計內容,規范管理會計基本概念,制訂和頒布指導性的管理會計原則和規范,為管理會計實務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托。與此同時,由學術界和實務界共同參與,加強典型案例研究,學術界可以從成功的管理會計實踐中提煉出新思想和新方法,實務界也可以借助典型的管理會計案例進行模仿和改進,使管理會計新思想和新方法得以傳播,有利于成功經驗在更多的企業推廣應用,使我國管理會計研究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路。

3.3服務對象化管理會計是研究和解決企業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總結企業管理會計實踐經驗。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水平,一定程度決定了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而管理會計的報告也并非越復雜越好,管理報告的服務是針對特殊的對象,這個對象的思維習慣以及發展理念并非千篇一律。沒有最好的管理會計只有更適合服務對象做出決策和適應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管理會計。因此,管理會計的發展也受其服務對象制約,在取眾人之所長的同時,也要尋找出針對性的服務辦法。

綜上所述,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方向既要看世界也要看自己,中西管理會計既有共同點,更有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都來自于我國特殊國情的需要。我們要把目光放到提升專業素質水平和企業效率的目的上來,從趨勢走近細節。

參考資料:

1、姜開齊:《關于車間成本核算問題的研究》,《新會計》1951年第11期。

2、謝咸臨:《介紹天津劉長福小組的經濟核算經驗》,《工業會計》1952年第9期。

3、杜昂:《冶金財會實踐與探索》,冶金工業出版社1998年版。

4、喬彥軍:《為什么國有企業在應用管理會計上乏力》,《會計研究》1997年第4期。

5、費文星:《西方管理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楊宗昌等:《簡明西方會計發展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余緒纓:《會計理論與現代管理會計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9年版。

8、AnthonyA.Atkinson,RajivD.Banker,RobertS.KaplanandS.MarkYoung,MANAGEMENTACCOUNTING,Prentice-Hall,Inc.1995.

9、胡玉明:《21世紀管理會講主題的轉變》,《外國經濟與管理》2001年第1期。